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之灸法淺談
一、什麼是灸法?
針灸、針灸時常並稱,台灣民眾一般對中醫「針法」的認識比較普及,對於「灸法」的了解相對較少,而在韓國與日本灸療法則被視為重要的醫療保健而有所傳承,在台灣因為醫療政策與環境、時間的限制,傳統灸法相對較少運用於臨床,但其在中醫療法中的重要性不減,依然值得大家重視。
針灸的「灸」包含很多種方法,其原意指在穴道附近點燒艾條或艾粒,利用其燃燒產生的能量、熱度、藥效來刺激穴道,調整氣血平衡,達到治病與保健的效果。艾條、艾粒是以艾草加工後的艾絨製作而成,艾草也是民間五日節掛在門口消災辟邪用的藥草,亦能運用於料理入菜,是中醫「灸法」治療的重要材料。
二、灸法的適應症
中醫的重要典籍《黃帝內經.靈樞.官能》已明確點出:「鍼所不為,灸之所宜。」二者比較而言,針法偏瀉者多,灸法偏補為主,二種療法在中醫臨床上互補並存,無法偏廢。
對於身體虛弱、陽氣不足、寒濕痺痛等等體虛、寒邪為病的狀況,是灸法最重要的運用範圍,例如因稟賦不足、生活飲食調養失當、喜歡吹冷氣、常犯寒濕冷水、吃冰喝涼的、食用冰冷寒涼蔬菜水果、不當服用過多西成藥......等種種原因,導致生出種種疾病的患者,常容易有氣血衰弱、筋骨無力、容易感冒生病、抵抗力弱、身體僵硬疼痛痠痛麻木、頭痛、肩頸痠緊疼痛、骨關節退化疼痛、腸胃虛弱消化不良、虛寒腹瀉、女性經痛、過敏性鼻炎、氣喘、虛性肥胖、腎系統衰弱......等等許許多多的疾病產生,都可以運用灸法來治療取得不錯的療效,在患者配合飲食將息衛教的前提下,灸法對痺痛的疏通止痛效果亦能迅速可見。
三、灸法的功效
灸由於運用了艾絨燃燒的溫熱藥效,其主要功效大致有:溫通止痛、補陽固脫、袪散寒濕、防病保健等。以下為貼灸與隔薑灸的簡易圖例:
艾粒貼灸
隔薑灸
四、灸法的注意事項
灸法偏向溫通、燥熱、溫補等性質,亦可歸納為一種特殊的溫熱療法,在灸後皮膚局部出現紅暈為正常狀況,數日可自行恢復,不用過度擔心。若有皮膚敏感的患者偶爾在灸後出現小水泡等輕微傷口,可以視狀況塗抹紫雲膏等促進皮膚修護、可自行癒合,在灸法的選擇與壯數劑量給予上,醫師也可進行斟酌,以溫和灸法適當施行、注意治療時間即可避免。
若患者有陰虛上火或其他灸法禁忌的情形出現,例如異常咽痛、口乾舌燥甚、口舌生瘡、皮膚破損疾患、大便燥實乾結......等等,則此時不是灸法的適應症,較不適合一直持續單獨灸法治療,須飲食調養與中藥滋陰潤燥養護津液來治療為宜。而灸法過程中燃燒艾絨可能有部份氣味、煙霧,須在空氣流通的場所執行為佳。
因此若醫師發現有特殊情形,決定暫停止使用艾粒、針上灸等,患者務必配合,切莫誤以為是醫療院所或醫師處置的不周到。任何治療方法都有其適用的條件,遵循醫囑才是對患者最有利、最安全的。
五、總結
灸法的適當運用在中醫臨床治療上佔有優勢與地位,尤其對於針法所無法達到的溫通補虛效果可以相輔相成,以上介紹給民眾初步認識,希望大家可以更了解針灸的寶貴與意涵,有居家自行操作灸法保健的民眾也可以作為參考,配合醫師的指導以求良效又無副作用。
本文作者【行政院衛生署新營醫院 中醫科 王宜之醫師】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