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總是在取捨中選擇

生活總是在取捨中選擇

一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見智者,尋求解脫之法。智者給他一個簍子背在身上,指著一條石子路說:“你每走一步路就撿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麼感覺。” 那人說很沉重。智者告訴他:“這就是為什麼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道理。生活中我們不斷地撿東西放在心裡,於是越來越累。”那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沉重嗎?”智者問他:“你願意把工作、愛情、家庭、友誼、金錢、地位、名聲哪一樣拿出來扔掉呢?”那人不說話了。


由此看來,人這一輩子只有兩個時候最輕鬆:一是出生時,赤條條而來,背著空簍子;一是死亡時,把簍子裡的東西倒得乾乾淨淨,然後赤條條而去。(除此之外就是不斷往簍子裡放東西的過程。心為形役,所以會感覺到累,可是又不願放棄簍子裡的東西,因為每放棄一樣東西,心是會流血的!)生活總是在取捨中選擇。


生活中,大多人總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會越快樂,所以就會沿著追尋獲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忽然發覺,憂鬱、無奈、困惑、傷心、無聊、一切不快樂,都和自己的圖謀有著密切的聯繫,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渴望擁有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或者,太過於執著了,以致於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執迷於某個事物上了。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知道,懂得捨得,才能獲得!只是,人事間捨不得的情況,總往往多於捨得:因為家人的干預與阻擾,而使原本真心相愛的兩人無法結合,他們捨不得;因為利益的驅使與誘惑,而使原本已經犯錯的人無法回頭,他們捨不得;因為環境的遭遇與變遷,而使原本蒸蒸日上的事業陷入低谷,他們捨不得......

痛苦失落的時候,痛哭、怨恨、迷茫都於事無補,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行。有些事既然不能放棄追求,就要承受為追求理想可能承擔的苦痛。其實放棄很容易承擔很難,抱怨很容易理解很難。人生短暫,我們學習豁達些、寬容些、懂得捨棄,不難為自己,也許就能活得輕鬆些。


古人有雲:“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相信命運這種東西,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卻不得不屈服於命運。命運這種東西,常常是最會捉弄人的,它可以使你從雲霄頂端跌入地獄深淵,遍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無論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這樣的經歷都必須走一遭,有時候甚至更多。


在現實生活中,魚和熊掌,往往是不可兼得的,因而在取與捨之間,總是那麼讓人難以抉擇。抉擇之所以如此艱難,常常是因為我們內心捨不得放棄,搖擺不定。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去學會懂得,人生的道路,總是崎嶇的,我們不能把目光僅局限於眼前失去的東西,應該時刻保持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生命,感謝人生,感謝生活中別人所給予的。


捨棄一樣我們捨不得的東西,或許我們會心痛乃至心碎,但那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永遠也得不到。很多現狀只是暫時的,既然目前我們沒有能力去解決與應付,那麼就算是想得再多也是無益,徒增憂鬱傷感。“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生活的方式是由我們自己去掌握和選擇的,快樂或者痛苦,其實都在我們手中。要怎麼生活,決定權在我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