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海安路 五條港 地區歷史沿革

海安路 五條港 地區歷史沿革

台南府城商業繁榮,全台首屈一指,清代之後,位在台南西城濱海地區的「五條港」,成為府城對外貿易的轉運站,各種郊商店舖,貨棧雲集港道兩側,進出者不但有米、糖、南北雜貨,還有木材及相關行業,造就了無比的繁榮,在乾隆及嘉慶年間達到顛峰,直到清末,港道逐漸淤淺,趨於沒落。今日所謂的五條港5 位於台南舊府城城西外,便是指五條接近海岸的河道,是台江內海6 逐漸陸化後殘餘的水道,亦是清領時期台灣對外的重要貿易轉運地。約略是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南至中正路左右,小範圍既指東至西門路兩旁,西至金華路,北至成功路,南至民生路之範圍,簡單說即是舊台南城以西之地,由北到南依次為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等五條港街,這五條港今日已不見蹤影,成為地下排水溝。

最南邊的一條港道,稱為「安海港」,但又分為三大支流,南為「番薯港」,從沙淘宮前沿中正路北側至海安路,轉向西北,匯入安海港;中為「外新港」,從開山宮沿新興街、正德街,注入安海港;北為「松仔腳港」,從民生路、海安路口附近,向南至正德街再匯入安海港。
向北次為「南河港」,又稱「南濠港」,從民權路、永福路口的大井頭,沿民權路南側至西羅殿南,折向西南至鎮渡頭,與安海港匯流後有折向西北,逐一與北勢港、佛頭港、新港墘港相會,最後進入舊運河西流。再北為「南勢港」,從水仙宮前沿北勢街的南側,經過協進國小的東北角至鎮渡頭,另有分支至海安宮前,這條港道入口處,是奉祀媽祖的海安宮,盡頭為奉祀水仙尊王的水仙宮,而後者亦為三郊總部三益堂的所在,所以在五條港居中的北勢港,地位為最重要。再北為「佛頭港」,也有三條支流,最南側為從開基武廟前西流的「關帝港」,其次從大天后宮西流的「媽祖港」,最北為赤崁樓前廣安公西流的王功港,三條港到在景福祠附近合流,即為「佛頭港」,向西南流經藥王廟後方,由鎮渡頭進入舊運河。最北側的「新港墘港」,原是德慶溪的下游分支,亦稱「老古石港」,到了咸豐、同治年間,因為鎮渡頭逐漸淤淺,所以出口更在下游舊運河段的新港墘港,便逐漸取代了其他港道。五條港區在200 多年前,是經濟榮盛的商埠區,這從許多文獻記載中可得知,「五條港」區最有名的當屬位居中樞,地方大西門正西的北勢港,港道盡頭便是水仙宮,也就是三郊總部三益堂的所在地,但現今的五條港都已變成馬路或是巷道。

清康熙年間,府城台江沿岸有了新變化,先是赤崁樓前海退時成為浮覆地後經過半世紀的地表隆起,原來登岸在赤崁樓南的大井頭,卻移到前方一里之遠的渡船頭。此一新生地出現五條河溝,即老古石街邊的老古石港、景福祠前的佛頭港、水仙宮前的北勢港、大井頭前的南河港、外新街邊的安海港,合稱為「五條港」,從此掌握了府城經濟命脈兩百年,至日治新運河開通後才功成身退。

1624 年荷蘭人佔據安平時,安平前後除了七島之外,海岸線大約在今日赤崁樓以西、安平與赤崁樓之間為台江內海口,1661 年鄭成功軍隊登陸台灣時,禾寮港(今正義街)已出現。因此可以推測五條港之陸浮,大約在禾寮港出現以後。五條港陸浮後過了一段時間才有民眾居住,開始於清朝最興盛的雍、乾、嘉時期,時間約在清人據台後,由此區廟宇之設立可證明,普濟殿設立於康熙25 年(1686)、水仙宮則設立於康熙42年(1703) ,如果設立時間記載是正確的,至少可證明普濟殿附近已於1686 年以前即有陸地,有民眾居住,水仙宮也是1703 年以前即陸浮,先有土地,後有民眾居住,然後設廟。另外,南安的郭姓工人於康熙57 年(1718)設西羅殿、藥王廟則設於乾隆10 年(1745),附近民眾大約都是蔡姓,南沙宮則設於乾隆11 年(1746)、這三間廟的設立雖然晚了20 年至40 年,但可以證明五條港地區漸漸由今日之西門路往西到金華路地區陸浮漸多,民眾居住,又有安平至城內五條港之存在,需要人工越多,移民就越多,五條港區已形成。除上述的兩姓之外尚有黃姓、張姓、盧姓、施姓等先後移入五條港。

五條港區域發展初期,居民挖掘浮覆的海濱疏通航道,填海為宅、建立街市,後歷經約二、三十年後又迅速向西延伸,形成五條東西向的主要港道,至清乾隆時期,五條港區的貿易進入繁盛時期。此時的台南市街已由十字街(今忠義路、民權路一帶)而逐漸向四方延展,東南北三方大抵以城垣為限,西方則越城至外城止。此區外接鹿耳門港,內通府城大街,是農產百貨運輸的集散地,西城外及城西一帶為港埠區,多碼頭、遊樂場。城內德慶溪以北為軍營及軍眷區,十字街及附近街市為百貨集中之地,多以行業名稱為街名,如打鐵街、鞋街等、官署附近為住宅區,偏僻地區及城外東南方岡阜概為叢林、墓地。

自築城後,朝廷注重吏治、民生富裕,府城地區維持了一段近百年之久的太平歲月。此時,府城內有一種商業聯合公會,稱之為「郊」,五條港地區的榮光期,可由三郊之設立時間,北郊乾隆30 年(1756)、南郊乾隆37 年(1772)、糖郊乾隆45 年(1780)窺知。
在乾隆49 年開港以前,因為商業鼎盛需要而產生,而府城獨享對外通商的利益,使其商人的營業範圍擴增,資金遽大,乃形成「郊」此一大規模的貿易公司集團,所以三郊成立。朱一貴之役後,專營對廈門以北各港口貿易的北郊蘇萬利首先成立。其次成立者,為專營對廈門以南各港口貿易的南郊金永順,最後成立者,則為專營糖米貿易的糖郊李勝興。北郊、南郊、糖郊三大郊設連絡處於今神農街水仙宮,號稱府城三郊。三郊不惟執清代台灣全島對外貿易之牛耳,勢力遍及各商業界,正因為郊商的獲利極豐,是一個龐大的貿易集團,擁有極大財富、勢力龐大,有能力發揮民間力量,爲地方做些公益事業,所以在公共事務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三郊最盛時期,舉凡興辦公益、捐建寺廟、提倡文教、媽祖廟會、龍舟競渡、鋪路築橋與疏濬河道等,而且也是自治和自衛的中心,出資募兵、修建城牆,都由郊商出錢出力。

從乾隆中葉到光緒初年的一百多年間,三郊一共修築了16 件廟宇工程,穩  定了居民對信仰的信心,其他尚有道路一件、橋樑兩件、水溝一件,甚至還有兩間公家建築,可見當政府手頭拮据時,不免就會把手伸向商紳。
三郊還有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扮演中央標準局(現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角色,凡是商場買賣,斤兩出了問題,即由三郊主持公道,並且排解糾紛。乾隆51 年的林爽文之役及嘉慶12 年的蔡牽之亂,三郊皆有功勳,儼然成為地方上的一大安定力量。至此,府城在三郊大力支持公益事業期間,人風鼎盛,人才備出,使台南在歷史上之黃金時代乃昭著於世歷久不衰。另外,除了三大郊商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郊商,例如紙郊、茶郊、油郊、布郊、米郊、杉木郊、瓷器郊等,不下一、二十種,構成五條港區百業興盛,萬商雲集的繁榮景象。郊商從中國大陸各港口,把貨物船渡海而來,用的船隻有好幾種,橫渡台灣海峽的是橫洋船,或販艚船,到了鹿耳門港或安平大港之後,再換上手撐仔,進入台江內海後,有的就要改用吃水較淺的鮕子船進入五條港區,也有使用竹筏的。這些中小型船隻,都泛稱為杉板船或舢舨船。 貨物進入五條港區,在碼頭卸下 後,就送進倉庫,如今我們可以在神農街(北勢街)上看到的街屋縱深都相當長。這種設計,就是讓臨港道的一面作為倉庫,前面則為生活和營業的空間。甚至樓上也都可以堆積貨物,轉批出去時,再用滑輪卸下地面,層層轉運銷售。因為帆檣林立、貨物堆積,所以搬運貨物的碼頭工人,不僅人多勢眾,而且發展出特殊的文化。各條港道都有其特定的勢力範圍,有所謂「五大姓」之說,

其佛頭港街到藥王廟一帶的「蔡姓」,新港墘港、老古石街一帶的「黃姓」,北勢街一帶的「許姓」,南河港、南勢街、鎮渡頭一帶的「郭姓」,以及南河港接上游一帶的「盧姓」。由於民風強悍,所以儘管在台服役的阿兵哥軍紀極差,善良百姓畏之如虎,但兵丁只要看到五條港五大姓的工人,也不敢自找麻煩,道光末年來台的府學教論劉家謀也記載了這事,說兵丁最怕的有四種人,一是轎夫,二是羅漢腳,一是
大西門外蔡郭五大姓,還有便是大南門邊的擔糞人。

五條港區的五大姓碼頭工人勢力龐大,由於對人力的需求十分殷切,所以即使是粗重的搬運工作,也有十幾歲的少年參與受雇,但規定應該十六歲以上才可以視為成人,領取成人的工資,否則都只能算童工,領半薪。所以少年到了十六歲,可以大肆慶祝一番,逐漸演變成「做十六歲」的成年禮。這種發源自五條港區的做十六歲儀式,後來發展到全市,農曆七月初七在開隆宮行禮,感謝七娘媽的癖佑,然後從鑽過供桌,穿過七娘媽亭,表示自這天開始,離開七娘媽的照顧,要成年獨立了,近年在公部門的推波助瀾下,舉辦「做十六歲」的廟宇越來越多,連關帝廟都來參一腳,甚至政治人物也來頒發證書,不再像以前那般純粹。現今幾乎已成為五條港代名詞的神農街 ,位於水仙宮旁,與海安路呈垂直狀,是沿著南勢港發展出來的街道,兩旁整齊的兩層樓舊街屋,在約200 年前是郊商巨賈所使用的店屋,一樓臨街空間作為談恰生意的店面,二樓為存放貨物的倉庫,是台南知名的老街區;神農街就是因為昔日可直接通至三郊 總部水仙宮  而聞名。到了清道光年間仍維持著相當的盛況,直至清光緒後街市呈現飽和狀態,最後五條港消失後,街市自然也就沒落了。

五條港區之沒落,簡言之,與1860 年台灣府之開港有關,安平開港之後,洋行設立,洋人引進西方之跨國貿易,五條港區光輝漸退。明治28 年(1895)日本入台殖民台灣,帶來了日本的國內資本及政治牽制,將台南府改制為台南市街,實行新運河開闢、市區改正及戰後都市計劃,本區面貌遭致嚴重破壞,日本政府以府城市區街屋太過密集強制拆屋,五條港區的競爭力漸弱,雖然廟宇林立、房舍依舊、民眾雲集,但是一切歸於寧靜。1907 年實施市區改正,把民權路中央店舖拆除恢復原貌。而鐵路運輸的設立、興起,及新運河的開墾,五條港轉運集散中心地位逐漸消失;大正9 年(1920),台南市街擴大為台南市,並將原先的市街再做劃分,其中永樂町、福住町、入船町、港町、新町、濱町則大致屬於原先港區的範圍,五條港區成為市區計畫中的邊陲地帶。

五條港區另一項頗具意義的活動,就是每年的端午龍舟競渡,當時這裡的龍舟賽也是府城一大盛事。競渡活動的同時,並有「搶五旗」的活動,自北而南依序,老古石港為黑旗,佛頭港為綠旗,北勢街為白旗,南河港為黃旗, 安海港為紅旗。雖然說是各條港都有辦龍舟比賽,但仍以佛頭港為最多,因為它的河面最寬,出入的船隻也多。然而,儘管如此,五條港到底不能和寬闊的運河相比,它頂多也只有8、9 公尺而已,所以這裡的龍舟也比較袖珍,並無龍頭和龍尾,僅在船身上繪一龍形。到了1923 年,台南運河通航,加上台江內海淤積,這裡的航運優勢消失,運河漸漸取代淤淺的五條港,龍舟競賽便改在運河舉行了,直到現在。

五條港區的各條港道日趨淤淺,只剩舊運河尚勉可通航,舊運河通往安平的路上,有一座著名的安平第一橋,這座橋在日治時期,被稱為二重橋。二重橋就在現在運河北街和安平路的交叉口上,也就是台南稅關的左前方,惟早已不存在。運河北街穿安平路而出後,即有一條水道斜向西北,這分明就是安海港的遺蹟。換言之,協進國小一帶乃是前清五條港匯聚之處,對日本人來說,凡是五條港的舊港區,都算是舊運河。到了1941 年,三郊的解散,可以說為五條港區的繁榮劃下句點。1945 年後的五條港已經是諸姓分居,隨著康樂街及海安路的拓寬,都市紋路已被破壞殆盡。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