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震耳欲聾的常規戰場的轟鳴相比,電子戰場可謂是寂靜的,頂多被電台的嘀嘀嗒嗒所打破。但在電子化、信息化、數字化的21世紀戰場上,電子戰場正在咆哮起來,其中EA-18G“咆哮者”扮演一個特別的角色。EA-18G“咆哮者”是從雙座的F-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發展而來的電子戰飛機,用於取代EA-6B“徘徊者”(Prowler)。不過“咆哮者”不僅僅是多產的F-18系列又一個變型,這或許代表了戰術飛機發展的一個方向。
EA-6B曾經是艦載電子戰飛機的主力,但廉頗老矣
外觀上和F-18F難以分別的EA-18G或許代表了電子戰飛機的新方向
電子戰飛機並不是海軍特有的,但海軍對電子戰具有特殊的敏感。無線電報剛發明不久,就在“鐵達尼”號沉船事件中發揮了特殊作用,挽救了不少落水者的生命。另一方面,無線電信號容易被測向定位,無線電靜默成為艦隊秘密行動的基本做法。不僅如此,電子偵察、電子對抗、電子反對抗成為海軍作戰的基本組成部分。比如說,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在1967年10月21日被埃及海軍的4枚“冥河”式反艦飛彈擊中後沉沒。六年後的1973年10月7日,埃及和敘利亞在猶太人最神聖的贖罪日發動突然進攻,以色列陸軍在蘇伊士運河前線和戈蘭高地打得焦頭爛額,但在地中海上的拉塔基亞海戰中,5艘以色列海軍的“薩爾”級飛彈快艇就用電子對抗的戰術成功地躲開了所有敘利亞“冥河”式飛彈的攻擊,反而在追擊中擊沉全部5艘敘利亞艦艇,譜寫了海軍電子戰的新的一章。
EF-10B和EA-6A兩代電子戰飛機
在二戰中,航母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主力,海軍飛機取代艦炮成為海軍的拳頭。還在海軍航空噴氣化的曙光時代,美國海軍就在50年代將部分道格拉斯F3D“空中騎士”改裝為電子戰飛機,用於電子偵察和電子對抗。和典型戰鬥機的小巧、敏捷不同,雙座的F3D很是笨重,但原本作為夜戰戰鬥機使用的F3D裝備有雷達,還有專事操作電子系統的後座飛行員,使得F3D改裝的EF-10很適合用於電子戰。在60年代格魯曼A-6“入侵者”開始服役之後,電子戰的任務轉到由A-6改裝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EA-6B機身更加寬大,垂尾頂端的天線用於電子偵聽,4人機組的人手更加充裕,可以執行從電子偵察到電子對抗的全頻譜任務。從1971年開始服役以來,EA-6B一直是美國海軍艦載航空的電子戰主力。1998年美國空軍EF-111A退役後,美國海軍的EA-6B還擔任美國空軍的電子戰支援任務。但是廉頗老矣,1991年停產的EA-6B最年輕的飛機如今也有20多年的機齡了。170架總產量中,只有65架還在使用。為了替代EA-6B,美國海軍選定F-18F作為改裝的基礎,由此研發了F-18G,以後改稱EA-18G。EA-18G具有EA-6B的全部電子戰能力,但機組縮小為雙人機組,系統的高度自動化彌補了人手的不足。FA-18G預計訂購總數115架,到2012年5月已經交付了85架。另外,澳大利亞空軍把24架F-18F中的12架改裝為EA-18G標準。
美國空軍的14架用於戰略級電子戰的EC-130H“羅盤呼叫”一樣,美國海軍的EA-18G也可以用於戰略級電子戰,號稱一架EA-18G可以使大半個美國東海岸的無加固民用電子設備癱瘓。但EA-18G還可以用於機群電子護航和戰術電子攻擊,大大增加其戰術價值。作為電子戰飛機,EA-18G具有完備的電子偵察、電子對抗和電子攻擊能力。
美國空軍用C-130H改裝的EC-130H作為電子戰主力
EA-18G明顯要小巧得多,攜帶空對空飛彈進行空戰的能力則是EA-6B也做不到的
電子偵察指在無線電頻譜裡對電台、雷達和其他發射無線電信號的信號源的位置、信號強度和信號特徵進行偵察。對敵人電子作戰序列的精確和隨時掌握是電子戰的第一要素。除非用大當量核武器發動電磁攻擊,指望無區分的全頻譜噪聲干擾打贏電子戰就像指望砲兵面積射擊就可以打贏戰鬥一樣不現實。戰場上的使用頻譜很寬,要在所有頻率上都穩定施加足夠功率的干擾信號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天線的方向性和適當的電磁加固更加使得這樣的粗放打擊的效果下降。在戰略層面的電子情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戰術層面上,電子偵察可以通過對無線電源的數量、位置、性質的監控來製定電子對抗的作戰方案,也可以間接用於掌握敵人艦船、飛機、坦克和步兵分隊的調動、集結和動向。現代作戰常用無線電靜默作為對抗電子偵察的手段,但徹底的無線電靜默越來越難以做到,而且有的短程無線電通信是難以避免的,比如起降飛機和塔台之間的對話、坦克車隊行軍時的車際行動協調、艦隊補給時的協調等,更不用說戰鬥機、艦船、坦克的數據鍊和步兵的戰場手機了。就是步兵也大量配備了微小的“藍軍示踪”裝置,用於在開火前敵我識別,避免誤傷。缺乏良好屏蔽的通信或者控制裸線會輻射電磁信號,很多不主動發射信號的電子設備也有微小的特徵輻射,就連家庭電視機在接收天線信號時,實際上也輻射微弱信號。英國有電視稅,不交電視稅連用天線看非收費頻道都是非法的。英國有關方面會出動特種車輛,沿街掃描,根據捕獲的電視機微弱輻射和已知的交稅記錄相對照,抓偷稅漏稅看電視的人,就是根據這樣的原理。這些無線電信號的功率很小,有效工作距離很短。但在超靈敏的電子戰天線的監視下,在相當遠的距離上也能被捕獲,最終用於整理出完整的敵人電子作戰序列。在電子化、信息化的21世紀戰場上,無線電靜默、定向天線、猝發通信增加了電子偵察的難度,但電子偵察的作用還是越來越大。
傳統電子攻擊主要指對敵人的指揮、通信和防空系統的壓制,包括用欺騙干擾、強力干擾的軟殺傷或者用反輻射武器的硬殺傷。EA-6B使用翼下掛載的ALQ-99吊艙執行電子攻擊任務,EA-18G也一樣,以後將換用下一代干擾吊艙。另一方面,EA-18G的APG-79主動電掃雷達在硬件上和F-18E/F Block II一樣,但在軟件上功能更加強大,可以用高度精確的定向微波對敵人的電子設備實行精確干擾和壓制,也可以通過高能微波對高靈敏度的敵人電子系統實行硬殺傷。在網絡戰和信息戰的今天,通過高能微波向敵人的指揮、通信、防空系統裡強力灌入病毒,這也是電子攻擊的新形式。
下一代干擾吊艙方案之一
和進攻性的電子攻擊相比,電子對抗是防禦性的,用軟硬壓制來保護我方機群。EA-18G具有先進對消系統,可以在電磁壓制的同時,保持自己數據鍊和其他信號聯繫的暢通。但電子攻擊和電子對抗的前提都是電子偵察。干擾吊艙是外掛的,在理論上F-18E/F也能掛載,反輻射飛彈更是常見的戰鬥機掛載。EA-18G和F-18F最大的不同在於內載的電子偵察系統。EA-6B在垂尾上安裝了大型天線罩,EA-18G沒有把相應的天線罩安裝在雙垂尾上,而是安裝在兩側翼尖,取代傳統的翼尖飛彈掛架。主要電子設備則安裝在機頭雷達之後的機炮艙內,機炮和砲彈則取消。從F-15開始,美國空軍戰鬥機的機炮安裝在翼根,避免了砲口煙導致發動機熄火的問題。F-18的翼根結構較薄,所以機炮安裝在機頭雷達和座艙之間的空間,機炮軸線和飛機軸線之間沒有會聚的問題,射擊更加精確;砲口煙在氣動壓力下向機身後上方發散,也沒有影響發動機工作的問題。但這個位置在夜間開砲的話,強烈砲口焰嚴重影響飛行員的觀察,但這是題外話了。作為電子戰飛機,EA-18G犧牲了機炮和翼尖飛彈,除此之外,保留了F-18F的所有空戰和對敵攻擊的能力。APG-79主動電掃雷達可以在對敵攻擊或者電磁壓制的同時,保持對空中的監視和火控,在必要的時候直接空戰,這是EA-6B做不到的。
APG-79雷達
電子戰支援對非隱形作戰飛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隱形作戰飛機也很有用。隱形不是在雷達上消失,只是降低可見度,縮短可靠探測的距離。電子戰支援可以進一步壓縮可靠探測距離,降低隱形飛機被探測的可能性。當然,這有打草驚蛇的副作用。然而巧妙利用的話,這也可以作為電子佯動,間接支援隱形飛機。如果敵人試圖加強觀察,電子佯動或者電子火力偵察還可以暴露敵人指揮、通信和防空系統的實力,便於組織攻擊。澳大利亞空軍在久等F-35不得的情況下,購買了24架F-18F,其中12架改裝為EA-18G。這是在洛克希德聲稱F-35的隱形和先進系統使得傳統的電子戰支援不再必要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澳大利亞依然在訂購F-35,第一批兩架預計在2014-15年交付。
美國海航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大體無所事事,不過EA-18G忙得很,不僅通過電子偵察對反抗武裝的無線電信號定位,還用於干擾遙控炸彈
有意思的是,美國海軍航空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大體無所事事。航母戰鬥機倒是出動了,但沒有空軍戰鬥機搞不定而必須出動航母戰鬥機的事情,完全是有苦同當的意思,但EA-18G是一個例外。這倒不是美國空軍戰鬥機需要電子戰支援,在反恐作戰期間,只要在中空以上飛行,伊拉克和阿富汗抵抗力量對美國空軍沒有威脅。需要支援的是美國陸軍。抵抗力量的輕武器攻擊給美軍造成很大的困擾,但造成的傷亡並不成比例,反而倒是不起眼的路邊炸彈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和更大的心理陰影。壓發引信需要埋設在路面下,容易被巡邏隊發現,但路邊瓦礫堆裡的大威力炸彈就不容易發現,遙控引爆則造成很大的傷亡。EA-18G有能力對遙控引爆的手機信號進行壓制,還能在巡邏隊前方模擬手機信號,誘發路邊炸彈上的接受裝置發出微弱應答信號,實現非接觸探雷,獲得良好的效果。抵抗力量缺乏正規的通信系統,常用手機作為聯絡手段,對手機信號的局部壓制也可以打亂敵人的協調。另一方面,通過對戰鬥過程中上下級聯繫中的手機信號的定位,可以挖出抵抗力量指揮成員的位置,用於定點追踪和打擊。無人機掛載電子偵察和干擾吊艙可以達到一定的作用,但EA-18G的威力要大得多,因此成為反恐美軍的重要資源。
但是EA-18G的影響不僅於此,這可能成為戰鬥機發展的一個值得注意的方向。傳統上,戰鬥機的發展在速度、機動、火力之間平衡,現在還增加了隱形和信息化的要求。但不管各要素如何平衡,戰鬥機還是按照衝鋒陷陣的要求來設計的。所以,第四代戰鬥機要求隱形、超巡、超機動,然後才是網絡化、信息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是被飛彈盯上了,第四代戰鬥機也要脫一層皮,如果不是丟一條命的話。關鍵在於使隱形飛機現身,而在被隱形飛機盯上是能脫身。EA-18G的特殊能力對這兩點十分有用。
EA-18G的電子偵察能力對於空戰來說就是強大的被動探測能力。如果隱形飛機用偽隨機和猝發模式主動探測,在同樣的天線靈敏度條件下,被動探測距離永遠大於主動探測距離。何況任何戰術飛機和EA-18G比天線靈敏度那是沒戲的。如果隱形飛機保持無線電靜默,數據鍊和機載設備的微弱電磁信號還是會在一定距離上被EA-18G發現。多架EA-18G之間可以通過數據鏈對空中的微弱電磁源實時定位。另外,隱形飛機的雷達反射特徵在各個方向上是不同的,EA-18G不需要用自己的雷達搜索,只要利用戰鬥空間裡現有的其它平台發射的同態信號,對接受到的信號用干涉分析,也可以進行被動探測。在被隱形飛機盯上時,EA-18G的電子對抗能力則是空戰中強大的自衛能力,足以使任何戰術飛機的雷達致盲,或者使飛彈致盲。破壞敵機跟踪和中繼導引,也可以用於甩脫飛彈。
EA-18G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和優秀的空戰能力相結合,使它成為歷史上第一架在演習中“擊落”F-22的戰鬥機
美國海軍戰鬥機走系統能力的道路似乎符合傳統,二戰後戰艦不再強調速度、機動性,而是強調系統能力,這一趨勢或許也在戰鬥機上體現了
EA-18G的特殊能力使它成為歷史上第一架在實戰演習中“擊落”F-22的戰鬥機。美國海軍一直對“擊落”的過程秘而不宣,美國空軍對於此事更是顧左右而言他。德國空軍的歐洲“颱風”戰鬥機也在演習中“擊落”過F-22,但那是在視距內纏鬥中實現的,而且是在乾淨氣動外形條件下做到的。德國空軍坦承,穿越中程空對空飛彈的必殺區而接近到視距內空戰,這對德國“颱風”來說還是難上加難,所以德國“颱風”的勝利有其特殊性。但EA-18G的機動能力不超過F-18F,後者還略低於“颱風”。事實上,掛載干擾吊艙後的EA-18G的機動性不可能達到乾淨外形的德國“颱風”的水平。估計EA-18G是在超視距條件下或者在“寂靜”條件下“擊落”F-22的。不管怎麼說,美國海軍擁有現在世界上唯一的先進戰術電子戰飛機,使用經驗是美國海軍對隱形的F-35C持溫吞水態度的原因之一。前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勞夫海德海軍上將就強調過平台、系統和武器技術的重要性,而隱晦地降低了對隱形的期望。換句話說,未來戰鬥機可能對飛行性能的要求有所降低,不再強調以飛行性能為主要進攻和防御手段,而以系統的綜合能力作為戰鬥力的主要基礎。隱形不屬於直接意義上的飛行性能,但通過縮小對方的攔截窗口,間接地達到了提高飛行性能同樣的效果。
回顧海軍歷史,這似乎是順理成章的。在傳統上,軍艦也是強調航速、機動、航程、火力。但隨著雷達、電子和飛彈技術的發展,航速和機動對於躲避敵人攻擊越來越無力,軍艦的航海性能在戰後似乎穩定下來,而且略有回落。戰時驅逐艦動輒40節的航速被降低到30節,“派里”級護衛艦甚至只有28節。在光學觀察的時代,軍艦曾用迷彩塗裝破壞對方的觀察;現在的軍艦隱形設計則遠遠沒有隱形飛機那麼極端,似乎只要有那麼點意思就夠了。軍艦的進攻能力來自於探測能力和飛彈的打擊能力,自身的速度和機動已經不再重要。另一方面,軍艦上的電子系統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每一艘軍艦都有強大的電子偵察和自衛電子戰能力,並有一定的進攻性電子戰能力,飛彈和近防艦炮系統實際上是最後一道防禦,而不一定是主要的防禦。現代戰鬥機的飛行性能還在繼續進步,但代價越來越大,收益則並不一定同步增加。戰鬥機的發展也進入了系統時代嗎?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但以飛行性能為主要戰鬥力的日子終歸會結束的,戰鬥機的系統時代會來的。
根據消息:未來EA-18G還有可能安裝上保形油箱和隱形武器吊艙等先進超級大黃蜂的設備。關於先進超級大黃蜂的一些Fact: 1.此升級構型同樣適用於EA-18G“咆哮者” 2.現在的封閉式外掛隱形彈艙(EWP)僅為氣動與RCS特徵驗證模型,模擬重量2050磅,而生產型EWP自重900磅,可裝載2500磅的武器。3.EWP既可以掛在中線位置,也可以掛在兩翼內掛架上。4.保形油箱由諾格設計製造,儲油量350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