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尼姑婆

尼姑婆

義竹國小後面八掌溪堤岸有座「竹禪寺」,內供奉了尼姑婆。祂不但庇祐所有義竹國小的學子,也庇祐義竹鄉成為「博士鄉」。

據傳尼姑婆原名叫翁尼,出生於100多年前,是義竹本地人氏。有兄弟多人,父母種蓮霧為生。長大後,嫁入洪家,生了十六名子女,可惜不是夭折早逝,就是為國捐軀,更不幸的是丈夫也早死,她只好回到義竹娘家。但我國古代是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嫁出去的女兒再回娘家,兄弟們很不歡迎,常用不好的字眼罵她或趕她。幸好她找到武秀才翁慶春家當媬姆,她對小孩照顧得無微不至,有如己出,甚得翁家人喜歡。離開翁家後,她與兄弟們經營父母親留下的蓮霧果園。


尼姑婆-竹禪寺是建造在堤岸上


位於義竹國小後門的竹禪寺

後來義竹地區設立學校,尼姑婆的兄弟、族人便讓出這片廣大的土地,供政府設立學校,造福義竹地區的學子。尼姑婆遷居住到八掌溪的堤岸上,其兄弟、親族則在今義竹村來來超市後面一帶居住。

尼姑婆住在堤岸上的這段時間,對當時前來義竹國小就讀的學子非常照顧。尼姑婆去世後,鄉人為了感念她,在她居住的堤岸建了一座小廟來供奉。每逢過年、中元普渡、清明節時,鄉人都會前來祭拜。

民國60年(1971)走右,有位賴姓人氏,生性好賭,但總是十賭九輸。有一天,他突然心血來潮,跑到尼姑婆廟來許願,希望尼姑婆保佑他贏,他願意謝戲一台。之後,他果然賭贏,只好遵照諾言,前來謝戲。從此以後,義竹地區再也沒人敢打賭說:「等尼姑婆演戲時再還好了」的話(因為從前國民經濟較差,所以像三腳貓的四十九公廟和尼姑婆廟,這些小廟是不演戲的,因此人們打賭想賴賬時,就會說「等三腳貓或尼姑婆演戲時再還」)。

到民國70年(1981)前後,由於國民所得提高,人民生活日趨富裕,於是一些地方人士提議建廟奉祀,把原來的小廟拆掉,擴建成為較大的廟。由慈化寺的董公真人做主,取名尼聖堂,並定落成日農曆10月24日為其聖誕千秋日,每年的當日演戲奉祀。後來,因為政府擴建八掌溪堤岸,鄉人就把尼聖堂擴建成為今日的「竹禪寺」,庇祐全庄平安,也同時庇祐義竹國小的學生平安活潑、成績優良,造就了多位博士與名人,如司法院長翁岳生、翁通楹博士、陳水逢博士、第一屆省議員翁新臺、立法委員翁重鈞等,可說相當靈驗,難怪香火鼎盛。

尼姑婆的傳說是義竹地區有名的民間故事,姑且不論其真實性如何,這間義竹國小旁的竹禪寺,一直伴隨著每一個小朋友成長則是事實。以前的小朋友心裡有尼聖堂,相信未來竹禪寺也一直會留在人們心裡。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