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911年-2006事件年表
												
																											大陸時期1911年-1919年
1911:黃花崗起義、四川成都發生保路運動、辛亥革命 
1912:中華民國成立(民國元年),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臨時首都設於南京
1912:溥儀退位,袁世凱於北京就任第二屆臨時大總統 
1913:宋教仁被殺,南方省分發動二次革命失敗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起 
1915:袁世凱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蔡鍔等發動護國戰爭 
1915:陳獨秀創《青年雜誌》 
1916:袁世凱死,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
1917:府院之爭,張勛擁溥儀復辟失敗,孫中山廣州建大元帥府護法 
1917:吳稚暉編《國音字典》 
1917:毛澤東於長沙設新民學會 
1918:魯迅發表小說《狂人日記》。詩人蘇曼殊逝 
1918:中國科學社遷回國內,設在南京高師 
1919:五四運動,蔡元培辭北京大學校長職,
上海發起中國首次大規模罷工 
1919: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1919:北洋政府曹汝霖遭彈劾免職 
1920年-1929年
1920:爆發京國之爭,教育界做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決議,
在學校推廣新國語
1921:學衡社成立 
1921:郭沫若和郁達夫合辦創成社 
1921:嚴復逝 
1921:孫中山到廣州重建軍政府,稱「非常大總統」、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胡適推行白話文運動 
1922:伍廷芳逝 
1922:劉伯明逝 
1923:孫中山到廣州三建軍政府,準備聯俄容共
1924:國共第一次合作 
1924:黃埔軍校設立 
1925:孫中山逝,廣州國民政府成立,
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被免除 
1926:國民政府北伐開始 
1927: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寧漢分裂、中共發動南昌暴動
1927:王國維自殺,著有《人間詞話》 
1927:籌設中央研究院 
1928:東北易幟,北伐完成,全國統一 
1929:梁啟超逝 
1930年-1939年
1930:中原大戰起 
1931:九一八事件,東北三省被佔領 
1931:國民政府開始實行《建國大綱》的訓政時期計劃 
1931:中國共產黨在江西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1-1937) 
1932:一二八事變日本攻佔上海 
1932:滿洲國成立(1932-1945) 
1933:巴金在成都著《家》、《春》、《秋》三部曲 
1933:中央將北平故宮重要古物南遷 
1933:國聯十九國委員會反對承認滿洲國,日本抨擊國聯 
1933:福州發生閩變事件,成立「中華共和國」(1933-1934) 
1934:推行新生活運動 
1934:紅軍棄瑞金,長征(1934-1936)開始 
1934:沈從文著《邊城》 
1934:考古學家黃文弼著《高昌陶集》 
1935:共產黨遵義會議 
1935:夏鼐等發掘殷墟 
1936:西安事變,張學良自此遭軟禁 
1936:魯迅逝,章炳麟逝,胡漢民逝 
1937: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開始 
1937:國共第二次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7:淞滬會戰 
1937:南京大屠殺 
1938:中國軍隊在臺兒莊殲滅日軍一萬余人 
1938:武漢會戰 
1938: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1939:日軍炸重慶、潼關、洛陽、襄陽、
西安、宜昌、泉州、成都等地 
1940年-1949年
1940:汪精衛於南京成立國民政府,美法拒絕承認
1940:蔡元培逝 
1941:太平洋戰爭(1941-1945)起 
1942: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起,
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1943:中、美、英三盟國在開羅發表
對日作戰宣言——開羅宣言 
1944:豫湘桂會戰 
1944:汪精衛逝 
1944:盟軍轟炸機首次從成都起飛轟炸日本本土及日軍佔領區,
共1614架次 
1945:抗日戰爭結束、國共和談後簽訂雙十協定 
1945:中華民國政府在臺北中山堂,接受日本投降 
1946:《中華民國憲法》通過 
1946:國共內戰起 
1946:詩人聞一多被殺 
1946:陶行知逝 
1947:台灣二二八事件 
1948:蔣中正當選中國總統 
1948;金圓券風暴 
1948:馮玉祥逝 
1949:白崇禧要求蔣介石辭總統,
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與共產黨和談,和談破裂。
1949:人民解放軍包圍成都,蔣介石父子搭機撤往台灣。 
台灣1949年-1959年
1949:國民政府遷都臺北,實施戒嚴令 
1949:金門古寧頭戰役 
1949:推行「375減租」
1949:發行新台幣,取代舊台幣 
1950:朝鮮戰爭(1950-1953)起 
1950:傅斯年逝 
1950:韓戰爆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 
1951:推行「公地放領」 
1951:日本與美國等48國簽訂《舊金山和約》,
聲明放棄對台灣、澎湖的主權。 
1952:中華民國與日本在臺北簽訂《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 
1953:推行「耕者有其田」 
1953:跨越濁水溪的西螺大橋通車 
1954:國立政治大學在台復校 
1954:東吳大學在台復校 
1955:浙江大陳島軍民撤退來台 
1955:孫立人事件,孫立人被迫下臺,並被軟禁 
1956:國立清華大學在台復校 
1957:五二四事件,美國駐臺北大使館遭群眾搗毀。
1958:八二三金門炮戰 
1958:國立交通大學在台復校 
1959:台灣中南部地區發生「八七水災」
1960年-1969年
1960:越南戰爭(1960-1975)起 
1960:《獎勵投資條例》正式實施 
1960:中部橫貫公路通車 
1960:修改憲法臨時條款,允許總統得以連選連任 
1960:閻錫山逝 
1960:雷震因「自由中國」雜誌案被判刑 
1962:第一間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開播 
1964:麥克亞瑟公路通車 
1964:石門水庫峻工 
1965:美援中止 
1966:北部橫貫公路通車
1966: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區設立 
1967: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 
1968:實施國民義務教育自六年延長為九年,
初級中學全面改制為國民中學 
1968:台東紅葉國小少棒隊擊敗日本獲世界少棒冠軍 
1969:羅家倫逝 
1970年-1979年
1971:保護釣魚台運動開始,參見釣魚島問題 
1971:被逐出聯合國 
1972:南部橫貫公路通車 
1972:與日本斷交 
1973:第一次石油危機 
1973:推展十大建設 
1975:蔣中正逝,嚴家淦繼任總統
1976:林語堂逝
1977:桃園縣長選舉發生「中壢事件」,黨外人士許信良當選縣長 
1978: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當時稱為南北高速公路)通車 
1979:與美國斷交,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 
1979: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啟用 
1979: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 
1979:美麗島事件,黨外選舉串聯受挫 
1980年-1989年
1980:美麗島事件參與者林義雄住家發生血案 
1980:第一個科學園區─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 
1985:第十信用合作社倒閉事件
1985:張其昀逝
1986:民主進步黨成立 
1986:李遠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87:解除戒嚴令,開放報禁、黨禁、大陸探親 
1987:梁實秋逝 
1988:蔣經國逝,李登輝繼任總統 
1990年-1999年
1990:錢穆逝 
1990:野百合學運展開
1990:中華職棒元年開幕戰 
1990:南迴鐵路通車,台灣環島鐵路網完成 
1991:終止動員戡亂,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992:與南韓斷交 
1992:與沙烏地阿拉伯斷交 
1992:國會全面改選 
1992:辜振甫、汪道涵於新加坡展開辜汪會談 
1993:新黨成立 
1994:首次省長、直轄市長民選,
分別由宋楚瑜、陳水扁、吳敦義當選。 
1995:二二八紀念碑落成,政府公開道歉 
1995:李登輝總統伉儷訪問美國 
1996: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1996:首次總統直選,李登輝、連戰當選首任民選正副總統 
1996:賀伯颱風 
1996:臺北捷運木柵線通車 
1998:與南非斷交 
1998:腸病毒爆發 
1999:921大地震 
1999:李登輝總統提出兩國論 
2000年-2006年
2000:總統選舉,由於國民黨分裂,陳水扁當選總統,
民進黨首次執政,委任國民黨籍國防部長唐飛為行政院長。 
2000:民眾抗議,李登輝提前辭去國民黨黨主席. 
2000:宋楚瑜等人成立親民黨 
2000:高雄市長謝長廷當選民進黨第九屆黨主席 
2000:八掌溪事件,行政院副院長游錫堃請辭,
由總統府秘書長張俊雄接任 
2000:唐飛因停建核四問題與民進黨意見相左,
陳水扁批准請辭.由張俊雄接任 
2001:李國鼎逝 
2001:小三通開始 
2001:在李登輝的幕後主導下,
前內政部長黃主文等人成立台灣團結聯盟 
2001:納莉颱風重創台灣,大臺北地區淹水,
鐵路、捷運停駛,臺北交通陷入混亂 
2001: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87席、國民黨68席、
親民黨46席、台灣團結聯盟13席、新黨1席。
2002:張俊雄依例辭職,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接任行政院長 
2002:民進黨通過黨政同步,
陳水扁以總統身份兼任第十屆黨主席 
2002:美麗島事件受害者之一姚嘉文當選考試院長,
民進黨暫時掌握國會微弱多數 
2002:臺北高雄市長選舉,馬英九、謝長廷當選連任
2003: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正式協議下屆總統以「連宋配」參選. 
2003:兩岸協商春節期間包機直航,
分隔54年來,台灣民航包機首次合法降落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2003:SARS疫情嚴重爆發 
2003:蔣宋美齡於美國逝世,享壽106歲 
2003:臺北101正式開幕,首日湧進數萬人 
2004: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3號,當時稱為第二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2004:二二八手護台灣活動,創下單一國家最長人鍊紀錄。
2004:總統選舉,投票前夕發生三一九槍擊事件,
陳水扁以兩萬多票的微弱多數當選第11任總統 
2004:蔣經國總統夫人蔣方良女士於臺北逝世,享壽90歲
2004: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89席、台聯12席、
國民黨79席、親民黨34席、新黨1席、無黨聯盟6席、無黨籍4席 
2005:兩岸協商春節期間包機直航,分隔56年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航包機首次合法降落中華民國領土
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台灣舉行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 
2005: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相繼訪問中國大陸(和平之旅、搭橋之旅)
2005:國大代表選舉,國民大會廢除,
立法委員席次減半,公民投票案入憲. 
2005: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 
2005:高雄捷運泰國勞工因不滿待遇極差而暴動,
引起民進黨在高雄市政商勾結的問題. 
2006:孫運璿逝 
2006:中國大陸贈送臺灣大熊貓,
但台灣人民對這件厚禮存有不同的看法,
隨後政府以準備不周為由婉拒了此活動。 
2006:總統陳水扁廢除國統綱領。
2006:第一親家成員涉及台開案,
引發在野黨對總統陳水扁提出罷免案,
但立法院表決未過。  
UID1793289 帖子37 精華0 積分1216 微風幣1216 大洋 遊樂幣440 代幣 閱讀權限50 在線時間0 小時 註冊時間2006-7-9 最後登錄2009-3-14 查看詳細資料
 引用 回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