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10-1-29 11:35 只看該作者
圓山遺址
圓山遺址
所在城市:台北市
古蹟等級:一級古蹟
古蹟類型:其他
建造時期: (西元前1600年)
歷史沿革
臺灣的史前文化,最早可溯自舊石器晚期的臺東長濱文化、鵝鑾鼻第二遺址文化等。新石器文化有初期、中期、晚期之分,初期以大坌坑文化最著;中期有芝山岩、圓山、洞角、牛罵頭、牛稠子、墾丁等文化;晚期以營埔、大湖、卑南、麒麟、花岡等文化較著。圓山文化主要分佈於臺北盆地邊緣及盆地內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的河岸臺地上,主要遺址除了圓山外,還有芝山岩、大坌坑、關渡、慈法宮等處,留有貝塚遺跡。圓山遺址為臺灣北部相當重要的史前遺址,為圓山文化的代表遺址。
建築特色
根據歷年來的發掘與研究,它包含四個文化層,從最早的先陶時期文化開始,緊接的繩紋陶文化層、圓山文化層,及十三行文化層等。先陶時代出土的石器器形不規整,質料皆非圓山山丘的岩石,顯然為人工所製造。至於繩紋陶文化與大坌坑文化有密切關係,出土陶器質粗含沙,顏色赤褐,偶見黑陶,陶器口部厚重,體部繩紋,器形有罐、缽、釜等。石器數量不多,有石斧、石刀、石鏃等,該文化層距今約有五千年以上歷史。另外十三行文化層多已遭擾動,缺乏參考資料。酒店兼差酒店兼職酒店工作酒店上班寒假打工暑假打工酒店禮服酒店酒店應徵兼差台北酒店經紀酒店經紀酒店打工喝酒酒店消費制服酒店酒店喝酒
圓山文化層的石器製作進步,種類很多,使用質材包括安山岩、砂岩、板岩、頁岩、蛇紋岩等。玉器工業也相當發達,有錛、箭頭、耳玦、環、珠等。陶器手製,質地多砂,顏色以紅棕、黃棕為主,大多為素面紋,器蓋、把手外常有紋飾,陶器器型多為雙把帶有圈足的罐形器。骨角器出土甚多,利用獸骨、鹿角精製而成,有錐形器、魚鉤,及有倒刺的魚叉。
貝塚為遺址的最大特色,貝殼種類有烏蜆、牡蠣、九孔螺、芋螺、榧螺、川蜷螺、千手螺、窗貝等等,這些種類多半屬於半鹹水性貝,可知圓山時期臺北湖為一鹹淡水交雜湖泊。貝塚中還發現五座墓葬,分析得知其時住民有拔牙,甚至獵頭習俗。根據出土遺物及貝塚所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當時代人已知飼養家畜,以撈貝、漁獵及農耕為生,其年代大約距今4500~2500年前。
圓山貝塚內含豐富文物,除了貝殼堆積外,還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砥石,甚至墓葬,灰燼等遺跡,因此不可將貝殼單純地視為「垃圾堆」而已,不但是當時圓山文化人生活環境的一部份,也能提供研究古代自然及文化環境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