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少林寺

少林寺

少林寺
少林寺介紹: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以此得名。少林寺的歷史久遠,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95年)。32年後,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宗。以後,寺院逐漸擴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聲名大振。達摩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的祖庭。禪宗修行的禪法稱為“壁觀”,就是面對牆壁靜坐。由於長時間盤膝而坐,極易疲勞,僧人們就習武鍛煉,以解除身體的困倦。因此,傳說少林拳是達摩創造的。少林寺以其卓絕的少林武功名揚天下,且其寺內的僧眾大多習武強身。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來的碑碣石刻共計300多塊,其中的一塊"太宗文皇帝御書碑"記載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蹟,碑文為唐太宗親筆書寫。少林僧人練武、習拳的情景在寺內白衣殿的壁畫之中均有描繪記載。



少林寺和尚13人,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征戰中助戰解圍,立下了汗馬功勞。唐太宗李世民後來封曇宗和尚為大將軍,並特別允許少林寺和尚練僧兵,開殺戒,吃酒肉。廟內有一塊,記述了這一段歷史。由於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發展成馳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剎”的稱號。宋代,少林武術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達2000餘人。在明朝,少林寺到達鼎盛時期,從清朝開始衰落。在少林寺西約300米的山腳下,有一塔林,這是唐以來少林寺歷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餘座。這是我國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大都有雕刻和題記,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研究我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少林寺內還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文物。山門門額上懸掛的“少林寺”匾額,是清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山門後大甬道和東西小馬道旁立有碑碣數十通,稱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兩通碑刻是留學我國的日本禪僧撰寫的。

少林寺現存的建築多為明清時期所建,全寺的佔地面積約有3萬平方米。寺內的佛殿氣勢恢弘,在其東、西、北三壁上各有明代著名的彩色壁畫-"五百羅漢朝毘盧圖",此圖共有300 餘平方米大小​​。寺中還有山門、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初祖庵、達摩面壁洞、二祖庵、唐代的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時期的法華塔,元代的緣公塔等建築。其寺廟建築獨具特色,在我國的古典廟宇建築中享有重要的地位。

交通:從鄭州長途車站有到少林寺的旅遊專線車,大約1小時可到,車費25元左右。

門票:少室山旅遊通票40元

少林寺最佳旅遊季節:     地理位置:嵩山盤踞河南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面,稱“中岳”。
  


○地質特色:嵩山古老的岩系形成於23億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後來嵩山先後經歷了“嵩陽運動”、“中岳運動”、“少林運動”等幾次大的地殼運動,逐漸形成了巍然屹立於中州大地的山脈。在嵩山範圍內,地質史上的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殼和岩石均有出露,構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

○最佳旅遊季節:每年的1、4、7、10月。少林寺美食:     少林八寶酥,是少林和尚的傳統食品,它是少林和尚以靈芝、猴頭菇、銀耳、白果、木耳、嵩菇、香菇、茯苓八種山珍,補藥分別製成的八種香酥,總稱為少林八寶酥。因為它們各有療效,交替食用,能起到強筋活絡、提神健身、延年益壽的奇效,所以一直被武僧當作強身之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