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為王”還是“走為上” 年關職場焦慮
歲末年初,正是職場暗潮湧動的時刻,有的職工總結收獲擔心著自己的年終考核,有的已尋覓到了新東家,打算領了錢就“遠走高飛”;還有的職工則早在這一年中又跳了一兩次槽,並在心里默默盤算著利弊得失,以及能否領到年終獎等問題。
那麽到底有多少人在為“剩為王”還是“走為上”而躊躇呢?職場中有說法:薪水增長是伴隨一次次跳槽而實現的;可有多少人能承擔“跳躍的代價”?
年尾忙得炸開鍋,卻又無心工作
在會計事務所就職的王小姐向記者表示,在事務所工作加班本就是常態,現在到了年底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最近快要忙瘋了,兩個月以來去了四個不同的城市出差。最近每天加班兩到三個小時,下了班腦筋還要連續運轉,第二天一早又要頂著一對熊貓眼開始工作。”王小姐說,每次年關一到開始忙起來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的脾氣變得特別急躁,甚至會與客戶、同事之間產生小摩擦。“事情太多時間又緊,有好幾次都煩得快要掉眼淚了!”
年底不僅工作量增加,也意味著假期就在眼前。本來人們在年關之際就容易對工作產生懈怠感,卻又不得不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這種情況常讓人感到“崩潰”,也導致了工作質量下降。“我現在非常期待也很需要一個能好好休息的假期,犒賞自己一整年來的忙碌。但是,前幾天得知好不容易有的聖誕假期,因為工作安排要取消,讓我更打不起精神來了。”王小姐說道。
碌碌無為又一年,擔憂年終表現
職場人每逢年末關口,都會梳理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然而許多白領面對年終總結卻是久久提不起筆,因為發現一整年過去了工作上卻似乎沒有什麽突破,連拿得出手的成績都沒有。年復一年的碌碌無為讓許多上班族產生失落、焦慮,甚至自卑感。而年終考核又往往關系著年終獎金或者升遷,更是讓白領們煩惱倍增。
有些職場人即使經歷了一年的辛苦忙碌,到了年底還需要面對極大的焦慮感。從事銷售的章先生對記者說,每逢年末他就覺得鬧心不已,“任務量不達標,年終獎金就泡湯了。業績墊底的話甚至會面臨被解雇的危機,自己是不得不焦慮啊!而且,同事之間也會互相了解一下對方的情況,得知有些同事做得不錯的時候,我的焦慮也就更加深了。”
升職和加薪無望,猶豫是否跳槽
白領們在年末自我審視時,可能會感到薪酬、職位、工作能力等與訂立的目標或理想相去甚遠。加上缺乏升職、加薪的機會,對是否要跳槽到更好的企業尋求發展空間和豐厚薪資的猶豫導致白領的焦慮感飆升。
據前程無憂分析,隨著職場人對薪酬的心理預期不斷提高,如果企業仍無所動作,或遲遲不願意給員工增加工資,員工容易產生焦慮,逼迫員工重新對職場進行規劃。
“剩”或“走”都有N個理由 ,越跳越差最糾結
Sally最近剛跳槽,朋友們得知這一消息時既驚訝又覺得在意料之中,“那是因為他們早就覺得我想跳槽,但沒想到我真的跳了。”Sally笑說。這份工作她做了將近一年,干活不閑不忙,薪水不多不少,“屬于每天都在做事,一天下來又不知道做了點什麽事的那種。”Sally大概是不太“安分”的那種人,“這樣的工作顯然不能激發我的動力,一直這樣下去我會‘爛’掉的。我之所以還做了一年,那是因為我在尋找合適的機會。”新的工作,Sally需要更多地與外界接觸,即便目前的薪水和以前差不多,她似乎還是很滿意:“有挑戰才有機遇,這就是我跳槽的理由。”
凡事皆有兩面,Sally的跳槽理由很可能是別人的留守理由。“我覺得波瀾不驚的工作最適合長期駐守,因為花比較少的精力就可以安穩地工作下去,應該說‘性價比’很高。”已經在一家公司工作了5年的慧兒,一直支持“剩為王”,“在大家都紛紛跳槽的情況下,能夠留下來的人一般都不會是最差的,而且留下來意味著他能有更大機會得到領導的器重,甚至能夠升遷。而跳槽的人,到哪里都得重新開始。”慧兒在工作的5年中,就已經得到了兩次升職的機會了。
Sally和慧兒的理由都挺充分的,誰也不輸誰。對于跳槽還是留守的問題,你覺得人們在糾結什麽?57.14%的人覺得是新工作比舊工作更差,28.57%的人覺得是“擔心自己沒有積累”,還有14.29%的人認為是“怕形成習慣性跳槽”。
想縮小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就看有多少自知之明
有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81%的人認為通過跳槽升職更容易,19%的人認為留守才有更大的升職機會。但事實上,留守原公司並最終升職成功的人達到75%,通過跳槽升職的人僅占25%.看來,童話只能是童話,理想和現實終歸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想縮短這個差距,關鍵還要看你有多少自知之明。
“我覺得之所以會產生這個差距,是因為想通過跳槽來升職的人往往不是因為自己有著大本領,而是有著高期望,而這種期望往往和他本身水平不相符。”Rose在一家公司當HR,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人往高處走,大家都能理解,但首先要考慮你是否有這個能力往高處走,不然只會摔得更慘。”
在我們的調查中,網友也對“剩為王”還是“走為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57.14%的人覺得這個很難說,頻繁跳槽不好,死扒住一個工作不放也不好,要看準時機還要有自知之明;25%的人則覺得還是“剩為王”,因為這年頭找份工作不容易,再說所有工作都有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堅持到底才能勝利;還有17.86%的人選擇了“走為上”,因為人總要往高處走,不然永遠碌碌無為。
溫馨提示:跳槽需要理性
明智的打工者應當銘記一點,至少在35歲之前,在沒有達到自己的學歷、能力、精力所能達到的事業頂峰之前,打工決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如果僅僅得到幾百元、幾千元鈔票而沒有迅速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你的打工生涯一定是一個虧本的生意——因為青春無價,你付出的是無法喚回的時間。
如果你不想蝕本,不想“單方面被老板剝削剩余價值”的話,就要學會從工作中掠得更多薪水之外的收獲:
1.學習:
進入一家企業,面對一個嶄新的環境和工作崗位,如果你感到可以從目前的工作內容、企業提供給你的培訓以及上級同事給你的諸多指導中學到有用經驗,就盡量的去“掠取”新知。請記住“用高考補習生的勤奮和心態去工作”。
2.發展:
大多數企業用人時,都很關心你的工作年資、職業背景,那麽在一個職位上一段時間內的停留也是一種增值,只是不要等太久。同一個企業內,在同一職位徘徊兩年以上就是一種低級重復,一種貶值。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工作業績不能給自己升職提供充分理由,就應該加倍努力;如果在同等職務中已經是佼佼者,僅僅因為管理職位沒有空缺或企業的人才選拔機制不科學造成困境,就要權衡一下,下一個升職的機會還要等多久,這種等待還有沒有意義,因為 ——時間的付出才是最貴的成本。
3.磨練:
我見過不少自以為聰明的打工者,總是想辦法和公司周旋,鉆管理制度的空子,不思進取,對工作得過且過。管理者的疏忽和軟弱給了這些人生存的土壤,他們的工作總是輕松而且沒有壓力。但這些人的結局往往是很少有升職的機會,變成5年工齡的老業代、8年工齡的老主管,最終成為裁員的對象,成為打工族中的悲劇人物。有一天他們會突然發現自己以前的下屬成為自己的經理,甚至開始為自己的生計焦慮,因為沒有人願意聘請一位35歲的老業代。
相反,幾乎所有成功的打工者,都有一個共性——“庸人自擾”。這種人對待工作永遠是主動的,不會推卸責任,永遠在尋找、嘗試業績提升的機會而不是找借口為自己辨護,永遠在以“庸人自擾”的態度去打工。當然這些人有更多的加班和辛苦,做的事多了難免有疏漏,運氣不好還會招來非議甚至不公平的對待,但他們的職位、薪資、能力的提升一定是最快的。因為他們的工作歷程中有更多磨練、更多的學習機會,他們的經歷有更多含金量。
回顧一下,當你以“庸人自擾”的態度去工作,已經在目前的崗位上出類拔萃,工作已經遊刃有余,可學習的新知已經不多,短期內仍看不到升職希望時,可以從這份工作中獲得的真正有意義的東西就不多了,這時候的跳槽才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