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前蘇聯曾策劃推翻中國領導人

前蘇聯曾策劃推翻中國領導人

  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初開始,中蘇關係急劇惡化。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後,中國曾試圖借此改變中蘇關係,決定派周恩來為首的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四十七週年的慶祝活動。
  11月5日,中國代表團到達莫斯科。第二天,周恩來分別拜會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勃列日涅夫、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高揚,向他們表示:「我們希望,我們兩黨兩國在馬列主義、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基礎上團結起來,共同對敵,為我們的共同事業而鬥爭。正是根據這一目的,我們這次來除參加慶祝活動外,還希望進行接觸,交換意見。我們希望,這會為今後打下一個好的開端。」
  中國代表團的聲明表達了善意,釋放了中國希望同蘇聯團結合作的態度。但沒想到,就在11月7日晚的慶祝酒會上,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卻挑起事端。他對周恩來說:「俄國人民要幸福,中國人民也要幸福,我們不要任何毛澤東、任何赫魯曉夫妨礙我們的關係。我們俄國人搞掉了赫魯曉夫,你們也要搞掉毛澤東」。
  馬利諾夫斯基說這話時,因為有美國記者在場,周恩來掉頭走開了。馬利諾夫斯基又向中方代表團成員賀龍繼續講這些話。馬利諾夫斯基的這番話並不是一般的酒後胡話,而是蘇聯方面的一個精心策劃。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馬利諾夫斯基身為蘇聯國防部長,在這樣重大的外交場合不可能「隨意」說出這種足以影響兩國關係的話來,其背後必定有蘇方領導層的授意或策劃。
  二、如果馬利諾夫斯基只是一時的酒後失言,他應該立即向中方道歉。但事實上,馬利諾夫斯基在事後並沒有任何的表示。第二天,周恩來同勃列日涅夫等蘇共領導人會談時,正式就此事提出抗議。但會談從8日進行到12日,毫無結果。蘇方甚至表示:「在同中共的分歧上,我們中央是一致的,完全沒有分歧,甚至沒有細緻的差別。」由此可以看出,蘇聯國防部長的話,並不是他個人的「失言」,而是蘇共領導層共同的「決定」或授意。
  三、在蘇聯國防部長說這番話之前,蘇聯已開始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敵對行動。
  1962年4月,蘇聯駐新疆伊寧領事館副領事季托夫等人在新疆塔城擅自召開大會,煽動中國群眾外逃蘇聯,並曾往返蘇聯兩次進行聯繫。從4月中起至5月末,伊犁、塔城地區參加外逃的總人數為74570人,其中非法越境去蘇聯的有61361人,帶走大小牲畜23萬頭,大車1500多輛。在伊寧還發生了聚眾衝擊自治州政府的暴力事件。這其中很多活動是蘇聯方面在背後策動的。1962年10月,發生的中印自衛還擊戰中,蘇聯明顯站在印度一邊指責中國。這些事實表明,蘇聯針對中國的敵對行動是連續性的、有預謀的。
  四、在蘇聯國防部長講完這些話後,中蘇的關係繼續惡化。蘇聯在中蘇、中蒙邊界不斷加強軍事設施,部署的導彈相當於蘇聯全部導彈的三分之一;軍隊也不斷增加,蘇軍當時駐紮在中蘇、中蒙邊境的部隊達到100多萬人。1969年,蘇聯甚至挑起了珍寶島戰爭。
  以上幾個方面都說明,蘇聯當時確實是要蓄謀推翻當時的中國領導人。
  蘇聯方面當然明白,僅憑國防部長的這一番話並不可能達到目的。但蘇聯可以因此達到挑撥離間中國領導層或試探中國領導層的作用。至少通過這番話表明了蘇聯方面對中國領導人的敵對態度,從而對中國方面造成政治影響力。蘇聯方面的這種敵對行動,不僅導致了當時中蘇關係的完全破裂,而且也因此促成中國方面外交思維的轉變。不能不正視的事實是中美關係的轉機就是在中蘇和談的大門完全關閉以後才出現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