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千金公主复國壯舉付東流

千金公主复國壯舉付東流

千金公主字文芳是北周宣帝的弟弟、趙王宇文招的女儿。北周雖然是鮮卑人建立的國家,但生活習慣和文化思想都已相當漢化,千金公主的母親就是一位漢族女子,她父親也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精通詩書,尤其能作一手好畫。因受家庭的熏陶,宇文芳自幼愛好讀書寫字,對于經史、詩文、書畫、政治、工藝,甚至建筑都有相當程度的造詣。

  在北周的京城長安,千金公主是人們公認的才女,而她的美貌也是首屈一指的。因為她是漢胡人种的混血儿,所以集取了兩類人种的优點,五官和身材有胡人的輪廓分明、大眼高鼻和体態丰滿欣長,皮膚又如漢族女子的細膩;性情上既有鮮卑人的豪放健朗,騎馬射箭無所不能,又不失漢族大家閨秀所要求的端庄嫻雅。長安城里的達官達顯,莫不睜大了眼睛,看著這位才貌絕倫的皇室公主,究竟花落誰家。

  當時塞外的突厥國逐漸強盛起來,擁有騎兵百万,對北周构成了一种沉重的威脅;北周皇帝為了保全邊境安宁,安撫突厥國,就仿效漢代的和親政府,把侄女千金公主許配給當時的突厥國王沙缽可沙。

  就在議定婚事,尚未迎娶的這段時間內,北周政權卻發生了一系列動蕩。首先是皇帝宇文贊厭倦了日理万机的皇帝生活,把帝位傳給了年幼的儿子宇文衍,立為靜帝。宇文贊自己卻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行為愈來愈乖僻,先后廢立了五位皇后,最后立的是楊后,楊后的父親是北周上柱國楊堅。楊堅是北周朝庭里一位頗有根基和權勢的大臣,他父親楊忠是北周的開國元勳,封為隋國公,楊堅沿襲其父的爵位,歷居高官。年幼無能的靜帝繼位后,楊堅當仁不讓以國舅老的身份輔政,把軍政大權全部抓到了自己手中。

  當時,雖然宇文贊厭倦權柄、放棄皇位,但他的各位兄弟宇文氏諸王卻舍不得輕易把大權拱手讓給异姓楊堅,于是聯合起來興兵討伐楊堅。但楊堅此時已掌握了訓練精良的“府兵”,很快就鎮壓了變亂,盡殺了宇文氏諸王。第二年二月,勢麗中天的楊堅索性逼靜帝讓位于自己,建立了隋朝,改元開皇,他就是隋文帝。

  因為朝廷中的這一系列的變亂,千金公主的婚事就被暫時擱在了一旁,待隋文帝坐穩了皇位,他又想到了千金公主的婚約。心怀大業的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就有心要統一全國,首先他的計划是吞并南朝,所以對北方的突厥無力顧及,于是決定先利用千金公主的和親,穩住突厥國。隋文帝賜千金公主楊姓,并為她准備了丰盛的嫁妝,派遣上千名士兵,護送千金公主遠嫁突厥。見到美麗而多才的千金公主,沙缽可沙大為高興,從而也接受了隋朝的璽書,同意向隋廷稱臣,并進貢了良馬干匹。

  千金公主眼看著自己的叔伯与兄弟一個個慘死在楊堅刀下,楊堅應該是她的不共戴天的仇人,為何還要同意接受楊堅的賜姓,并心甘情愿地去作陪王朝的外交禮品呢?實際上,這個剛烈而聰明的公主心中早已埋下了報仇复國的种子,只是眼前她一個赤手空拳的弱女子無法与楊堅的勢力抗衡,索性遠走异域,也好從長計議,伺机進行她的報仇复國大計。

  到突厥后,千金公主施展她的万般柔情,很快寵絡住她的丈夫沙缽可沙;繼而教授突厥貴族子弟學習漢族文化,逐步改良突厥人原始的生活習俗,告訴他們修筑屋宇,制作陶器,千金公主憑著她的聰明和才干,不久就贏得了突厥民眾的敬仰和愛戴。

  在千金公主枕邊細語的謀划下,沙缽可沙逐步開始向隋廷提要求:先是請求建立雙邊市場,以便互通有無,楊堅一口應允了;接著又要求南遷到隋朝的邊土白道川,以逐水草進行放牧,楊堅也毫不吝嗇地答應了。而這些還都僅是開頭的試探,最后,千金公主又淚水婆娑地向沙缽可沙訴說自己家庭与楊堅的仇冤,跪地懇請他与隋朝絕交;痛愛妻子的沙缽可沙同意了她的請求,先上書絕交,進而發兵直攻隋朝邊關。為了實現自己的复國夢想,千金公主意气風發地跨上戰馬隨軍出征,并親自譜寫戰歌以鼓舞士气,軍隊為她所感動,一鼓作气,攻下了隋朝的邊地重鎮——王城。

  而這時,隋文帝正處心積慮地經略江南一帶:趁陳后主新立,派賀若迅出鎮廣陵、韓擒虎出鎮廬江,伺机逼進陳都建康;眼看胜利在望,就在這節骨眼上,北方突厥人又出兵扰境,楊堅當然不愿腹背受敵。于是,隋文帝派遣使者前往突厥國,一方面向沙缽可沙許下許多好處,讓他停止進軍;一方面求見千金公主,勸說她以兩國關系為重,保持和平相處,以免生靈涂炭。隋文帝已經猜中,突厥出兵一定与千金公主的主張有關。

  千金公主身負血海浪仇,對這些花言巧語哪里肯信;但轉念一想,即使此舉突厥國獲得胜利,那取得統治地位的也只能是突厥人,自己的复國夢根本無法實現,不如趁机退下一步,再作更深入周密的复國准備。于是在千金公主點頭之下,突厥部隊撤回本土。

  要想恢复宇文家族的北周,必須先找到宇文家族的皇种才行。于是,千金公主暗地里派人四處察訪尋找,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才在隋國的僻野之地,找到了北周皇族幸存的一位王子。接著,千金“公主暗中派了手下几位得力的干將,輔佐宇文王子在沙漠中建立了一處秘密基地,由千金公主設法籌集提供資金,招兵買兵,加強訓練,組織了一支為數不多,但兵精器良的精銳軍隊。按照千金公主的計划是要逐步擴充壯大,有朝一日,攻入中原,滅隋复北周。后來,千金公主又千方百計說服了丈夫沙缽可沙,讓他盡量給予必要的支持,到時可与突厥結成聯盟,分占關內關外,沙缽可沙表示了同意。

  正當千金公主的复國計划在逐步進行之際,沙缽可沙病死了,千金公主依照胡俗轉嫁給繼位的業護可汗;不久業護可汗去世,又轉嫁給都藍可汗。而她的复國夢卻始終如一地策划著,并爭取著各任可汗的支持。

  隋文帝開皇八年,隋朝兵力積蓄已盛,于是下詔大舉攻伐南陳,不久,攻陷了陳都建康,俘虜了陳后主叔寶及所有皇族,班師凱旋歸長安。統一了南方之后,隋朝的天下已經相當強盛而穩固,隋文帝可以轉移精力安定北疆了。

  就在滅陳的當年,隋廷以三十万大軍屯兵北方邊境,以防突厥的騷動。此外,隋文帝還把大量從陳地繳獲的珠王彩緞賜給突厥可汗和千金公主;且下詔改封千金公主為大義公主,在詔書中不直稱其名,以示尊重,反复勸勉她以大局為重,以民眾禍福為念,努力調和中原与突厥的關系,甚至還把陳后主价值連城的翠玉屏風,賜給千金公主。

  眼看隋朝兵力日益強大,而突厥當權人物并沒有以實際行動積极支持千金公主的复國計划,她不免感慨叢生,提筆在隋文帝賜來的翠玉屏風上題下一首長詩: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榮華實難守,池台終自平。
  富貴今安在?空自寫丹青;
  怀酒恒無樂,弦歌詎有聲。
  余本皇家子,飄流入虜廷;
  一朝睹成敗,怀抱忽縱橫。
  古來共如此,非我獨中名;
  惟有明君曲,偏傷遠嫁情。

  千金公主的詩句既有身世飄零的感慨,又有家國興亡的悲痛。由于隋文帝統一中國之后,勤謹節儉,減輕稅賦,休養生息,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隋朝很快發展成一個國富民強,兵力精壯的強國。而千金公主的詩傳到長安以后,原本就對千金公主心存戒備的隋文帝,便更加對她放心不下,決定趁她的勢力尚未發展起來之前,除去這個心腹之患。

  狡猾的隋文帝并不想与突厥國正面交鋒,因此沒法挑撥都藍可汗与千金公主的關系,暗派使節向都藍可汗灌輸千金公主怀有野心,將伺机顛覆突厥政權的思想,使都藍可汗也對千金公主產生提防之心,后來,都藍可汗又遣使向隋廷求婚,隋文帝答應把安義公主嫁給他,但條件是必須除掉千金公主。

  此時,几經滄桑的千金公主在都藍可汗眼中已失去了昔日的魅力,加上隋朝使節的不斷唆使,藍都可汗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把千金公主暗殺在前往复國基地檢兵的路途上。這位北周公主的鮮血染紅了大漠的黃沙,給她艱辛的報仇复國夢,划上了一個悲壯的句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歷代和親遠嫁番邦的都是漢族公主,唯獨千金公主是鮮卑族善人后裔;而每一個出塞和親的女子,都是十分忠誠地執行著朝廷賦予的安邦任務,獨有千金公主特別,怀有仇恨和壯志,一心要擊敗中原的皇朝,實現自己醞釀已久的复國夢。這個夢最終雖然煙消云散,但這位雄心可嘉的公主已在歷史上寫下了悲壯亮麗的一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