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減疼痛 方劑祛邪不傷正標本兼顧
癌症輔助治療方面,針灸可減緩癌症病患之疼痛。日本整合醫療教育學會町田久教授在台北二○一○國際腫瘤醫學論壇發表分析指出,日本國立癌症中心臨床研究報告顯示,針灸可以減輕乳癌手術後疼痛,減少藥物使用劑量,對言症患者有助益。大阪大學大學院也針對針灸療法對手腳的麻痹和疼痛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發現針灸療法有助於減緩疼痛。
據近年的統計,日本也有近四成五的癌症患者在利用補充代替療法。其中使用漢方和含有維他命的健康保健食品的患者占至少九成六使用針灸療法的接近百分之四。美國大概有四至六成的癌症患者在利用補充代替療法。美國政府每年支付約一億兩千萬美元給國立補充代替療法中心用來進行科學驗證。而在德國疼痛科的治療,七成是利用針灸療法。
鐘文冠醫師表示,研究顯示,中藥可減輕放療反應,減輕頭頸部放療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緩解急性放射性肺炎引起的咳嗽等症狀,可應用活血化瘀中藥防治肺纖維化;而寬胸利氣、益氣活血之劑也能防止心肌損傷。
顧明津醫師則在國際腫瘤醫學論壇提到,中醫具有祛邪不傷正、標本兼治的整體觀念,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不足,減少轉移和復發,進而延長腫瘤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品質。但癌症至今無法完全攻克的疾病之一,中醫輔助扶正抗癌、保護、改變體內環境及副作用小等價值,值得進一步的探究與挖掘。
顧明津指出,中藥對降低化療及放療的毒副作用、調節免疫能力、預防轉移、抑制腫瘤的血管增生、提高癌細胞對放化療的敏感性、減輕癌痛等方面,具有相當療效,建議癌症患者由醫師辨證施治,進行長期中藥調理。
顧明津表示,中醫治病的思想強調整體觀念、辨證論治與調和陰陽,對於腫瘤的防治,中醫藥即以扶正培元為主,輔以祛邪抗癌,在「祛邪不傷正」原則下,針對腫瘤的特點,辨證論治,綜合治療,並把重點放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上。
中醫師林姿里提到,大多數腫瘤需長期性治療,並多面臨復發及轉移的危險,且手術及放化療後,正氣虛弱,而中醫藥具調節免疫作用,具扶正與袪邪療效,毒性低,副作用少、注重患者生活質量,在長時期療程中,具優勢的作用,甚至可長期帶瘤生存。
中醫認為「癌」的內因包括正氣虧虛、臟腑經絡失調、陰陽氣血偏盛、偏衰和精神情志失調;外源病因包括寒熱濕火外邪侵襲和飲食所傷。總體而言,歸納為氣滯血瘀,痰濕凝聚,熱毒內蘊,正氣虛弱四個方面。中醫認為癌症是一個全身性的疾病,癌症的腫塊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
顧明津指出,中醫認為「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居之。」「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在中醫觀點中,腫瘤是與氣滯、痰濕、瘀血、毒邪有關的「積聚之病」。扶正袪邪及對證治療,是中醫治療癌症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