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活動的仙風道跡
歲時節日中的仙風道跡,為節日增添了神奇、歡樂和喜慶。一些道教活動儀式和慶典已經演變成一種深層的心理意識沈澱在民間,如今我們在歲時節日中仍然能夠看到的燃放煙花爆竹、懸掛桃符、貼門神春聯、踏青戴柳、懸艾掛蒲、張掛印符等風俗習慣,實際上都是道教的禳災祛邪、驅鬼避瘟等法術的體現 。
燃放爆竹是在節慶或喜慶的日子裏必不可少的儀式,在現代人的眼裏,爆竹能增添喜慶,所以為廣大民眾所歡迎。但究其原始意義卻是從一種驅鬼辟邪術而來。據《荊楚歲時記》稱:“正月初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由於山臊、惡鬼害怕亮光、爆竹聲和紅色,所以人們利用響聲嚇退它們,不過這時的爆竹是用竹節放於火中燒裂發出巨響。當臨爐煉丹的道士無意中發明了能產生巨大聲響的火藥之後,就把它應用到驅鬼的法術中,制造出各種各樣的爆竹,以代替山竹爆裂而達到驅邪保平安的目的 。
掛桃符,貼門神、春聯是春節習俗之一。臘月三十或正月初一,各家各戶清早起來於門前掛桃符,貼上門神,以及寫在紅紙上的春聯,以求避凶趨吉,室宅安寧,增添節日氣氛。桃符是以兩塊長約七八寸、寬一寸餘的桃木做成,上書除禍降福的吉利語,春節時釘在大門兩側,桃符起源於《山海經》中的神話,據說有辟邪作用。門神是貼於大門上的可驅鬼辟邪的畫像,貼門神的習俗來源已久。《荊楚歲時記》中就載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于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相傳神荼和鬱壘是東海渡朔山上把守桃樹的兩位神將,能食百鬼,因此民間將神荼、鬱壘像畫在桃木板或紙上,貼於門上,專門治鬼,他們是我國民間最早描畫的門神。盡管唐宋以後,門神為鍾馗打鬼的畫像和唐太宗的兩位大將秦叔寶、尉遲恭持劍執鞭的畫像所取代,但新的門神並未完全代替舊的門神,而是新舊同時供奉,這反映出民間信仰的多樣性和綜合性。
貼春聯是由掛桃符演變過來的一種春節習俗。起初,人們在桃符上題一諸如“薑太公在此,百無禁忌”,“有令在此,諸惡遠避”等一類壓邪話語和符咒。五代時,後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可算是最早的春聯,但民間並未普及。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不准在桃木板上題字,而改在紅紙上,並傳令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從此,“春聯”之名才通行,貼春聯之俗才大興。現在的春聯當然不僅是辟邪物,還是表現人們抒發對現實生活感受和對理想生活願望的一種特有的民間文學形式了 。
戴柳插柳是清明節常見的民風。人們祭祖踏青,歸來時折上幾根柳枝紮成圓圈或帽子形狀戴在頭上,或將柳枝插於屋簷和門窗上,這是因為傳說柳條有避災驅毒之效。《燕京歲時記》載:“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一種在水邊舉行的除災求福的祭祀)於渭水之隅,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以後,此俗在大江南北迅速傳開。如今江蘇沙洲一帶,仍以柳枝紮帽而戴,或用柳枝作成柳球玩耍,或采集柳芽與面粉調和後攤餅而食,這都是取柳枝能避災免禍之意。
每到端午,可以看到村村寨寨,大街小巷不少人家的門前掛有菖蒲和艾條,此俗多見于南方,流傳久遠。《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采艾以為人,懸門上,以禳毒氣。”以現代科學觀點來看,農曆五月初五,正當初夏,多雨潮濕,細菌極易繁殖,是各種蛇蟲猖獗之時,而菖蒲具有提神、通竅、殺菌之功效,艾葉能驅蚊蠅,所以端午各家門前掛菖艾。但在古人的心裏,是認為它們具有禳毒驅邪的魔力。“艾旗召百福,蒲劍斬千邪”,這一民間流傳的諺語即是最好的證明 。
中國疆域廣闊,各地與道教有關的歲時節日和慶典活動的習俗還有很多,難以詳述,但從上述的種種節慶民俗活動中的仙風道跡,還是不難看到道教對中國社會生活的滲透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