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素高低 決定哺乳動物性取向
中國科學家於日前發現,雄性老鼠大腦內的血清素含量高低決會定其性取,這是該研究人員第一次發現哺乳動物的性取向與大腦中的血清素含量有關聯。不過,另有相關專家指出,不能簡單將這一結論沿用至人類身上。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缺少血清素而被繁殖的雄性老鼠對性交對象之性別不那麼地挑剔。
而當把一隻雄性老鼠放入籠中時,其它被繁殖的特別雄性老鼠會對這隻雄性老鼠發出「性」號,但通常一般雄性老鼠只會向雌性老鼠發送出要求交配之訊息。在此顯示出當缺乏血清素的雄性老鼠可以在雌雄之間做出選擇時,它們對同性和異性的「性」趣一樣大。
該研究團隊另外還通過改變老鼠的基因,來證明血清素對其性取向之影響。亦即再繁殖的一組老鼠之體內缺乏製造血清素的色氨酸羥化酯之基因,而這組老鼠在選擇性配偶時也有同樣的表現。
研究人員還發現,只要向其大腦內注入血清素,雄性老鼠對雌老性鼠的偏好便因此得以被「修複」。故以此研究得出之結論觀之,血清素對雄老性鼠的性取向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這是第一次發現神經傳遞素對哺乳動物之性取向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不過,老鼠的性活動是與嗅覺有關。劍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凱斯·肯德里克教授說明,人類之性取向當然不會像老鼠那樣是受氣味的影響,若現階段就得出結論說血清素亦同樣會決定人類的性取向,不免顯得太過於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