發新話題
打印

赤壁後的大戰 血戰逍遙津

赤壁後的大戰 血戰逍遙津

  前言: 赤壁之戰後,孫權親臨戰線指揮的戰役有十一次,除皖城之役獲勝外,其餘都無功而返。而合肥逍遙津一戰,東吳精銳將相齊出,十萬大軍竟為張遼﹑李典﹑樂進的七千守軍所破,孫權本人也差點為曹軍所俘,幸賴凌統﹑甘寧﹑呂蒙等人奮力死戰,孫權才得以脫身。
  如果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戰,那逍遙津之戰也可說是孫權平生最淒慘的敗仗。不同的是,夷陵之戰後蜀的軍力大傷,而逍遙津之役之後,孫權還陸續攻圍合肥三次,不因那次的失敗而國力大傷。不過在逍遙津大戰過後,孫權不再敢小歔曹軍的戰力。三國演義裏說:「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儘管這說法是誇張了點,但逍遙津一戰卻是事實,自在此役之後,曹操便把合肥戰線的軍事任務交給了張遼。到了魏文帝曹丕黃初三年( 222年 ),曹丕親伐東吳,硬是把張遼也帶去了,孫權對此十分忌憚﹐再三告戒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可見逍遙津之戰對孫權的心理影響有多麼大。
  以下這篇文章就是要討論逍遙津之戰的歷史過程。


 [合肥的地理在曹魏防禦的重要性]
  合肥交通便利,水路北通淮河,南達長江,漢代時它就已是南北水路和貨物的集散中心。到了三國,曹魏的皖城據點被東吳奪取後,合肥就成為曹魏軍事重地,東方的據點。從防禦來講,曹魏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三處。從攻勢來說,曹操四次由合肥越巢湖伐孫權,是伐吳的軍事據點之一。
  肥水 (東肥河) 發源於合肥西北將軍嶺,西北流入淮河、施水 (唐以後稱肥水,俗稱南肥河) 亦發源合肥西北,南流經將軍嶺東,折向東南,經合肥城,至施口入巢湖。胡三省<資治通鑑注>提到,夏日暴雨時河水暴溢,肥水施水合為一體,故稱合肥。
  合肥南面控制著巢湖,而巢湖東端有條濡須水 (今運漕河) ,自巢縣東南行,流至蕪湖北方入長江。曹魏據合肥,隨時可以自淮河調水師舟船,至巢湖集結整備,然後從濡須入長江攻吳。東吳不得不在濡須水險處夾水立塢,以防曹魏水師南下入江,這就是有名的濡須口的由來。孫權屢攻合肥,就是希望將前線推到那兒,以合肥為北屏障,以巢湖為水師根據地,必要時可以讓水師北入淮河攻魏。
  基於合肥的重要性,魏吳兩國在這一地帶前後展開數次大戰,蜂火遍及合肥、濡須等地。曹魏攻吳,吳就守濡須;東吳北上,曹魏就守合肥以待。

[ 逍遙津之戰參戰將領 ]
[ 東吳 ]
車騎將軍  徐州牧    孫權        武猛校尉     潘璋
奮武將軍            賀齊        平賊中郎將   徐盛
承烈校尉            凌統        平南將軍     呂範
折衝將軍            甘寧        虎威將軍     呂蒙
討越中郎將          蔣欽        偏將軍五校督 陳武
中司馬              諸葛瑾          宋謙
小將                丁奉
[ 曹魏 ]

盪寇將軍  都亭侯      張遼        護軍         薛悌
折衝將軍  廣昌亭侯  樂進     破虜將軍     李典


  [ 逍遙津之戰的前事 ]

  ◎建安十三年 (208 年)  赤壁戰後,孫權率眾攻合肥,並命張昭攻九江之當塗。張昭出兵不利,孫權亦攻合肥逾月不能下。曹操自荊州回去後,遣張喜將騎赴援合肥,未至,孫權退兵。
  ◎建安十四年 (209 年)  廬江人陳蘭、梅成叛變,曹操派蕩寇將軍張遼討伐,斬陳蘭、梅成。遂令張遼、樂進、李典等率七千餘人,駐屯合肥。
  ◎建安十六年 (211 年)  孫權將都城由京口 (今鎮江)移到秣陵 (即建業)。
  ◎建安十七年 (212 年)  建石頭城。改秣陵為建業。聞曹操將來襲,依呂蒙計作濡須塢。
  ◎建安十八年 (213 年)  曹操攻濡須口,與孫權相拒月餘。曹操率四十萬大軍,一舉擊破東吳江西大營,擄獲都督公孫陽。孫權親率七萬將士以禦,相拒月餘,曹操下令班師。
  曹操擔心沿江諸縣會被孫權所奪,令當地人民內移,引起人民恐慌。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十餘萬戶皆渡江投靠孫權,長江以西空虛,合肥以南只剩下皖城。曹操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於皖,大開稻田,並派人招誘鄱陽土豪,作曹魏內應。
  ◎建安十九年 (214 年)  五月,孫權趁江淮暴雨,河水水位猛漲之際,親率水軍出長江,進皖口,溯皖江而上,攻擊皖城。呂蒙推薦甘寧為升城督,督導攻城部隊,呂蒙則押精銳在後跟進。甘寧手持鍊條,親自率軍爬城,奮勇當先,遂破皖城。擄獲太守朱光、參軍董和及男女數萬口。張遼援軍至夾石,聞皖城已陷,退兵。
  這時,劉備已取下益州。孫權令諸葛瑾向劉備要回荊州。劉備不許,關羽又盡逐孫權所派的南三郡官員。孫權派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領兵二萬取三郡,要魯肅帶一萬人屯巴丘抵抗關羽,孫權自己到陸口節制諸軍。劉備也率軍到公安,派關羽帶三萬兵至益陽。呂蒙用計奪得三郡後,率軍與孫皎、潘璋等前往益陽增援魯肅,大戰一觸即發。
  此時,曹操率軍進入漢中,討伐張魯。劉備怕曹操勢力進入益州,遂與孫權和談。雙方又重結舊好,長沙、江夏、桂陽三郡歸吳,南郡、零凌、武陵歸劉備。
  ◎建安二十年 (215 年)   孫權趁曹操用兵漢中之際,親率十萬兵馬攻向合肥。情報指出合肥僅有七千守軍,曹軍主力又在關中,不可能來得及赴援,以上就各情報而言,這場戰東吳應該是贏定了。

  [ 合肥守軍的決議 ]
  而合肥守軍又如何面對這種局勢呢?原來曹操在伐張魯前,就已交給護軍 薛悌一封書信,封角處寫著︰「賊至乃發。」現在東吳軍果真北上,諸將就拆開曹操留下的指示。曹操書信中說,當孫權到時,張遼和李典兩將軍出戰,樂進守城,不得與敵軍交戰。諸將看到曹操的指示都頗為猶疑,敵多我寡,勢如危卵,還要出兵擊賊,不是自找死路?況且張遼、樂進、李典三人素不和睦,遇到這樣的情況誰也不服誰的指示。三人中樂進較為持重,而張遼勇猛進取,於是張遼說道︰「曹公遠征在外,等他的援軍到,我們早就被攻破了。所以曹公指示我們趁敵初至,兵馬未齊之際先行攻擊,挫其銳勢,而軍心穩定後才能守得住城。成與敗,全看這一仗了,各位還猶疑什麼呢?」
  李典聽到這話,感慨的說︰「此為國家大事,就看你的計謀定得如何而已,我豈能因私下的恩怨而忽略公事呢?」
  於是當夜張遼就在七千人中募選死士,選出了八百人。殺牛宴饗將士,預備明日的大戰。

  [ 兩軍遭遇 ]
  第二天凌晨,張遼披甲持戟,帶著這八百人殺進孫權初到尚未整陣的部隊。張遼帶隊衝進了東吳軍鎮營裏,親自殺了數十人,斬了兩將,並且高喊著︰「張遼在此!! 」敢死隊直衝進孫權主陣,孫權大驚,不知該如何,左右親衛趕緊擁著孫權退到小土丘上,以長戟指向四周防衛蜂湧而上的曹軍。
  張遼在土丘下吼著,要孫權有種下來決一死戰。孫權不敢有所舉動,後來等局勢稍穩一看,張遼軍也不過數百人而已,就下令其它在外的軍隊從後面把張遼這些敢死隊圍起來,圍了數圈不讓他們有機會逃跑。
  張遼看局勢不對,連忙令左右將士突圍,殺出一條血路。張遼與左右數十人殺出重圍後,回頭一看,其餘陷在重圍的戰士們高喊著︰「張將軍難道要棄我們而去嗎?」於是張遼又再領著這數十人,殺進包圍幾層的東吳軍,把其它人帶了出來。東吳軍人人都被張遼軍震憾到,沒有人敢抵擋他們。此戰從凌晨戰到中午,讓吳軍將士原本高昂的戰志都痿靡下去,張遼遂領軍回城,整備守城事宜。而魏軍初戰告捷,軍心大振,將領們對張遼也心悅誠服。

   [ 攻城 ]
  孫權大軍到齊後 (除賀齊領著三千解煩軍留在逍遙津南岸未到) ,就展開了攻城作戰。誰知合肥城在以前的楊州刺史劉馥的積極建設下,城牆高又堅固,木柱石頭等防禦器材一樣不少,諸將連續強攻了十餘日都打不下來。呂蒙、諸葛瑾、甘寧等人也都想不出什麼破城妙計,軍中疾疫流行,再打下去也 沒什麼意義,孫權只好下令班師回朝。

   [ 逍遙津血戰 ]
  逍遙津是南肥河上面的渡口。孫權要諸軍先退,然後本陣自逍遙津口渡河南撤。東吳各兵團接獲命令就依次各自退去了。張遼在城上看著吳軍退去,卻發現孫權主陣(此時北岸只剩孫權及呂蒙、凌統、蔣欽與車下虎士千餘人。)押於後面,其餘部隊都已先行出發了。張遼心想東吳軍部隊散退,孫權身邊正是兵力最少的時候,機會豈可錯過,遂與李典、樂進率合肥城守軍出城襲擊。
  孫權看到合肥城步騎齊出,心知不妙,趕緊派人去將前面已撤退的部隊叫回,無奈那些部隊已上路一段時間,一時還趕不回來。全軍右部督凌統帶著親衛族眾三百人與曹軍展開激烈血戰。甘寧拉弓拼命射箭,看到東吳軍戰士人人戰志消靡,於是大聲責問鼓吹手:「為何不大聲吹號?」鼓吹手聽命大吹,東吳軍聽到,士氣為之一振。
  在混戰中,督禁衛軍的陳武不幸戰死。宋謙、徐盛都負傷往後退,潘璋這時正好在他們後面,便馳馬上前,斬殺了宋謙、徐盛的後退士兵兩人。原本往後退的敗軍看到這種情形,盡皆回到自己崗位戮力死戰。
  凌統親衛護著孫權來到逍遙津渡口,發現橋已被敵人破壞,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托。孫權手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南岸有賀齊的三千兵馬在那邊接應。賀齊將孫權安置好了,就領著解煩軍殺進戰局,拾獲了徐盛因負傷而丟掉的矛。
  凌統護送孫權突圍到津橋,看著孫權安全的到了南岸,又回身繼續再戰。身旁的左右親兵一一戰死,凌統也多處負傷。後來想說孫權應該沒安全顧慮了﹐才準備離開戰場,但是橋已被敵軍破壞,各條通路也被敵軍封鎖,凌統只好披著戰甲潛行,回到東吳軍所在。孫權這時已上船,看到凌統回來,十分驚喜,趕緊找人幫凌統更衣換藥。凌統難過他的親族眾們沒有人活著回來,孫權用衣袖幫他擦淚,安慰他說︰「公績(凌統字),亡者已矣,只要你還活著,怕會沒有人嗎? 」回去之後,孫權果然給凌統以前兩倍的部隊。
  張遼不知孫權已退走,問投降的東吳士兵,剛有個紫色鬍鬚、上身長腿短、善於騎射的人是誰?東吳降卒說那就是孫權。魏軍聽了皆大為歎恨。等東吳軍都撤出了,孫權在船上與諸將飲宴,賀齊在席間涕泣而道︰「至尊(當時東吳將士如此稱孫權) 身為人主,應當持重。今天這樣的事,差點全盤皆沒,部下們都震驚萬分,希望您能以此為終身之誡!! 」孫權起身謝賀齊,說必定會謹記在心。

   [ 戰後 ]
  張遼、樂進、李典這次以七千人破孫吳十萬軍,曹操大為嘆賞,封張遼為征東將軍。李典增加采邑三百戶。樂進併前功增邑五百,共一千兩百戶,分出五百戶封一個兒子為侯爵,樂進昇至右將軍。
  而東吳方面,凌統、潘璋拜為偏將軍,蔣欽遷蕩寇將軍。陳武臨戰陣亡,孫權親自主持葬禮,並要陳武兩個愛妾殉葬。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