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到幾年,才厭倦?
婚前的熱戀,會由濃轉薄;婚後的愛情,當然也有可能會走下坡。
愛情,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會在相互的探索中,隨時有新奇的發現。
但是,如果其中一方是個淺薄的人,光靠外表的偽裝吸引對方,
相處不了多久就醜態畢露,也難怪感情會漸漸疲乏。
欠缺溝通,也是使愛情急速降溫的主要原因。
一旦雙方在相處上出現歧見,彼此有缺乏有效的溝通模式,
經常冷戰,時間一久,再親密的枕邊人,也會逐漸形同陌路。
到底要多久才會出現這重危機呢?
傳統的說法是「七年之癢」,
但以最近幾年的婚姻統計數字來看,
新世代的婚姻伴侶愈來愈熬不過那麼久。
在聯合國的統計年鑑中,觀察六十二個國家、地區、或民族,
發現結婚後的第四年,是離婚的高峰期。
過去幾年,台灣地區的離婚高峰期,
則發生在結婚後的第二年、第四年及第九年。
最近的報告,又出現離婚率提高的趨勢。
據說,能熬過第三年的夫妻,已經很不容易。
結婚後又快速決定離婚的現象,
反映出現代夫妻「速戰速決」的婚姻態度。
發現彼此不合就分手,頗有寧願「認賠了結」
也不要耽誤青春歲月的魄力。
為什麼婚姻生活,常變成戀愛的殺手,
讓原本浪漫的感情,變成可憎的現實?
日本犯罪心理學專家石田幸平認為:
「當戀人之間,建立了一個令雙方陶醉在浪漫裡的內閉世界之後,
兩個人便開始無拘無束地相互評價對方。」
他還說:「柴米油鹽醬醋茶,會使兩個人的世界,
由夢一般的浪漫境界,滑落到現實生活中,露出醜陋的原形。
兩人不再會為另一半而修飾自己,生活流於平板或一成不變。」
這些都是使「七年之癢」逐年提前發生的原因。
促使夫妻離婚的原因,不外乎「個性不合」、「異性介入」、
「雙方家族親戚關係不好」、「性的不滿」、
「配偶有暴力傾向」……等。
固然在決定結婚之前,先確認清楚婚姻生活的現實面,
對浪漫褪色的容忍度會相對提高。
但我認為:浪漫與現實,並不一定是相悖的。
就如同感性與理性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並存的道理一樣。
戀情能夠持久保持恆溫,婚姻能夠長期經營不墜,
要靠雙方不斷地溝通、調整、學習。
她和他是在朋友家中聚會時相識的,當時大家圍著電視,
一邊聊天、一邊看綜藝節目,全場平均每三分鐘爆笑一次,
氣氛好極了。很會搞笑的他,就這樣輕易擄獲她的芳心。
正式在一起後,她要求擁有百分之百的他。
她撒嬌地說:「不要成天向外跑嘛!」
「有空多陪陪我啊!」
「跟那些狐群狗黨在一起最無聊了!」……
他愛她,不論她說得有理無理,他都依她。
於是,他們最大的娛樂、也幾乎是唯一共同的興趣,
就是看電視綜藝節目。每次放假,他們就窩在客廳看綜藝節目,
從無線電視台,轉到有線電視台。再從有線電視台,轉到無線電視台。
有時候,選台器在他手上;有時候,選台器在她手上。
但是,不論選台器在誰的手上,爆笑的次數愈來愈少了,
她和他坐在沙發上的距離,也愈來愈遠了。
「低級!」、「無聊!」當他吐出這些詞彙,
評論電視綜藝節目的時候,她的心頭總是一驚--
「難道他在指桑罵槐嗎?」
她忍氣吞聲,繼續看了幾個星期的綜藝節目,
也注意到客廳從爆笑聲、批評聲、到最後只剩下嘆氣聲……
她問:「你從前不是覺得綜藝節目很好看嗎?」
他說:「那是從前,現在這些節目抄來抄去,相互比爛,無聊透了!」
過了幾個月,他以「妳都沒有長進」的理由,主動離開。
為分手傷透心的她,始終不明白:究竟,是因為彼此沒有長進,
才讓他們的愛情無聊得像綜藝節目;
還是,綜藝節目太無聊,才使得他們的愛情沒有長進?
也許,要等到傷痕慢慢痊癒之後,她才能體會:
愛情,需要空間,也需要養分。
擁有朋友或共同擁有朋友,
培養更多共同的興趣,
既可擴展空間,也會獲得養分。
跟綜藝節目的好壞,沒有多大關係。
愛情,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很多「一見鍾情」的愛侶,
到最後都會因為步調不同而走到語言乏味的地步,非常疲累。
原因就出在其中的一方,自滿於現狀,
沒有追求進步的動力,
才讓熱情漸漸消退。
相信,經過這些努力,雙方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成長。
就算最後的結果,仍是在走上紅毯的幾年以後分手,也是值得!
至少,沒有讓婚姻敗在不知名的搔癢症上,而是雙方很清楚地知道:
這是對彼此都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