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為對抗來自美國的“宇宙威脅”,蘇聯開始投入“暴風雪”太空計劃,該計劃的巨額花費在讓紅色巨人向美國人挺直腰桿的同時,也成了壓垮蘇聯的隨後一根稻草。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CCCP)作為上世紀世界兩極化中的一極,長久以來在經濟、政治、科學、軍事、文化上和美國進行著對抗與競爭。這種對抗與競爭既是出於一種體制上的排他感,又是源於對對方的不解與恐懼,以核導彈競賽為起源的太空領域也不曾倖免,太空軍事技術作為一個經濟、科學、軍事以及政治的綜合領域。一場曠日持久又驚心動魄的比賽隨即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展開,精英們逐漸匯集其中。
上世紀60年代,正是美蘇兩國全力進行空間競爭年代,為了能在太空領域壓倒美國,蘇聯米格設計局的科學家提出了著名的“螺旋”空天飛機計劃。蘇聯人希望在此基礎上發展一種可以攻擊敵方太空設施的太空戰鬥機,從而在太空競賽中占得上風。
“螺旋”計劃雖只進行了3年,卻為日後蘇聯太空技術留下寶貴的財富。該計劃於1969年停止,時任國防部長的格列奇科元帥認為該項目是“天方夜譚”。該項目後於1974年恢復,其唯一驗證機“105.11” 於1976年試飛中飛出了最高1.67馬赫的速度,而設計之初只為用作亞音速試驗
70年代初,美國製定了研製太空梭的計劃。蘇聯當局視這一新型航天器為未來美國搭載核武器的運載工具,1976年決定發展類似航天器作為對“威脅”的回應。將其取名為“暴風雪”。該項目替代“螺旋”,成為蘇聯太空計劃的最重要項目
暴風雪號的設計要求是可使用100次以上,能將30噸有效載荷送入200公里高、傾角50.7度的地球軌道;標準機組成員4人,最大成員10人。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要能進行複雜的軍事研究,來抵抗敵國的軍事活動。該設計思路使“暴風雪”的設計實際上要優於美國的太空梭,甚為超前。同期與“暴風雪”太空梭開始研製的配套項目有二,其一為“夢幻”安-225運輸機。
安-225是一架離陸重量超過600噸的超大型運輸機,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大的飛機。他是安-124的升級版,也是為“能源”號運載火箭和“暴風雪”號太空梭特殊訂製而成空空運載的載具,全球只有兩架。
其二為專為“暴風雪”計劃設計和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能源” 號。圖為1987年5月15日“能源”第一次發射,攜帶“極地”號斯泰基-DM試驗飛船(黑色部分)。據蘇聯解密信息顯示,該飛船為蘇聯天基激光器,具有戰略意義。但在“能源”號成功發射後,該飛船因事故未能進入預定軌道,後墜返大氣層爆炸解體。“能源”號運載火箭是目前世界上推重比最大也最為先進的火箭,其有4個助推器的情況下可以發射105噸運載物至地球近地軌道,而8個助推器時可達200噸。這些推進器能進行20次反複使用,比美國的“土星5”重型運載火箭進步不少,且載重也高出近1987年“能源號”運載火箭第一次發射前,蘇聯各處的科學、工業聯合生產體都從所在地向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基地開始運送各自負責的組件。
直至1988年,“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背負“暴風雪”號太空梭升空之前,“暴風雪”號太空梭共進行了140餘次飛行試驗,其中包括近70次自動著陸試驗。真正的宇宙軌道飛行是在1988年11月15日夜,承擔任務的是OK-1K1。龐大的“能源”和“暴風雪”靜置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等待著這一重要時刻的來臨。格林尼治時間3點,OK-1K1由能源號火箭從拜科努爾發射場2號發射台發射升空,進入一條近地點247公里,遠地點256公里的軌道。這是一次無人測試飛行,所以太空梭的生命保障系統沒有運轉,其上也沒有安裝任何軟件。由於計算機存儲能力限制,“暴風雪”只環繞地球飛行了2圈,3小時25分後他成功返回地面。這次自動飛行的難度比美國1981年“哥倫比亞”航天飛機有人駕駛的首航大得多,降落後機身中線與跑道中線距離僅有12.7厘米,就算如今這樣的準確也是很難想像的。
這次試驗完成之後,“暴風雪”和“能源”都分別回收並組裝運回了位於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的裝配基地。這意味著即使是在發射時間上已落後於美國的航天飛機領域,但蘇聯的航天技術仍是世界一流的。看似一帆風順的航天大國崛起夢背後,紅色巨人也正為其沉重經濟負擔而憂慮起來。整個計劃,包括“夢幻”安-225、“能源”重型運載火箭和“暴風雪”航天飛機,共耗資200億盧布,在當時幣值情況下相當於750億美元。該計劃在讓紅色巨人向美國挺直腰桿的同時,也成為了壓垮“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1991年12月25日聖誕節——蘇聯解體。
隨著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CCCP)的解體,昔日的“暴風雪”計劃徹底失去了經濟支持。1991年,蘇聯軍方停止了對該計劃的撥款。1993年,暴風雪航天飛機的設計者被迫承認,“暴風雪”計劃就此結束。1988年的首飛也成為了“暴風雪”最後的飛行。整個“暴風雪”計劃共建13架太空梭,其中8架用於測試,5架用於執行宇宙飛行。執行宇宙飛行計劃的5架航天飛機,除了一號機“暴風雪”完成外,二號機“小鳥”完成97%,三號機“貝加爾湖”僅完成整個機體,其餘兩架未編號的直接被拆解開來。
2002年5月12日,位於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的一座機庫頂棚坍塌,藏於其中的紅色蘇聯太空梭“暴風雪”被完全砸毀。一代航天夢被徹底斷絕,如同被埋沒在瓦礫下的“暴風雪”
美國《TIME》周刊1974年7月1日封面。美蘇兩國各懷鬼胎
1961年4月12日,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世界第一名太空人加加林坐在東方一號宇宙飛船中等待升空。
“蘇聯宇宙太空之父”科羅廖夫(圖正中)與蘇聯第一批太空人合影。
試飛前的“105.11”太空梭。
烏斯季諾夫任蘇共中央書記期間,視察莫爾尼亞聯合體“暴風雪”研發中心。
圖為建造“暴風雪”機身時的場景。
圖為安-225 1號機在做出場前的最後調試工作。
圖為安-225於1989年5月12日它首次完成暴風雪號的背負飛行
圖為1987年5月15日“能源”第一次發射,攜帶“極地”號斯泰基-DM試驗飛船(黑色部分)。
圖為“能源”重型運載火箭的發動機部分
圖為M4重型運輸機載著“能源”號運載火箭助推器的一部分,飛赴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基地。
圖為“暴風雪”號太空梭在進行著陸實驗
1988年11月15日,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被組裝好的宇宙飛船聯合體在4輛“霸王”型機車的牽引下,緩緩駛出拜科努爾的裝配車間。
圖為當日的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夕陽照耀著飛船發射平台。
圖為“能源”號火箭點火起飛的瞬間。
圖為“暴風雪”結束宇宙飛行後降落的畫面。
安-225 1號機背負暴風雪號於發射台機棚
圖為戈爾巴喬夫簽署辭去蘇聯總統職務時的畫面。
圖為1988年11月15日,“暴風雪”發射前主要負責人合影。
圖為“暴風雪”BST-02空中試驗機,現存德國辛斯海姆博物館。
圖為當地時間2002年5月12日,“暴風雪”和“能源”火箭被砸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