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與干支
最早的陰陽五行概念,從記載來看產生於遠古伏羲時的《易經》。《易經》是一部什麼書呢?從幾千年的發展史上我們不難看出,它是一套有著嚴密理論體系的占筮之書。它所運用的理論,上仰觀于天文,下俯察於地理。綜合宇宙自然變化,利用陰陽之氣的消長旺衰,來推斷事物的吉凶變化。
在日常接觸中發現,許多易友學《易》多年,連“陰陽”的概念都不懂,主要是因為沒有好好的讀過《易經》,所以就只知五行而不知陰陽的來歷。古人在用圭表測量太陽的變化時得到陰陽的概念。圭表類似一根直立的木杆,在太陽的照射下會產生陰影。將圭表測得中午太陽陰影最長的一天叫冬至,把陰影最短的一天叫夏至。在這個迴圈中古人發現,從冬至到夏至陰影一天天縮短,天氣一天天變暖,故稱為陽。從夏至到冬至陰影一天天增長,天氣一天天變冷,故稱為陰。這是最初的陰陽概念。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先賢們在各自學易的心得上,各取所需,以自己對易的“悟”解,形成了幾十種預測方法。八字只是其中的一種,相傳最早是由唐朝李虛中悟創三柱,經宋朝徐子平完善成為四柱。今天我們學習的《生命時空資訊學》,原稱八字或四柱預測學。為了適應社會發展,使易學具有現代氣息,同時因為它是以出生時空為基點的預測法,特更名為《生命時空資訊學》。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統稱,古人上觀天文而得十幹,以十幹代表天空的行星。下觀地理而得十二地支,以十二地支來代表地球上的物象。將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配合,形成不同的六十個干支組合,利用易學天人合一的理念。運用年、月、日、時四個時空點為依據,根據干支的五行特點,以日幹為太極點,根據它的旺衰喜忌去分析日幹的吉凶壽夭,富貴貧賤。以大運流年的配合為依據,分析它們的旺衰和對日主的作用,決定日主一生的吉凶情況,推演日主一生的生活軌跡。
陰陽學說是自然辨證法,也可以說是瞭解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門科學,利用陰陽五行的運行規律,對日主以後的行運吉凶作出分析,防範于未然,起到趨吉避凶的效果,真正服務於社會。現在易學應用的發展趨勢很好,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注意到這門不朽的文化。就連國外許多大學都在研究,現在還有許多人不瞭解它,說是封建迷信,只能說他對祖國的傳統文化缺乏瞭解,不懂得“大道”之理。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既然象你們說的那樣,為什麼歷史上有那麼多的文人學者為它著書立說?今天又有這麼多教授學者研究它。不管是歷朝歷代的興衰還是當代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中都有易的影子。三國的諸葛亮,明朝的劉伯溫,都是以易治軍治國。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它的作用,發現它是一門利用時空網路,陰陽五行的消長旺衰,來服務於人類的真正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