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成功者必讀:一個智慧木桶中的職場勝算

成功者必讀:一個智慧木桶中的職場勝算

公司老板一次又一次咬牙,終于答應出巨資給所有研發人員舉辦一次為期兩天的培訓。請來的培訓師是有非常豐富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史的業界大腕。然而,培訓過程中,培訓老師頻頻被這群研發人員的“這個觀點是誰提出的”、“這個結論達成的條件不充分”、“這個實驗的基本假設是什麽”等等問題給打斷…… 后來問及他們學到了什麽,結論卻是他們對培訓師的完全否定。

成功的人應該全方位成長

傳統木桶原則指的是,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于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引申為,一個人的成就取決于最弱的那一項素質。而且這種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放眼望去這個世界凈是些搜腸刮肚找別人、找自己身上缺點與不足,然后試圖彌補的人。

但是,真的一個人身上的缺點可以補全嗎?或者補全了缺點的人就是一個能成就非凡的人嗎?答案似乎並非如此。歷史上的名人如果要細究,每個人都是缺點連篇。偉大的牛頓,在他心目中,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愚蠢的人和非常愚蠢的人;叔本華整天與自己的房東對罵;岳飛心胸狹隘……人在成名之后,個人形象總難免從立體退化到平面,從錯綜復雜的多維,退化到高大全的單維。結果大家都期待自我塑造並實踐一個完美的人。

每個人都習慣于忽視自己和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而非常輕易就能看出不足。結果,大多數人都在忙忙碌碌地彌補缺點中喪失了真正實現價值的機會。

其實真正能夠促成一個人價值實現的“木桶”格局也原非一個“僅由許多木條組成的桶”那麽單維。正如能夠奠基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應該是一個多維的 “新木桶”。這個“桶”有多個部件,而且都需要被關注——桶底是心理素質、桶壁板高是能力素質、桶壁板材質是身體健康素質、桶壁箍是文化知識素質、木桶的提手是品德素質。

心理素質不足,能力再強,跳一次樓全都歸零;需要的能力不具備自然無法產生價值;身體素質不過硬很容易過勞死;沒有文化知識做支架,能力也成了空中樓閣;品德不佳的時候,你的水桶再滿也沒有人願意去提,自然也只好明珠暗投。

因此,木桶原則所激勵的完美的人,是應該全方位平衡成長的人。

知識的增容與轉換

那麽,當你已經成為一個較好的“新木桶”,就一定產生價值嗎?要知道即使一個“新木桶”各個部件都不錯,那也只是一個木桶而已。木桶價值的實現,還要依賴于環境——是否有人需要、需要的是否就是這樣一個木桶、是否有意願根據提木桶的人的需要做些適當的改裝等等。

比如問大家“成功靠誰”。相信你的答案是“成功靠自己”。但是極端地說:“成功完全靠自己的話,你都來不到人世間”。那麽成功靠誰呢?現在可以知道,成功要靠你成為一個較好的“新木桶”,然后別人正好需要這樣一個木桶,並且提起了這個木桶。也就是說,從一個“新木桶”到“新木桶被提”也是一個需要智慧的過程。

這個可以援引國外民間對智慧的分類:Book Smarts與Street Smarts.Book Smarts指的是“從書里來到書里去的理論化智慧”。而與Book Smarts相對的Street Smarts,則指的是在學校中學不到的,只有在實際的生活經驗中領悟的智慧。這些智慧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存在。每個領域中的專家在處理本領域的特殊問題時都會調用他們所擁有的Street Sm arts.中國的教育產業發展非常快,現在似乎已經達到了“大學普及”的地步,大有推進到“研究生普及”的水準。但是在這種有標準答案的考試為標準的教育系統之下,學生學習的過程更多就是一個“建超市”的過程。學生沒有選擇地把大大小小需要考的“智慧”都搬進自己的“超市”。然后考試的時候,對著一個“提貨單”進行提取。學習好的學生,他們對存貨進行細致的存儲,並在存儲之前進行清晰的分類,自然提取的時候就比較方便。越是這種類型,越有強大的Book Smarts.

然而,離開學校之后,遊戲規則大變:面對的問題,從有標準答案變成了無標準答案,需要學生進行變通。這時,簡單的提取已經找不到“智慧”了。在大學里,學生面對的都是純粹或者條件清晰的問題,(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但職場現實更多都是無限多的因素共同作用的問題,因此很難從現有的“超市存貨”中直接提取。在學校,獲得認可與獎勵更多是基于分數這個客觀標準,但是在職場許多時候被認可卻是非常主觀的。在學校,你可以獨自考個高分,但在職場想要一個人單打獨斗取勝基本已經沒有可能。

因此,職場的勝算需要做好準備進行知識增容與轉換——努力把Book Smarts進行實踐轉化,並拓展智慧空間,最終構建自己的Street Smarts.就像開頭講的那群研發人員與那位實戰派的培訓師,擁有Street Smarts的培訓師可能在學術爭鳴中會敗下陣來,但是他卻可以用業績與工作成效說話。離開學校這樣一個Book Smarts的地盤,就需要Street Smarts閃亮登場。

變“超市”為“工具箱”

“超市”學習法,最終的結局就可能去考試和解題。當然了,如果你的B ook Sm arts準備用于科研,那正是它們的用武之地。但如果要進入市場化的職場,則需要變“超市”學習法,為“工具箱”創造法。

試想,考試的時候如果不讓你答題,而是給你一沓報紙,讓你和幾個人一起做一個高塔出來,你將無法從“超市”中提取答案。這時,只有一個“工具箱”才可以讓你知道,如何撕紙、如何剪裁、如何配合、如何最后匯報。因此,學習的過程如果能夠逐步建起工具箱,那麽就可以真正實現Street Sm arts,以不變應萬變。因為走出校園,你將面對的世界就是萬變的。

因此,學習的過程中,你需要獲得的不僅僅是“那是什麽”,更應該去分析“為什麽那樣”、“如果換個情境與條件會如何”、“下次面臨類似的情況,我需要如何”。甚至于你都可以像孫悟空一樣,能夠清楚自己在什麽情況下“搞不定”並有能力請來“搞得定”的人(難怪有人說,孫悟空就是“中介”這個職業的前身)。

在目前一個以考試為標準的體系之下,要想把“超市”變為“工具箱”需要自己有主動性與高階思維力(學術名稱是“元認知”)。你需要跳出自己正在進行的學習,去反思“如何學得更好”、“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把學的這些東西與實際結合”、“如何總結形成自己的方法體系”。之后,帶著自己提煉出來的“初級工具”去實踐中試用,慢慢就可以轉化成真的“工具”。再持續“學而時習之”就可以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工具箱”。要強調的是,這里的“學而時習之”的“習” 並非“復習”,而是指實踐應用,這才是孔子的智慧。

專家是“練習”出來的

30個“1年的工作經驗”與30年的工作經驗不是一回事。

現代新的生涯理念已經從傳統的“知道怎麽做”轉變為“學習怎麽做”;從傳統的“成長依賴于正式培訓”讓位于“成長更多依賴于在職體驗”。因此,離開學校進入職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清楚自己準備怎麽樣逐步“體驗”並形成自己的方法體系,建立起自己的“工具箱”。美國心理學家Anders Ericsson研究“專家”30多年,研究了服務員、棋手、飛行員、音樂家。發現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一,他們都從很小就開始從事相關專業;其二,天賦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重要,IQ都不是決定因素;其三,他們都做大量的練習。而且無論哪個領域,一般的“專家”成長階梯是:只有經過10年左右持續努力,才有可能成為一名世界范圍內的頂級專家。

但是,大家可能會發現,許多人也在某些領域里埋頭10年、20年,但似乎並沒有那麽多的“世界范圍內的頂級專家”。對此,Ericsson做了大量而細致的研究。他發現成長為“專家”的那10年20年與普通人的10年20年的過法不同。記得有故事講,有個下屬向拿破侖訴苦,說跟從他好多年了,期望獲得一個官爵。結果拿破侖指了指經常騎的一頭驢子說“它也跟了我好多年,但它還是頭驢子”。

因此,成就專家的10年20年,不是那些日復一日地重復同一內容的光陰流轉,而是有效的練習——是那些持續獲得積極正向反饋,把練習的經歷轉化為一個個成功的經驗,並深刻記憶的過程。專家需要持續向“更優秀”努力,而不是重復相同的東西。

而這種“更優秀”的實現,就是要持續向“更優秀”的人學習。其實,對任何一個職業人來說,不管被人說做得好或者不好,都是幸運的,至少那表明有人在關注你。因此,進入職場要使自己的價值展示出來,而慢慢成就為職場“專家”,需要持續獲得被關注。換一種說法,就是持續有更優秀的人“提”你這個 “桶”。

最后做個總結。職場成功是一個自內而外展開的過程。

第一步,避免只關注自己的缺點而無止境地加以改進,更應該關注自己“木桶”的多個要素與部件,使各個部件都比較拿得出手,從而形成穩定的裝水格局。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把Book Smarts的那個桶箍,好好地與其他要素部件有機整合。

第二步,裝得了水,並不一定是好木桶。好木桶是需要被人提著用的。因此,除了有一個“新木桶”外,還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Street Smarts,從內向外拓展:獲得工作能力的同時,還要有找工作的能力。

第三步,當兩種Smarts使你可以安身立命之后,持續成長的過程就是需要持續進行“有反饋”的練習。當然了,這里的“反饋”一定是會使你一步步變得更好的反饋。因此,需要你有主動性,但更要有高階思維力,能夠從更長遠的層面看待自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