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陀螺的由來

陀螺的由來

陀螺的由來

你聽說過「干樂」是什麼嗎?讓我們來告訴你吧!
它是一種鐘形,木製,能在地上轉動的玩具。
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陀螺」啦!
其實,中國早在宋朝時就已經出現了類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個長約 三公分 的針形物體,放在象牙製的圓盤中,用手撐著旋轉,比賽誰轉得最久就為贏家。
這是當時候的宮女用來打發深宮內無聊時光的貴族遊戲。
「陀螺」這個名詞,最早是出現在明朝,至於陀螺究竟是否由「千千」演變而來,現在也已經查不到了。

陀螺的種類

在台灣,一般兒童所玩的陀螺大多是木頭陀螺、化學塑膠陀螺和鐵陀螺三種。通常一些較小的兒童都是玩塑膠製的陀螺,
就是那種類似宋朝千千那樣用手來旋轉的,都是比較小型的;而年紀比較大的兒童多是玩鐵陀螺和木頭陀螺。
鐵陀螺

鐵陀螺比較特殊,從頂面看它不到 三公分 半寬,像六瓣的花朵當中凹陷;從側面看它是三角錐形的,上邊平、下邊尖,高約 一公分 。較好的鐵陀螺,宜加重陀螺的重量或將鐵陀螺的重心降低。


木陀螺

最適合的是使用硬的木頭來做,例如用蕃石榴樹幹,那是最硬的,其次便是龍眼木、九芎木和樟木,都是一些較好品質的陀螺。條成上圓下尖的陀螺形,修好後再用沙紙磨光,最後在尖端釘進一根鐵釘。用鐵鉗把釘帽截斷,把露在陀螺外約 一公分 的鐵釘敲扁、磨尖,就完成一個木陀螺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