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會談沒結論 再等下一回
為化解伊朗研發核武危機,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美、中、俄、英、法和德國(五常加一集團,P5+1),與伊方在中亞哈薩克第一大城阿拉木圖舉行的第二輪談判六日晚落幕,兩造因立場嚴重分歧不歡而散,但都稱將繼續對話。
今年二月底,六強與伊朗於阿拉木圖首談,新提案仍環繞伊朗「中止核子活動換取寬免制裁」。二談期間,六強要求伊朗大幅縮減純度二○%濃縮鈾的提煉與儲備,並加速將庫存轉化成核電廠發電用鈾燃料棒,交換國際社會逐步解除對其黃金等貴金屬交易與石化業出口的制裁;伊方討價還價,索求更大規模的解除經濟制裁。
會後,伊朗核問題六國協商機制的代表、歐洲聯盟「外交事務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亞敘頓女士說,雙方底線「仍然相去甚遠」。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則敦促六強「展現誠意」,在未來採行「建立互信」的舉措。
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伊朗以民用核計畫為掩護,試圖製造核武,聯合國安理會並對德黑蘭當局施加多次嚴厲制裁。但伊朗堅決否認,強調作為《禁止核武擴散條約》締約方,發展核能乃國家「基本權利」,提煉濃縮鈾等核計畫完全出於和平目的,並交付聯合國原子能總署監督。
原能總署估計,伊朗已儲存九十一.四公斤純度二○%的濃縮鈾。製造一枚核彈需近廿五公斤純度達九○%的濃縮鈾。由於受困國際制裁,伊朗去年石油出口收入銳減約四百億美元,而自二○一二年以來,西方國家且對伊朗金融業加強制裁,令伊朗本幣大貶,波及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
伊核問題六國協商機制始於二○○六年,近八年來與伊朗的談判久拖未決。伊朗今年六月將舉行大選,目前正處於政府面臨更迭、政策走向不明的時期,德黑蘭當局殆無可能做出重大退讓。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固然不願訴諸武力,但戰火隱憂始終揮之不去。
伊朗在中東的宿敵以色列,七日由戰略事務部長史泰尼茲出面強調,德黑蘭故技重施,以拖待變,而伊方若拒不停止提煉濃縮鈾,國際社會應於「數周至一個月內」採取果斷行動。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曾多次要求國際社會,為伊朗提煉濃縮鈾的活動「劃下紅線」,防阻其製造核彈,並揚言以方將攻擊伊核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