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裡的小革命//看見CSA的力量 有機小農新活路
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模式,雖然讓食物取得更方便。但貿易越自由,食物的運送旅途變得更長,營養價值變得更少。
消費者苦的是不知道食物從哪裡來?也不知道自己吃的是否安全?食材生產者惱的是,辛苦耕耘卻無法擺脫盤商的層層剝削。
但是透過一群有心小農的努力,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正在逐步縮短,消費者的菜籃裡已經出現不同的風景了。
午後兩點半,是台北博仲法律事務所的「買菜時間」。土城「輝要有機菜園」送來龍鬚菜、奶油白菜、青江菜、菠菜…,還有十幾顆鴨蛋,早上才採收,下午直送消費者。
早上才採收 下午直接送給消費者
科技腳步快速的工研院,似乎很難與農業連結。但今年開始,六公里外的新竹市「千甲聚落CSA農場」每週會固定送菜來。一個個原住民手工編織的菜籃裝滿鹿角萵苣、羅蔓、大頭菜…。消費者想吃什麼菜,自己來種,就像自家的開心農場。
博仲與工研院正在實踐「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消費者與生產者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共同承擔風險與收穫。
社區支持型農業 真實的開心農場
博仲二○○九年起與輝要菜園的「輝哥」邱顯輝合作,現有二十三人固定買菜,菜價卻是博仲訂的。博仲「綠辦公室」的沈明逸強調:「菜價看心意,一把菜從六十元起跳,如果買菜的人認為有價值,也有七十、八十、九十元的價格。」博仲從菜錢抽一成作為天然災害基金。去年底連續陰雨,菜園產量大減,博仲補助輝哥一萬元買菜苗復耕。
博仲與菜園的距離是「坐捷運到得了」。輝哥固定週四送菜,消費者在假日到農場體驗,輝哥總不忘機會教育。輝哥說,他會教不敢吃苦瓜的人改變料理方式,還特地把熟透的苦瓜留下,讓他試試苦瓜的甘苦滋味。
來到新竹市郊的千甲里,十餘種菜等待收成,今年一月正式送出第一批菜,這個農場有三十五個工研院員工支持。「千甲聚落CSA計畫」執行人陳建泰,原本就是工研院研究員,去年八月辭掉專職,跟原住民一起種菜、餵雞。
兩年前,陳建泰在竹東二重埔的「彩虹農場」,嘗試用二分地餵養十六個家庭。「彩虹媽媽」下田前,「顧問農民」會先示範。他們每週開例會、安排農務,一般家庭買菜一年要一萬二千元,實際農作的彩虹媽媽花費只有十分之一。陳建泰把彩虹農場成功經驗複製到千甲里,八分大的農地估計可以供應五十個家庭,會員自己種菜採收,每週二、五還有社區大學義工來幫忙。
找來一群人 幫小農也鼓勵新農
工研院行政服務處副處長呂燿洲表示,千甲里CSA計畫是希望幫助弱勢的都市邊緣原住民,創造工作機會,也提供消費者安心食材。新手媽媽謝欣儀說,省下了上市場買菜時間,而且知道菜從哪來、有沒有噴農藥,她很放心。
台北烏來的「福山農莊」也是結合原住民推動CSA,三甲的農地靠著福山國小退休校長黃美玲與當地泰雅族原住民照料,栽種六、七十種的蔬菜,還種酪梨、火龍果,甚至台灣原生種的奇異果。
除每週菜錢外,會員要繳認購年費,大家庭六千元、小家庭三千五百元,用來幫助小農添購設備、種苗與平衡天災損失。雖然如此,仍吸引大台北地區上百個家庭支持。即使非假日,福山農莊仍可看到消費者跟著農民忙進忙出,黃美玲說:「會員每個小時勞動可以有一%的折扣、三個月結算一次,有人買菜一年都不用錢。」
社區支持模式 地產地銷新鮮吃
台灣最早CSA是從賴青松的「穀東俱樂部」開始。曾在主婦聯盟「綠主張共同購買中心」擔任副總的他,十年前改行當農夫,找來「穀東」出資、參與部分勞動。賴青松認為:「在CSA下,農民受到保護、風險低,是新農返鄉、落地生根的一個方式。」
CSA模式並非一成不變,還有社區支持的案例。彰化縣溪州鄉民七成五務農,濁水溪澆灌田園、菜圃,溪州鄉長黃盛祿不解,為什麼小朋友吃的食物,還要遠從外地送來?他上任後,把托兒所餐點招標從「最低價標」改成「最有利標」,兩年前小朋友終於可以吃到鄰家阿公阿伯種的蔬果了。托兒所老師吳文英說,小朋友邊吃邊跟他們介紹,這是哪位農民家長種的菜,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胃口變好了。
溪州有九所國小、二所國中,不是鄉公所管轄範圍,黃盛祿仍一一拜訪校長,希望擴大地產地銷的觀念,不過,校方認為礙於採購法,很難推行。
有機小農活了 消費者吃得更安心
不只學校,年營業額兩百億元的上市電子公司豐藝也帶頭做起「企業CSA」。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員工餐廳原本外包,兩年前收回,特地找專人直接向北部的有機小農採購食材。
從「產地到餐桌」費時費力,而且用餐成本比過去提高一半,不過,豐藝不僅大方補助,桃園工廠的員工還可以免費用餐。設計部門的呂鎮沅說:「能夠吃得安心,我們真是賺到了!」
豐藝還在餐廳角落設攤,直接幫小農賣農產品,而「大王菜鋪子」每週三固定送菜來,員工訂購,一開始豐藝也補助二成,一度有八十名員工加入買菜的行列。豐藝專員詹佩璊說,豐藝期望藉由企業這個社群,支持友善農耕,只要一個家庭改變,後續的回響效應,就是很重要的消費力量。
小檔案
CSA vs. 共同購買
「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概念可以簡化成公式:「食物生產者+食物消費者+每年的互相承諾=社區支持型農業和無限的契機」。簡單來說,CSA連結了農民與消費者,雙方彼此承諾。
鄰近的農民種植令人安心的蔬果,消費者不僅假日參與種植、採收,每週還能固定收到新鮮、當季農產品,甚至分擔農民生產時的風險,確保農產品的銷路及農民的收入。他們知道自己花的每一分錢都直接付給農民,不但支持環境友善的栽種,也保護了土壤與水質,以及自己的健康。
事實上,CSA從「共同購買」延伸而來。
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解釋,CSA著重在地支持、食物里程,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承擔風險、共享收成」;共同購買則是由理念相同的消費者發起,生產者依消費者需求計畫生產,雙方共同商議合理價格,並不強調地域性及風險承擔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