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研究:免持聽筒未能改善駕駛安全

研究:免持聽筒未能改善駕駛安全

對於駕駛而言,免持聽筒並沒有比拿著手機更安全。


  Aug. 13, 2010 (聖地牙哥) – 開車時不要講電話!新研究發現,駕駛時使用免持聽筒並不會減少事故,呼應了之前許多研究的結果。
  
  阿拉巴馬大學心理系教授、副主席David Schwebel博士在聖地牙哥的美國心理協會年會中發表研究發現時表示,當你在講電話時,你只運用部份的腦力在駕駛。他的建議是,駕駛時絕對不要講電話。
  
  有八個州明文禁止所有駕駛使用手持式手機,有些州禁止新手駕駛使用各種手機。
  
  【有關免持裝置的新資料】
  Schwebel博士等人評估了110名平均年紀20歲之大學生的現況,請他們指出在一般情況下與駕駛時使用手持式及免持手機的情形,他們也報告了過去五年間的車禍和交通罰單數據。
  
  Schwebel博士向WebMD表示,這些在使用手持或免持手機時並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他表示,在統計上,這兩種情況的事故數據是相同的。
  
  我們發現,使用免持手機的時間和事故史並無關聯。
  
  Schwebel博士的團隊發現,駕駛時使用免持聽筒者的交通罰單是比較少,但是,他推測,最可能的解釋是另一個因素 – 年長者和婦女是比較謹慎的駕駛者,使用免持聽筒是因為看起來比較安全。
  
  他表示,謹慎的人似乎會使用免持裝置且比較遵守交通規則。
  
  【手機和駕駛:安全問題】
  雖然有些人認為駕駛時使用免持手機可以讓駕駛者空出手來應付緊急情況,Schwebel博士表示,主要的問題在於講電話導致分心,而不是手是否有空。
  
  他表示,研究者發現的是,的確是講電話造成的分心導致風險,當你講電話時會一心二用。
  
  對於那些說乘客一樣會造成分心的人,Schwebel博士並不同意,當駕駛面對一個狀況時,乘客傾向會停止談話或暫停會話,但是,在電話另一端的人不會如此。
  
  Schwebel博士表示,駕駛看來似乎是一成不變的,但是並非如此,駕駛有其難度且需要你全神貫注,以確保安全,當你在講電話時,你只用了部份的腦力在駕駛。
  
  鹽湖城猶他大學心理系副教授Frank Drews博士表示,這些發現看來是驗證了我們和其他實驗室在這十年來的研究,顯示免持和手持式手機對於駕駛行為的負面影響並無不同。
  
  他向WebMD表示,現在,這些數據已經被充分驗證。
  
  【免持式裝置:業界看法】
  Bluetooth SIG (Special Interest Group)這個商業組織在回應這個新研究的聲明中表示,使用藍芽免持裝置可以讓使用者兩隻手都在方向盤上且視線在路況上,讓駕駛者不違反分心駕駛法(distracted driving laws)。藍芽無線耳機和話筒讓其使用者看起來像是和車子溝通,讓他們不用手即可操作,所有駕駛者都應評估他們自己的狀況且適當地做出打電話與否的決定。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作者: Kathleen Doheny
審閱: Laura Martin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