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痛風形成原因及症狀

痛風形成原因及症狀

記得有一次跟朋友一起去爬山,其中一位朋友,在前一天就有一點痛風的症狀出現,但是當天還是忍著疼痛前去爬山,看他舉步維艱的樣子,真的非常辛苦,究竟痛風為什麼會出現?聽說痛風是一種富貴病,真的是如此嗎?

痛風的確是富貴病之一,痛風最主要的原因是尿酸過高,並沈積到關節的部分,造成關節腫脹,紅腫、疼痛等等症狀,如果還能夠行走,狀況還不算太糟,許多病人發作時都無法動彈。

痛風到底是怎麼樣產生的?是怎麼樣的機轉導致痛風的疾病發生?

造成痛風的原因有很多,遺傳及飲食都是因素之一,在飲食方面,如果食用太多高普林的食物,容易造成尿酸過高,因為普林是形成尿酸的一個物質,也就是說要形成尿酸必須透過普林,所以普林一旦過多,尿酸也會相對的偏多,這時候如果水分又攝取的不夠,可能會減少尿酸的排泄,導致尿酸增加,而尿酸增加之後,便隨著血液到處流竄,比較常見的便是流到關節或是骨骼的部分,並且堆積在這些地方,慢慢的形成一些結晶石,也就是痛風石,而痛風石的產生會進一步的破壞關節膜,造成發炎的症狀。

可能有些人還不太了解什麼是含有普林的食物,以及什麼是尿酸,這兩個名詞該怎麼樣解釋呢?

要形成尿酸,一定要靠普林來當作原料,而普林大部分都是從食物當中攝取,屬於身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如果有過多的現象,就表示攝取了太多含有普林的食物,而普林含量最豐富的便是火鍋鍋底,特別是天氣轉涼之際,大家喜歡吃火鍋,但是肉越多的鍋底,普林就越多,因為肉在烹煮的過程中,會沈澱出一些普林,另外還有火鍋當中常出現的香菇梗,也是高普林的食物,這些食物一旦攝取過多,就會因為原料普林變多的關係,製造出較多的尿酸,如果沒有辦法適當的排泄掉多餘的尿酸,便會隨著血液到處流竄。

什麼是尿酸?是指尿液裡面的某種成分嗎?

尿酸其實跟尿液一點關係都沒有,它是一個翻譯過來的名詞,英文是Uric Acid,尿酸有點類似血液中的膽固醇或血脂肪,是一個營養的指標,尿酸較高的話,就代表本身的營養偏高,例如膽固醇過高或血脂肪過高,也代表攝取了過多對血管有傷害的物質。

所以普林跟尿酸,都是身體必需的營養素,但是如果普林跟尿酸都過高的時候,就像膽固醇過高,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一般,只是膽固醇過高危害的是心血管,尿酸過高時則是會產生痛風。

還有一點,普林也是製造DNA時所需的重要原料,DNA就是所謂的遺傳物質,也就是去氧核醣核酸。

所以我們常在吃肉或海鮮的鍋底,以及香菇的梗這些富含普林的食物,並不是說這些食物都不能吃,只是含有比較多的普林,所以在飲食均衡上要特別留意。

重點是不要吃過量,冬天容易發作的原因,就是因為冬天許多人喜歡吃火鍋,而火鍋不只普林高,油跟鹽也都偏高,容易導致高血壓或中風的發作。

形成尿酸之後,又是如何轉變成痛風的?是形成結晶體,造成關節骨頭的發炎嗎?

尿酸在過高的情況下,隨著血液到處流竄,可能比較容易會在關節的地方沈澱下來,慢慢形成結晶石,接著結晶石會跟骨頭上的骨膜,產生發炎的反應,骨膜便會因此受傷、受損,甚至破損,並開始造成疼痛,剛開始是從骨膜開始影響,如果放著不管,很可能就影響到更深層的骨頭。

在控制尿酸這方面,是不是要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當成慢性疾病來治療?

沒錯,它就是一種慢性疾病,所以在急性期發作之後,就進入慢性期,而慢性期就必須長期服用降尿酸的藥物,並且每隔三個月再抽血檢查尿酸的情況,如果尿酸已經將到正常的範圍,或許可以酌量進行減藥。

有些人在做健康檢查時,可能尿酸那一項是紅字,不過因為自己並沒有發作過痛風,常常就忽略掉,聽說一旦發作過痛風,之後再復發的機率其實是非常高的?

其實復發的機率會偏高,最主要的原因,大部份都是因為病人不按時服用藥物,因為狀況改善了,也不會疼痛了,就忘了按時服用藥物,再加上如果有應酬喝酒,酒本身就是一種醋酶劑,英文稱為trigger,會誘發痛風發作,所以病人應該要長時間的維持尿酸不要有過高的情況,除了藥物之外,飲食及運動的部分也非常重要,要進行全方面的搭配治療措施,如此一來,在尿酸降下之後,便可以慢慢減藥,甚至還有可能停藥。

所以尿酸高,雖然不一定會引發痛風,但是一旦痛風被引發了之後,之後再復發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如果健康檢查時發現尿酸過高,建議找新陳代謝科的醫師進行治療,因為發作起來的疼痛真的會難以忍受。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