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閩南民俗的形成

閩南民俗的形成

福建在秦漢以前為蠻荒之地,雖有閩越人的開發,但社會經濟的發展仍大大落後於中原地區。由於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社會相對安定,自漢晉開始,北方漢人就不斷遷入福建,使福建成為一個移民社會。北方移民的繼發性開發,使福建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並逐步躋身於全國發達地區行列,同時,北方移民帶來的中原文化,在與當地原有文化交融中創造出獨具特色的閩南地域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般說來,一種方言的歷史,往往是與該方言區的文化並行發展的,閩南方言與閩南文化的關係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對閩南民俗的研究,自然也應以閩南方言為切入點。儘管大家對閩南方言形成的時間看法不一,但都認為社會的分化與人們的遷徙是閩南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於北方移民入閩,是先閩江流域,後晉江流域,再九龍江流域,故閩南地區的開發遲于閩北地區。就閩南地區本身而言,今泉州地區的開發又早于漳州地區,因此,作為歷史上閩南第一縣的東安,即于孫吳永安三年(260年)在泉州晉江下游南畔設置。東安縣的設置,是閩南開發和漢族人口初步匯集的第一個標誌。北方移民定居閩南後所形成的閩南方言,其過程相當漫長,唐及北宋為其成熟發展的時期。閩南民俗即是在閩南方言廣泛傳播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我們可以把具有地域特色的閩南民俗最後形成的時間定在北宋。

  閩南民俗是講閩南語的族群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並傳承的民俗,閩南民俗史的發展軌跡與閩南移民史大體一致。閩南民俗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閩南的民俗”,不能與閩南民俗形成前的閩南閩越民俗混為一談。在我們所說的閩南民俗中,漢民俗居主體地位,同時保留了部分古閩越民俗,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具有多元互補蘊蓄的內涵與特色。在福建現存最古的舊方志《三山誌》卷40《土俗類·歲時》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原主要歲時年節習俗,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重陽節等,宋代時都已在福建普遍流行,閩南地區也不例外。《三山誌》的作者梁克家(1127-1187)為南宋初年的泉州人,志中所載的歲時土俗絕大部分至今在閩南與台灣等地仍然可見。而古閩越人風俗的遺留在現代的閩南民俗中亦能見到,如泉州城鄉舊時端午節獨特的驅邪消災習俗“採蓮”,即被認為是古閩越人的遺風。

  閩南民俗形成之後,又隨著閩南人移民的腳步進一步向海內外傳播。隨著北方漢人不斷遷入,宋代以後,福建經濟快速發展,人多地少的矛盾開始突出。面對生存的壓力,福建逐漸由移民的遷入區域轉變為移民的輸出區域。閩南自唐宋以來就是福建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人地矛盾尤為突出,為進一步拓展生存空間,閩南人在對外移民上表現得更為積極,自宋代以來即先後大批地移入廣東潮州、海南島、雷州半島、台灣島、浙江溫州,以及江蘇、江西、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乃至東南亞諸國及世界其他國家。隨著閩南人向四面八方擴散、外遷,閩南方言和閩南民俗也向省內外、海內外廣泛傳播。據了解,現在溫州地區講閩南話的地方,民間都有布袋戲表演,特別是在蒼南縣,現在仍有26個戲班,他們都是用閩南語演唱。廣東潮州與閩南的關係也非常密切,他們世代所傳承的清明節吃“薄餅”(閩南人稱“潤餅”)、冬至節吃“冬至丸”、除夕“圍爐”等民俗,都與閩南人一樣。

  尤其是在台灣地區,今天全島說閩南話的人口約佔總人口的80%,由於在島內的人口比例中佔絕對優勢,故早年從原住地傳去的閩南民俗,至今保留完好。例如,台南安平有種著名小吃“煎饣追”,過去是安平人平常居家的零食,尤其到端午節時,更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節慶食品。關於“煎饣追”的由來,當地人相傳是鄭成功故鄉福建泉州的民俗食品,據說食用“煎饣追”有“補天”的作用(泉州人認為,農曆五月初正處梅雨季節,陰雨連綿,難得放晴,這是天“漏”了,應設法彌補),並寓以消災解厄與補運之意。泉州人的“煎饣追”食俗,至遲在清乾隆版《泉州府志》卷20《風俗·歲時》已有記載,稱“煎堆”,其所用的製作原料、製作方法及讀音都與今天台南安平的“煎饣追”完全一樣。又如,作為閩南民俗主要內容之一的民間信仰,兩地的源流關係非常鮮明。台灣的民間信仰,歷史上自閩南地區傳入的最多,如媽祖、關帝聖君、保生大帝、開漳聖王、清水祖師、廣澤尊王和各姓王爺等等,其中以媽祖信仰的歷史較為悠久,社會影響最為廣泛。如果以主祀神的廟宇數量而言,根據1919年、1940年、1960年和1992年的四次調查,全台灣則以王爺名列前茅。在台灣眾多的王爺廟宇中,以台南縣的數量最多,有130多座,其中被尊為全臺五府王爺信仰大本營的南鯤鯓代天府,即認定該宮祀奉的五府王爺來自素有“閩臺王爺廟總部”之稱的泉州富美宮。

  在海外講閩南方言的華僑華人聚居地,也同樣傳承著閩南民俗。例如印尼的蘇門答臘,祖籍閩南的華僑華人對從家鄉帶去的歲時習俗十分重視。他們除夕以“嫩餅”奉祭厝主、門宅諸神,長輩給孩子們分“過年錢”,在各自大門外“燒火囤”,闔家老小圍坐守歲;正月初一早放鞭炮“開春”迎新,互相拜年;元宵節“遊鼓仔燈”、“聽香”、吃元宵圓;清明節“掃墓”;端午節“煎堆補天”、吃粽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燒塔仔”,等等。此外,南音、舞獅,以及民間信仰中的“普度”、“跳銅”等習俗,也都是從閩南傳去的。

  閩南民俗是閩南文化中的小傳統部分,比較能體現地方文化的特色。從民俗史的角度,對閩南民俗的形成及傳播進行考察,不僅可以更好地把握閩南民俗的內涵、外延及其特徵,而且有助於當前學術界對閩南文化概念的解讀。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閩南文化就是閩南人的文化,而“閩南人”又有兩種含義:從地域的角度看,指的是“福建南部人”;從文化的角度看,則為“講閩南方言的人群(或族群或民係)”,其所涵蓋的地域範圍已遠遠超出了“福建南部”。我們在探討歷史上閩南民俗的形成時,其空間界定在閩南地區,而進一步討論閩南民俗的傳播時,傳承閩南民俗之“民”,則指“講閩南方言的人群(或族群或民係)”,其生活的空間就大大超出了閩南地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