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起源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中秋節的主角則是高掛天空的一輪明月 。
原本,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上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酷熱的夏天過後,天朗氣清,萬里無雲的秋夜天空,正足突顯出月皎潔的光華。因此,每到秋天,天子總要到國都西郊的月壇去祭月。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於《周禮》:所謂中秋,是因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稱為中秋,或稱「八月半」。
雖然祭月的習俗來源年代則無法確定。就現有文字資料看來,漢代枚乘(逝於西元前一四一)的《七發》中說:「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並往觀濤於廣陵之曲江」。這或許是後世於中秋後觀錢塘潮風俗的起源。大約到了魏晉,就有秋夜賞月之舉。《晉書》「袁宏傳」:「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江」。但成書於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並無中秋習俗的記載。直到唐代,才有許許多多的文人雅士相約於中秋夜賞月。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開元天寶遺事》卷下: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詩人歐陽詹(七八五─八二七左右在世)甚至在《玩月詩序》當中提出種種理由,來證實中秋節是最適宜賞月的時候。他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有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況埃瓂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唐人還將中秋月取了個名字叫「端正月」。韓愈(七六八─八二四)的《和崔舍人永月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詩中的「端正月」,指的就是中秋月。
唐人中秋望月的習俗日漸普及,到了未朝,中秋己成了個重要的節日,有著多采多姿的日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