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竹市古街巡禮─北門

新竹市古街巡禮─北門

既然要走一遭新竹的古街,那就讓自己徹底徜徉於一個歷史世界裡的新竹吧!古蹟雖不能等於歷史,但只有先尋了古蹟後,才有進入新竹的歷史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說,尋了古蹟後可以讓自己更容易進入新竹的歷史世界。

   一開始是「有目的」地必須走趟古蹟之旅,實際走訪之後,發現「古蹟之旅」對我而言是趟些許沈重的旅程。看這些古蹟見證台灣的歷史,同時又訴說著自己的歷史,而我,卻無法為它們完整地將歷史傳達出來,心有餘而力不足;看著它經歷風風雨雨的歷史歷程,和自然的風吹雨打,而我,卻只能在一旁嘆息、無能為力。如此,我只能盡力用我的筆、我的感情,做為它們的傳聲筒。

   本文一開始先將新竹市的歷史作一簡要的回顧,再將「竹塹」之名的來由作一交代,希望藉此能讓你對新竹有一概要性的認識,接著再開始「古街巡禮」,願你會有不同的體驗!

新竹小歷史
  新竹縣,位於臺灣西北部,北接桃園縣,南與苗栗縣相鄰;新竹市,四周皆為新竹縣所包圍,位於新竹縣西側,頭前溪南岸的新竹平原上。如此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特殊的地形、氣候,現在,「風城」這個名稱,似乎更能顯著它的特色,也更為人所熟知。

   此地古早以前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Taokas)竹塹社」的所在。明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因局勢所迫,領兵進入臺灣,開啟了短暫的鄭氏王朝,於臺灣置天興、萬年二縣,新竹市屬天興縣管轄,此為漢人墾殖新竹市的最早文獻紀錄。但因鄭成功來臺並未有長居久留的打算,雖鼓勵軍士、居民拓墾荒地、種植農物,但其屯墾主要是為了軍事之用,因此大多的墾地並無完整的開發,最後淪為荒蕪,甚為可惜。一直到清領臺灣時期才有大規模的墾殖,開創了另一番天地。

   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臺灣歸清,鄭氏王朝結束。次年(西元1684年)清廷改天興縣為諸羅縣,新竹市於是歸諸羅縣所管轄。自清朝領有臺灣,朝廷雖屢頒禁海令,但來臺「謀生」的漢人依然絡繹不絕,如康熙五十年前後,以王世傑為首的泉州人進入臺灣北部開墾,新竹亦在開墾之列,此事在臺灣開發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後由於臺灣北部地區漢人入墾日漸增多,清廷於康熙五十年在新竹市增設竹塹塘。康熙末年,新竹市由於王世傑等人的開發,在今東勢以西,頭前溪以南,客雅溪以北的地區建立了南莊二十四個聚落和北莊十三個聚落。禁海令漸鬆,渡海來台的漢人更是風起雲湧,促成清廷對臺灣政策的日漸重視。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分諸羅縣虎尾溪以北之區另設彰化縣,管理民政、財政和司法等行政事務,並增設淡水廳,負責海防、理番和捕盜等治安事宜;至雍正九年(西元1731年)新竹市成為淡水廳的廳治1。

   新竹市雖於雍正九年成為淡水廳廳治,但一直到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年),同知徐治民在士林莊植莿竹,建立竹城,「竹塹城」至此時始出現。竹塹城並於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到九年(西元1829年)間,在原有的竹城外、土城內,另建磚城(關於竹塹建城的歷史,見《表1》),磚城的興建,是新竹市成為臺灣北部政治、文化重心的表徵,也標示著新竹市繁榮發展的另一個起點。

   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清廷應沈葆禎之奏議,正式將淡水廳分為淡水、新竹二縣,與宜蘭縣(由噶瑪蘭廳改制而成)同歸臺北府管轄,新竹市為新竹縣的縣治。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清廷漸感臺灣的重要性,始讓臺灣成為獨立的省分,行政區亦再有了調整,新竹縣分出中港溪以南的地方為苗栗縣,但新竹市仍為新竹縣縣治。

   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敗與日本,清廷賠償甚重,而臺灣也於此時割讓給日本,行政區再動。隨著日本對臺的政策更迭,臺灣的行政區也屢經改變,新竹市自然也在其中,此不再贅述。昭和十六年(西元1941年)新竹市擴大轄區,將原新竹郡舊港庄和六家庄在頭前溪以南的土地,以及香山庄全境,併入市轄區,至此奠定了新竹市目前疆域之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臺灣重歸中國所有。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在新竹市建省轄市,並將市轄區域擴及目前之竹東鎮及寶山鄉;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臺灣之地方行政區域調整,分新竹省轄市為竹東鎮、寶山鄉和新竹市(縣轄市),歸新竹縣管轄,新竹市為新竹縣治所在。民國七十一年(西元1982年)新竹市因工商日盛,人口日多,政府再將新竹縣轄市和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

新竹的古街─東門區
 提到新竹,十之八九的人第一個反應一定是東城門──迎曦門(見右圖)。沒錯!以現在而言,甚至稍稍往前追溯新竹的歷史,以迎曦門為圓心的四周的確是新竹最為繁榮的地方,看這一帶留有這麼多可觀的古蹟,就可以想像。而現在的東城門不只是新竹市的地標,更被定為二級古蹟。

   現在的城門座落於中正路、民族路、勝利路等新竹市重要道路的交會點,乍看之下,這個古早味十足的「交會點」還真顯得突兀呢!
 
   若你是個小路痴,迷路時,只要找著城門所輻射出去的道路,相信方向就找著了。城門的四周皆為目前新竹市最熱鬧、繁華的商業區,書店、百貨公司、服飾店等現代商家應有盡有。拐進東門街、中央路一帶,就可以看見聞名遐邇的都城隍廟了,那裡又是另一個小故事,容後再說,先走進東城門吧!

   這裡有一塊安靜的小廣場,隨意選個地方席地而坐,都可以讓人暫時忘卻都市的車馬喧囂,享受寧靜的休閒時光,不會有人趕你,更不會有人投以奇異的眼光,因為大家都是為了相同的目的而在此地閒坐。城門下用許多新竹市歷史介紹的小看板佈置著,將目光放到這座建築上,不難發現其間仍留有許多古時的建築痕跡。想想,這座城門在古時有多少人在其下走過,為了生活在此忙碌,而這樣的繁榮盛景一直到現在仍沒有改變,只是時代不同,生活方式也就不同了,而唯一沒有改變的,是這座承載著歷史意義的城門,現在仍有著不算少數的人們在城門下走著,更有許多現代交通代步工具在城門邊來來往往。我想,這是一個現代與傳統交融的最佳例證!

   臺灣人口聚居之地,定會有座香火鼎盛的廟宇,鹿港「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說的大概就是這個吧!但究竟是因廟宇的存在,所以人群聚於此,還是因人口密集而後有廟宇的興建,實在也令人摸不著頭緒,總之,在東門如此繁華之地,有著「都城隍廟」和「關帝廟」二座歷史悠久的廟宇,也就不令人感到驚訝了,尤其是都城隍廟更是人盡皆知。建於西元1748年的都城隍廟,現被定為三級古蹟,離東城門不遠,約五到十分鐘的腳程。廟宇的周圍也相當熱鬧,四周圍繞著道地新竹小吃的小販,如炒米粉、潤餅;也有傳統的糕點,如老字號的新復珍。喜愛美食的老饕絕不能錯過,來此一遊一定不會失望!

   都城隍廟的建築講究、雕刻精細、信仰特別(是全臺唯一有子嗣的城隍爺),相信親身來一回一定會有不同的體驗的。

   另外,東門一帶還是許多行政機關辦公所在,如市役所、州廳、煙酒公賣局等等,但很可惜的是,這幾個地方除了新竹州廳外,並未有相當完善的保存,也許你若沒有仔細看,就錯過了!

歷史是一個長河,新竹沒有千年的文獻歷史記載,但在短短幾百年裡,仍發生許多事情。新竹的歷史就似一條小溪流,水之就下,誰也抵擋不住,其變遷也複雜地難以仔細說明。新竹市的商業重心從北門往東門移動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張德南老師在《北門大街》一書中提到:「……其中,東門商圈以布疋、衣著、服飾、家具、鐘錶及自行車為多,而北門商圈則以金銀首飾業著稱。至於,造成商業區的變化,其因約有數端:其一、東門外為重要行政機關所在,如州廳、街役場(後改為市役所)、法院、警察署等。同時,州廳後一帶為日人集中居住之所,為因應
地住民需求,商圈自是往東門外發展。其二、交通路線變更,火車站成為交



通中樞,新竹拓殖軌道會社及汽車運輸多以此地為起點。縱貫道路(今之中華路)改與鐵路平行,東門一帶成為新竹地區交通網中心,有利於商業發展。其三、舊港與大陸貿易日愈蕭條,北門商圈的發展,亦受波及。因此,東門商圈遂成為日據時期最重要的商業區。戰後,中正路的開通,成為聯絡四鄉的重要道路,由北方進入市區,不再經過北門大街可與車站聯通。昔日熙攘的人潮,移往東門,東門與北門發展的差距也就更加擴大了。」(頁97)由此可知,在東門區崛起之前,北門地區才是新竹市的心臟,而所提出的三個理由也將北門區沒落的原因說明地相當清楚。
  
   即便現在的北區已無太多人知曉,但歷史是會留下腳印的。

北區之北門街
想去北門街,可以東城門為起點,先找到中正路,順著繁忙的中正路走再轉進北大路,若細心於身旁的景物,會發現沒什麼太大的變動,依舊是車水馬龍,並不會讓人有些什麼不同的觸動。接著再由北大路右轉,就拐進北門街這小巷子裡,道路頓時縮減許多、曲折許多、也安靜許多,與外頭的氣氛判若天壤。

   來訪之前已先查閱過地圖,所以早知道這一帶有不少可觀的古蹟,實際走進這條街後才發現,原來這些古蹟如此密集,先見「長和宮」,旁邊緊接著就是「水仙宮」,再下去就是「進士第」與「鄭氏家廟」,它們就似人類是群居的動物般,緊緊相捱、毗鄰為居、相互輝映,再加上其周圍的住家、商家,仍有幾家散發出濃濃的古式建築味,定眼瞧瞧,除了一般住家外,大都是中藥店與喫茶店;除了古時留下的建築外,即使是新造的房,似乎也不想破壞這裡的和協,因此在外表的設計上也多了幾分心思,我不是學建築的,不知這樣的設計是否符合古式建築的美感,但我相信我的審美直覺。這麼一來,讓我對這裡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也是我為什麼選擇再此多作著墨的理由。當然,若只憑我個人的直覺,這條街是一點也不起眼的。回去後,找了些不同人對此地的介紹,發現我對此更多增添了尊敬。
 北門街屬新竹市北區長和里,北區的地區特色在《新竹地名辭書》中有詳細的介紹:一、北區是新竹地區漢人最早墾殖的地域。前文提到的王世傑拓墾新竹一事,歷史上考證得知其起源地在暗街仔(東區與北區交界),但其擴展的地區與卜居的地點皆在北區;二、北區是新竹市耕地耕和水田耕最高的地區。由於北區的優越生態環境,使其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都領先其他地區;三、北區是新竹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傳統的水稻耕作屬於集約度高的生產,因此農業高度發達之區人口自然也最為密集;四、北區的市街部分,是傳統的商業中心。北區由於交通便利與農業發達,因此在清朝時是新竹地區的商業中心;五、北區的製造業,其工廠規模均甚細小。北區在日治時代為新竹市製造業較發達的地區,國府遷台後,製造業雖有發展,但已不敵東區。

   清朝乾隆年間,北門西北外的「舊港」是當時竹塹城與大陸貿易往來的必經之路,因此來往商旅出入也都必須經過北區,北區也就成為各類店鋪的匯集地,後逐漸成為商業中心。我們可以說北區是新竹市歷史的起點,但隨著統治者的替換、時代的更迭,往往最繁盛的地方也會被奪去光彩。每個都市的發展上這樣的情形是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但不起眼的歷史變遷,卻可以造就出不同風格的美感。

一、長和宮、水仙宮
 一從北大路轉進北門街,直入眼簾的就是長和宮。在《新竹地名辭書》中是這麼介紹的:「外媽祖在長和里境東緣,名稱有二義,其一是長和宮的別稱,其二指長和宮附近的地域,包括城北街、北門街、愛文街及愛文街26巷四條道路所包圍的境域。長和宮係乾隆七年(西元1724年)淡水同知莊年和守備陳士廷所創建的媽祖廟;清朝嘉道之際,集中竹塹北門的郊商鋪戶,曾以長和宮為會所,組成『金長和』公號。長和宮因址在竹塹磚城之外,故又被稱為外媽祖宮,以和位於竹塹磚城內的另一媽祖廟天后宮區別。長和宮於民國七十四年(西元1985年)被內政部定為三級古蹟,廟內古匾甚多,廟左牆外有古碑三座。其左鄰,附有一水仙宮,祀水尊王(大禹),係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北門鋪戶所捐建。」

   長和宮取「船頭行要長久和作、合平共處」之意,當時確時也香火鼎盛,還因此分出了水仙宮,相信在一個以宗教為最大慰藉的年代裡,祂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但是寺廟與人民之間的交互作用,隨著時代改變已漸趨淡薄。現在,站在長和宮外,並不能一眼就將寺廟的外表一覽無遺,因為它的外面搭著棚架,不知是何用意,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長和宮並不會讓人看一眼就肅然起敬。走進長和宮,不知是否因為不是假日,走動的人不算多,也沒有聞到香炷燃燒的刺鼻味,但裡頭確實有種肅穆的氣氛,每個走進長和宮的人都在不經意地呈現出自己最虔誠的一面、頂禮膜拜。而我,也禁不住雙手合十。

二、進士第、鄭氏家廟
  順著長和、水仙宮的行進方向再往下走,馬上就是「進士第」與「鄭氏家廟」了!

  鄭氏家族是竹塹的名門望族之一,出了第一位臺人進士(鄭用錫),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著實不容易,再加上竹塹歷史上許多重要的建設,如倡建孔廟、建築城門等等,也大都出自其手。現在,在新竹軍人公墓旁還可以看到他的墓地,而且也被定為古蹟。



   位於北門街的鄭家,屬浯江(金門)鄭氏一系,三室大房鄭國周、四房鄭國唐、五房鄭國慶,於西元一七二0(康熙59年)年至西元一七六0(乾隆25年)年間,由金門遷徙臺灣,起初定居苗栗後龍一帶,鄭國唐之子鄭崇和再轉而至竹塹。鄭家至竹塹後在現在北門街一帶開始發展,以農漁為業,後經商有成,在以科舉取士又以當官為最高尚職業的清朝,教育後代是極為自然的行為,傳至鄭用錫中科舉為進士,家族繁衍愈大,使鄭家成為北臺灣重要的家族之一。

   鄭用錫字再中,號祉亭,鄭用錫為崇和次子,生於乾隆五十八年(西元1793年),自幼聰慧不凡,嘉慶十五年(西元1810年),一試而中秀才,取進彰化縣學附生,西元一八一八年為恩科舉人,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中進士,因他是第一個用臺灣本籍赴京考中的進士,所以稱他為「開臺進士」,又稱「開臺黃甲」。鄭用錫博讀經史,尤其精通於易經,曾在明志書院執教八年,提拔後進無數,也自行纂修《淡水廳志初稿》,雖未曾刊行,但是卻成為後來陳培桂所著《淡水廳志》的稿本。除了在文章上有所成就之外,鄭用錫亦熱心公益活動,凡是竹塹大小公益事業無不參與。

   「家」的觀念在漢人的體系當中也是不容覷視的,道光年間,鄭家為飲水思源,先在金門興建家廟,咸豐3年(西元1853年),鄭用錫與堂弟鄭用鑑商議,由碩德、文美、文哲、文瑞、文理、文超、碩俊等八房共同出資,在北門街創建鄭氏家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