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有GUTS的皇帝 曹髦

有GUTS的皇帝 曹髦

 曹髦,這位曹魏的年輕皇帝,真帶種!

  曹髦是魏朝第四任皇帝,接替被罷免的曹芳。那時候他只有十四歲,權力基礎來自司馬師,又是政壇菜鳥,權力遭權臣架空,還能怎麼樣?但日後成長了,翅膀硬了,便不願受牽制,不能忍受司馬氏的跋扈。

  當時司馬師已死,政局由弟弟司馬昭掌控。曹髦說了一句歷史名言:「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這句話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原始出處。

  曹髦要反擊。二十歲的年輕皇帝,思慮不周,憑的就是一股氣。西元260年(甘露五年)舊曆五月初七這天,他召集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等人,說要動武,幹掉司馬昭。

  沒有人贊成,大家一聽就知道這是以卵擊石,沒有贏的條件。

  王經分析說,權柄握在司馬昭的手裡已久,宮廷內外都是他的人馬,宮中宿衛空虛,兵力薄弱,打不贏的。

  但曹髦意志堅定。他說:「就算死了,有什麼好怕的?何況不一定會死。」

  曹髦說幹就幹。他在行動前先進內宮稟告太后。而這時王沈、王業兩個人,偷偷落跑,向司馬昭密告。

  曹髦親自率領幾百名僮僕和少數衛兵,鼓躁而出。半路上遇到司馬昭的弟弟司馬柚。大家看到皇帝,誰敢動手?一哄而散。

  皇帝一群人殺到宮城之南,遭中護軍賈充抵擋。曹髦拿劍揮擊,還是沒有人敢抵抗,只想退走。這時擔任「太子舍人」的成濟,問賈充怎麼辦?

  賈充說:「司馬公養你們這些人,就是為了這個時候,沒什麼好問的。」

  成濟受到激勵,等於吃了熊心豹子膽,便抽出長戈,刺進皇帝身體。曹髦慘死。

  曹髦在位五年(西元254-260年,14-20歲)。他是歷史少見的,也可能是僅見的,皇帝帶頭喊殺,要殺掉權臣奪回權力的例子。真勇敢啊!但說動手就動手,什麼部署也沒有,一群人湊湊,當下就出動了,且大聲吶喊壯膽,不是陰謀刺殺。成敗可想而知。死得轟轟烈烈,寧死不屈,雖然勇氣膽識是夠讓人佩服的了。

曹髦被抹得有夠黑

  曹髦這段故事,很遺憾,如果你讀的是陳壽筆下的《三國志》,那肯定讀不到什麼,甚至會被誤導。《三國志》正文沒記載這件事,在皇帝二十歲這一年死了之後,接著收錄皇太后的令文,對曹髦大加批判。而罪狀很好笑,說曹髦情性暴戾,責備他,他不接受,反而懷恨在心,對太后又是毀謗,又是離間;太后對司馬昭表明要罷黜曹髦,司馬昭大人大量,希望再給曹髦機會。可惜曹髦不知悔改,變本加厲,曾舉弓指向太后住的西宮,有一次箭還射在太后面前。總之曹髦多方企圖謀害太后,下毒不成,索性用兵。

  曹髦在這裡被描繪成性格殘暴而舉止幼稚。

  陳壽在司馬王朝寫《三國志》,不敢實寫司馬昭之心,又不好歪曲事實,只好隱諱,抄錄太后的令。不但不醜化司馬昭,還反過來美化司馬昭,把他講得跟聖人一樣感人。

  若你光讀《三國志》,曹髦就被定位成負面形象。但這些鬼話連篇,鬼都不信。幸好裴松之注收錄了好幾則史書記載,而《通鑑》採用這些記載,讓我們今天知道這段故事的來龍去脈。

  從這個案例,我再一次強烈建講,三國入門,宜以《通鑑》,不但可看出事件的時間先後,有縱有橫,比較有歷史的概念,也不會被《三國志》顛顛倒倒的筆法,以及缺三漏四的記敘,弄得迷迷糊糊。雖然《通鑑》有缺點,但瑕不掩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