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對人工水晶體老花 白內障一次搞定
台灣每年約13萬人植入人工水晶體,但你知道小小一片人工水晶體也有不同功能選擇?挑對了,一輩子都方便;挑錯了,當心白白多挨一刀。曾獲選商業周刊「百大名醫」、高雄上明眼科院長潘志勤提醒,白內障手術很難重來,但挑選人工水晶體卻不必眼花撩亂,鎖定大廠牌、新設計、臨床使用率高的準沒錯。近年來多焦點、可濾部分藍光及非球面等各式功能性人工水晶體不斷推陳出新,一次解決老花眼和白內障問題又兼顧視力品質,對白內障患者是一大福音。
人工水晶體怎麼挑?對大多數病患都是難題,尤其隨著光學科技進步,市面上人工水晶體種類及功能琳瑯滿目,叫人看得霧煞煞。
挑最新、最多人使用的就沒錯!潘志勤指出,人工水晶體問世30多年,台灣每年約13、14萬例手術,通過時間、經驗考驗,基本上不管健保給付或自費差額的人工水晶體,安全性、品質跟穩定度都可信賴,但就如同挑車子、買電腦一樣,越新出品的一線大廠產品自然越符合病患需求,功能齊全不易被淘汰。
許多人好奇,有白內障的眼科醫師挑選哪種人工水晶體?潘志勤舉自己為5位眼科醫師動手術的經驗為例指出,本身是眼科醫師,自然有更高規格的要求,第一一定要能過濾高能量的有害藍光,發揮光保護效果,再來一定要非球面設計,確保擁良好視力品質,多焦點與單焦點則看生活需求,若希望術後不要戴眼鏡且可夜間開車,就會選擇新式的多焦點黃色人工水晶體。
潘志勤強調,眼科醫師著眼點都放在如何把人工水晶體的功能發揮到極限,這同樣是他最常建議病患考量的重點。
像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近全距離的良好視力,一次解決老花眼、白內障問題,讓術後擺脫老花眼鏡;黃片設計能過濾陽光中高能量藍光、紫外線,降低光傷害誘發黃斑病變;非球面設計能提升視覺品質,減少夜間眩光現象,病患須依自己對術後視力的期望來挑選合適的人工水晶體。
不過潘志勤提醒,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工水晶體,只有適合需求的人工水晶體。手術前應該尋找信賴的醫師就自身條件進行全面評估或考慮聽取第二、第三意見,一旦接受植入,術後兩週是黃金保養期,絕對要遵照醫師指示照顧好眼睛,有發現眼屎增多或發紅等異常,應立即就醫,才能確保良好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