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軍事頻道國際軍情中心2月18日報導,“達納”(DANA)自行榴彈炮是捷克的一種8×8輪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該車雖然是20世紀80年代初的產品,但它是一種標新立異、獨具特色的輪式自行榴彈炮。
捷克斯洛伐克是個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具有生產坦克的能力。 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坦克工業初具規模,其中2家公司,即斯庫達公司和CKD公司生產坦克;太脫拉公司生產輪式車輛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捷克斯洛伐克生產了大量的蘇聯T-34、T-54/T-55、T-62和T-72坦克。 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與波蘭合作生產出OT-64輪式裝甲輸送車。該車在許多方面都優於當時蘇聯的BTR-60P裝甲輸送車。此外,還生產了蘇聯的SU-100和SU-122自行火炮。從70年代末起,捷克斯洛伐克開始自行研製自行榴彈炮。
通常,自行榴彈炮都是採用履帶式車輛的底盤。這樣,它的越野性能就好,便於機動作戰。而捷克斯洛伐克由於汽車工業比較發達,且公路網形成較快,故選用輪式底盤作為自行榴彈炮的炮架。在當前各國陸軍轉型的軍事變革新形勢下,輪式裝甲戰車的發展是陸軍武器發展的重中之重,其發展速度比履帶式裝甲車輛更快。看來,捷克斯洛伐克的這種選擇是一種明智而有遠見的選擇。
“達納”自行榴彈炮採用“太脫拉”815卡車底盤,驅動型式為8×8,這種卡車以越野性能好而出名。該自行榴彈炮由捷克斯洛伐克的ZTS兵工廠生產,1981年裝備捷克斯洛伐克陸軍。生產總量為750多輛,除裝備捷克斯洛伐克陸軍外,還出口利比亞和波蘭等國家。
“達納”自行榴彈炮在設計上可說是獨巨匠心。戰鬥全重因攜帶的彈藥不同而不同,在裝滿燃油攜帶40發炮彈時的戰鬥全重為28.1噸;在裝滿燃油攜帶60發炮彈時戰鬥全重為29.25噸;在裝滿燃油而不帶彈藥時車重為28.1噸。由於彈藥基數不同,最大速度也不一樣,攜帶40發炮彈時為80千米/小時;攜帶60發炮彈時為70千米/小時。乘員4人,即車長、炮長、裝填手和駕駛員。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他的右側是車長,他們都有帶裝甲護板的觀察窗。中部為戰鬥室,炮長位於炮塔內左側,裝填手位於右側。
炮塔由正、倒兩個棱錐台構成,以具有很好的彈道防護。上部呈正棱臺狀,以縮小正面面積,減少中彈的可能性;下部呈倒棱臺形,有利於縮小炮塔座圈尺寸。整個炮塔像坐落在凹坑裡一樣,炮塔座圈的高度顯得很低,從而至炮塔頂的車高只有2.85米。 152毫米榴彈炮安裝在炮塔中央的縱向開口內,以增大火炮的高低射界。炮塔頂部右後側裝有1挺高射機槍,左前側有炮長門和瞄準鏡。炮塔右側開有小門。此外,炮塔上還裝有液壓驅動的吊具,用於吊裝補充彈藥。
主要武器是1門152毫米榴彈炮,身管上裝有炮口制退器,但未裝抽煙裝置。身管長5580毫米,最大後坐距離1300毫米。炮塔的旋轉用液壓驅動,必要時也可手動操作。火炮方向射界為±225度,實際上為360度,高低射界為-4度~+70度,可發射榴彈、破甲彈和火箭增程彈等。榴彈的彈丸重43.56千克,初速693米/秒,最大射程18.7千米;破甲彈的初速為717米/秒;火箭增程彈的最大射程為28.23千米。炮彈用自動裝彈機裝填,自動裝彈機位於車體右側,可以打開車體右側車門向自動裝彈機的彈倉補充彈藥,彈倉內可容納35發彈。其餘的彈藥分散存放在裝彈機下麵和車體中部下麵。用自動裝彈機裝彈時,火炮最大射速為5發/分,持續射速為30發/7分,90分鐘可發射90發彈(包括補充彈藥的時間在內)。用人工裝彈時,射速僅為2發/分。輔助武器為1挺NSV型12.7毫米高射機槍,用於對空防禦。
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佈置在車體後部,以便炮塔能佈置在車體中部,使火炮便於機動。而一般自行榴彈炮的動力裝置都佈置在車體前部,為使車輛平衡,炮塔佈置在車體後部。不過,原來“太脫拉”815卡車的動力裝置也佈置在車體前部。發動機為“太脫拉”2-939-34型12缸、四衝程、風冷、增壓柴油機,在轉速2200轉/分時功率為253.58千瓦。傳動裝置採用雙排檔、帶超越控制的5速半自動變速箱,有20個前進檔和4個倒檔,轉向機構為助力式,轉向半徑為12.8米。駕駛員用方向盤操縱,自然顯得很輕鬆。該車可跨越2米寬的壕溝和0.6米高的垂直牆,涉渡1.5米深的水域,爬上31度的坡道和在17度的坡上側傾行駛,最大公路速度80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740千米,最大土路行程650千米。
在通常情況下,後面4個車輪為驅動輪,前面4個車輪為轉向輪;必要時,通過前加力裝置,使前面4個車輪都變為驅動輪,成為8×8驅動型式,以提高越野能力。前面車輪的距離稍大,為2.044米,後面的為1.988米。 4個車軸之間的距離分別為1.65米、2.97米和1.45米。車體兩側中間和車體後部中央各裝有1個支柱,3個支柱牢牢地支撐著車體,使其成為一個平穩的發射平臺。顯然,該車只適合在原地射擊,而不適宜在行進間射擊。
車體和炮塔均採用鋼裝甲全焊接結構,炮塔下部向內傾斜,具有較好的彈道防護。戰鬥時,車體前面的觀察窗可用裝甲護板蓋住,以增強正面的防護。由於該車是一種火力支援車,不直接參與一線作戰,所以其裝甲較薄,只能抵禦輕武器和炮彈破片的攻擊。
為了增強火力,“達納”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有兩種改進型。一種改進型為安裝1門47倍口徑的152毫米榴彈炮,身管長增加到7144毫米,從而增大了射程,發射底部的排氣彈時的最大射程可達32千米。經改進的車型成為ShKH“昂達瓦”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另一種改進型安裝1門155毫米榴彈炮,身管長為45倍口徑,可發射北約標準的155毫米彈藥,最大射程39.6千米。車內可攜帶40發炮彈,自動裝彈機的彈倉內可容納30發彈。火炮配有電腦化的火控系統和帶自動調整儀的瞄準裝置,高低射界為-3.5度~+70度。車內裝有三防裝置和導航系統。經改進的車型稱為“祖紮納”(Zuzana)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除了改進型車外,“達納”152自行榴彈炮還有幾種變型車,包括自行高炮、雷達車、裝甲指揮車等。其中,雙管30毫米自行高炮的主要武器為2門30毫米機關炮,另裝有4枚“發射後不用管”的防空導彈發射器。雷達車裝有N-22低空監視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