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頸部出現不痛硬塊 小心恐是口腔癌

頸部出現不痛硬塊 小心恐是口腔癌

根據衛生署2008年癌症登記報告,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居台灣男性10大癌症第4位,過去10年的口腔癌上升率更是男性癌症之首,菸酒、檳榔是首要致癌因子,好發年齡介於40至60歲。台大頭頸腫瘤科主任柯政郁醫師表示,常有患者即使出現頸部硬塊,只因不痛,便不以為意,等到腫瘤逐漸長大,外觀明顯,才在家人或旁人的注意、關心下就醫,常已是癌症第四期(最後一期)。

柯政郁解釋,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頰黏膜、齒齦、腭部、及顎骨等。另外,有些全身性癌症亦有可能轉移至口腔,包括消化道癌症、乳癌、肺癌、肝癌、攝護腺癌、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等。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約佔所有口腔癌的90%以上。

在口腔癌發生部位方面,也隨著地區不同而有不同差異。在歐美地區,以抽菸及喝酒為主要致病因子,口腔癌發生部位以舌部或口底為主;但在以嚼檳榔為主要致病因子的地區,如台灣及印度,頰黏膜所佔的比例大幅增加,在台灣約佔4- 5成,印度甚至高達8成。這可能與酒精液體較易影響舌下及口底,且舌下及口底黏膜缺乏角化保護層,穿透性較高有關;而檳榔嚼食,則須長期與頰黏膜接觸、磨擦,而易導致此部位的病變。

如果在上頸部的側面,尤其是在胸鎖乳突肌(俗稱大板筋)的內側,出現兩公分長的不痛腫塊,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大約有80%的機會是來自耳鼻喉領域的轉移癌症。

柯政郁提及咽癌或口咽癌有一種特性,有時原發處的腫瘤很小,可是頸部腫瘤已經很大。頸部若出現不痛的大硬塊是很嚴重的一件事情,會痛的腫瘤往往是發炎性的,比較沒有關係。至於表淺、比較小的不痛硬塊,也可以較放心,只要經過檢查,沒發現有癌症,便可追蹤檢查,腫塊只要不變大、變多,即使沒有消失,也可放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