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依法執法的張釋之

依法執法的張釋之

西漢文帝時,張釋之負責掌管全國司法,他以執法不偏、直言敢諫著稱。

他擔任公車令時,負責守衛宮殿門戶。有一天,太子劉啟(後來的景帝)與兄弟梁王劉揖同車入朝,途經宮殿門口,直馳而過。張釋之策馬追上,阻止其入宮,並以「不下公門,不敬」予以奏劾。太后聞訊後,派人攜帶詔書,予以特赦,才得以放行。因張釋之能秉公執法,故文帝對他信任有加,一再予以提拔,後來升到廷尉一職,負責掌管全國的司法。

有一次,文帝出巡經過一座橋時,橋下突然冒出一人,使文帝的車馬受到驚嚇。警衛立即抓住此人,交給廷尉處置。張釋之親自審問,那人稱道:「我從城外來,聽說皇帝出巡,趕緊躲到橋下迴避。過了好久,以為戒嚴解除了,便走了出來,那知正好遇到皇帝的馬車。」張釋之於是判以罰金處分。文帝得知後,憤怒地說:「此人驚嚇我的輿馬,幸虧這匹馬性情溫和,要是換了別的馬,我豈不是受傷了嗎?如此大罪,你居然只判他罰金而已?」

張釋之回答說:「此事發生時,如果皇上叫人把他殺了,那也就罷了。可是交給廷尉審理,那就得秉公處理。廷尉是天下執法的標準,任意加重或減輕都會使天下人無所適從。如果我執法有所偏差,那百姓以後如何遵守法律呢?」文帝聽了他的話以後,讚賞地說:「做廷尉的,就應當如此。」

不久,又發生漢高祖宗廟內的玉環被竊事件,文帝下令將小偷押送給廷尉審理。張釋之按照當時的律法,將竊賊判處死刑且暴屍街頭。文帝知道後,大怒說:「盜先帝宗廟器物,實屬罪大惡極,理當滅九族,而你卻拘泥於法律的規定,實在太令我失望了。」張釋之立即跪拜於地說:「該判處何罪,得看法律與事實的情況認定。如果偷盜宗廟器具要滅九族的話,那麼倘若有人盜高祖之墓,此罪重於前者千百倍,那該判何罪呢?」文帝被問得啞口無言。回去與太后商議後,最後還是同意張釋之的判決了。

張釋之執法大公無私,不受政治或權勢所左右,此種依法執法的精神,誠然是古今中外執法者都應效法的榜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