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營養不良會增加後來的冠狀心臟病風險
作者:Laurie Barclay, MD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根據線上發表於8月25日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一篇觀察型研究結果,早期營養不良對成年時的心血管健康有所傷害。
荷蘭Utrecht大學醫學中心Julius 健康科學與一線照護中心的Annet F. M. van Abeelen博士等人寫道,發展源假說(developmental origins hypothesis)提出,胎兒期、嬰兒或孩童期的營養不良與成年時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因為產後發育計畫的資料很少,我們探討了童年、青少年或青年時的營養不良,是否與成年時的冠狀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及中風有關。
研究樣本包括了納入「Prospect-EPIC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研究的7,845名婦女,在0-21歲時遭遇了不同程度的1944-1945年荷蘭飢荒,校正曝露於飢荒的年紀、抽菸、教育程度(作為社會經濟狀態的指標)、其他可能的干擾因素之後,根據曝露於飢荒時的年紀(0 – 9歲、10 – 17歲和≧18歲)分組、採用Cox部分風險回歸模式對這些研究對象進行飢荒對於CHD及中風影響的分析。
曝露於飢荒的程度較大與CHD的整體風險較高有關。曝露於飢荒時年紀為10-17歲的婦女中,曝露程度嚴重之婦女的CHD風險顯著高於未曝露的婦女(風險比[HR]為1.38;95%信心區間[CI]為1.03 - 1.84)。校正干擾變項後,僅略微減少此風險(HR,1.27;95% CI,0.94- 1.71),不過,曝露於飢荒的婦女中風風險較低(HR為,0.79;95% CI,0.61 - 1.02),校正可能的干擾因素後也是如此(HR,0.77;95% CI,0.59 - 0.99)。
van Abeelen博士在新聞稿中表示,我們的研究指出,孩童期對成年健康有重要影響,這個領域的知識越多,有助於未來有獨特的預防機會。研究顯示,童年時的營養不良有礙發育,後來雖有恢復,但是可能會有代謝後遺症,導致成年時的疾病風險增加。
研究限制包括,屬於觀察型研究,排除了因果關係;因為依賴自我報告的飢荒曝露程度而可能有錯誤分類;可能有取樣偏差;研究樣本僅有婦女。
英國倫敦聖喬治大學的Yalda Jamshidi等人在編輯評論指出,青春期的營養不良特別會增加後來的冠狀疾病風險。
編輯們寫道,最近這些研究的結果對於想要適應相對富裕和營養環境的國外移民特別有具體影響,尤其是那些逃離人禍和天災者。例如,英國第一代亞洲移民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於高加索族裔;因為心血管疾病對於已開發國家有最大的經濟與人口負擔,對於開發中國家的重要性也日益漸增,現在需要後續研究,以更加暸解這些關聯背後的機轉,研擬公衛策略對未來這些疾病負擔將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