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級護衛艦(日語:いずも型護衛艦,英語:Izumo-class helicopter destroyer),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旗下的一個直昇機護衛艦(Helicopter Destroyer, DDH)艦級,擁有與他國海軍直昇機航空母艦乃至於輕型航空母艦接近的艦體構造、功能與噸位。
出雲級護衛艦是目前海上自衛隊所擁有最大的船舶類型(滿載排水量目前沒有公布,按照標準排水量比較),已超過第二次世界戰爭時日本帝國海軍所操作的飛龍號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17,300噸,滿載排水量20,165噸,全長227.35m),並與當時美國海軍的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相當(標準排水量19,800噸,全長247米)。
2013年8月6日,出雲級一號艦「出雲號」在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舉行下水典禮,該艦預計於2015年3月正式服役。
日本一共規劃建造兩艘出雲級護衛艦,分別是同級首號艦出雲號,與尚未定名、僅有賦予預算代號的二號艦24DDH。預計在2016年度(平成28年)成軍的24DDH,屆時將會取代老舊的白根級二號艦鞍馬號(くらま)。
技術數據
滿載排水量 27,000噸(規劃值)
全長 248m
全寬 38m
吃水 7.5m
燃料 柴油
鍋爐 LM2500IEC型燃氣渦輪發動機4具
動力 COGAG 2軸 112,000馬力
最高速度 30節
乘員 約470名[1]
(約970名:包括輸送人員[2])
艦載機 7架SH-60K
2架MCH-101
最多14架各型直升機
裝備 2具海公羊防空飛彈系統
2具20mm方陣快砲武器系統(CIWS)
偵搜設備 OQQ-23 聲吶
OPS-50 對空搜索雷達
OPS-28 對海搜索雷達
導航雷達各1套
日本最新一艘輕型航母(日本稱護衛艦)22DDH的建造進展一直是國內外輿論關注的焦點。日本網站2013年8月4日發布了該艦的最新照片,照片顯示該艦很可能被命名為「はつゆき」,中文稱為出雲號,舷號183,日本海上自衛隊官網上發布了建造中的直升機航母22DDH型首艦即將進行下水命名儀式的公告,公告顯示該艦計劃在北京時間8月6日14時許(日本當地時間15:15-15:26)在日本海洋聯合有限公司橫濱造船廠下水,屆時海軍上將武居智久和防務省代表以及海上自衛隊和設備總代表等人員將出席儀式,並同時公開艦名,該艦預計2015年3月服役。
近日,日本22DDH型直升機航母的最新建造情況在媒體上曝光。從圖片中看,22DDH型直升機航母上已經移除了腳手架等建造設備,基本成型,已經做好下水準備。二戰後,日本作為戰敗國被限制不得擁有航空母艦,然而其最新型的22DDH直升機航母,無論就排水量還是武器配置來看,甚至能與中小型航母抗衡,其野心昭然若揭。圖為日向級準航母升降梯
日本的新一代輕型航母即將於2013年8月6日下水,目前艦體的基本數據是排水量2.7萬噸,艦長248米,寬38米,日本自衛隊聲稱該艦可攜帶7架反潛直升機,2架運輸直升機,最多可以攜帶直升機14架。(日本網站對大陸及日本軍艦的對比,從左到右:22DDH、日向級、大和號戰列艦、大陸遼寧艦)
從平面圖來看,22DDH比之前的「日向」級總體結構差不多,可以說就是放大的「日向」級,除了直升機起降點和電子設備增加,艦首近防炮取消外,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艦島之後的舷內升降機改為舷側升降機,這一改進有點類似於美制大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舷側升降機,估計主要是想突出固定翼航空器運用能力,並使後甲板的有效使用空間大大拓展,畢竟舷內升降機使用時,甲板上會出現一個大坑,翼展較大的飛機起降和拖行調度非常不方便
長期以來,日本都有一種濃厚的航母情結。早在航空母艦剛剛問世時,日本就萌發了成為航母大國的強烈衝動。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造航母的國家,但比英國晚開工兩年多的日本急起直追。20世紀20至30年代,日本瘋狂地建造航母和巨型戰艦,其軍艦總噸位居世界第三。(圖片左上為日向級輕型航母,右下為22DDH輕型航母,尺寸發生了很大變化)
當然,這樣的布局讓人感覺十分的怪異,因為把兩台升降機都做成舷側式,甚至把艦首做成躍飛甲板,增大甲板有效使用空間,使22DDH真正成為一艘使用非常方便的輕型航母,對日本人來說一點技術難度沒有,改一點不改一點,似乎小心翼翼地在避免什麼。這應該完全脫離了造艦的因素的影響,而是政治現實的限制了,在二戰時代,日本是世界前三的航母大國,其航母及艦載機在太平洋上的耀武揚威是亞太各國的惡劣回憶,被日本航母偷襲過的美國恐怕更加難以忘懷。
一向自詡脫亞入歐,亞洲第一的日本未必在意亞洲各國的感受,但它必須在意「主子」的感受,於是不得已在造艦上采取了步步為營,小步突破的方式,從「大隅」到「日向」,再到22DDH,一步一步地實現「護衛艦」航母化,不停地觀察「主子」的態度,很明顯,美國並沒有很大的反應,默許了日本這種小心翼翼,看上去很是恭敬的行為。
日本戰後最早的航母計劃可以追溯到1952年。1959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又提議建造排水量1.3萬噸的直升機航空母艦,但沒有得到日本政府批準。1984年,日本再次打算建造小型航母,最後也因美國與日本有關人士的反對,而被迫取消。冷戰結束後,日本政府不再直接提建造航母的說法,而是以發展大型運輸艦、驅逐艦的名義逐步走上發展航母的道路。
戰後日本從屬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其軍事力量發展受到戰後制定的《和平憲法》約束,由於該憲法規定了不得擁有進攻性武器,只能擁有防禦性武器,作為現代海軍進攻主要力量的航母,日本海上自衛隊自然不允許擁有(至少是名義上不允許)。這也是盟國(主要是美國)戰後對戰敗國日本所進行的限制。但隨着美國對華采取包圍戰略,美國逐漸放鬆了對日本的約束。
1998年3月,日本「大隅」號大型運輸艦正式亮相。該艦滿載排水量達1.3萬噸;長178米、寬26米,最大功率27600馬力,能運載16架CH-47重型直升機,10輛90式主戰坦克,2艘大型氣墊登陸艇,以及1000名全副武裝的陸戰隊員。從艦體設計等方面來看,「大隅」級具備了升級為航母所需要的必要條件。因此有人說,日本「大隅」級艦是一艘「準航母」或者是航空母艦的雛形。
有了「大隅」號「準航母」後,日本決心發展更大型的戰艦。2000年,日本海上自衛隊決定建造2艘可同時起降4架直升機的大型「直升機母艦型驅逐艦」。這種大型「直升機母艦型驅逐艦」被命名為「日向」級,具備不少「航母」的特徵
首先,該級艦的滿載排水量近1.8萬噸;這一噸位比「大隅」號運輸艦將近大50%。圖為日向級直升機航母夜景
其次,「日向」級擁有較大面積的直升機甲板,其面積超過了英國「無敵」級航母的甲板面積,可同時起降4架直升機,且機庫內可容納11架直升機。
再次,在艦甲板中部前後設有2座升降機,不用折疊主螺旋槳就可以起降SH-60直升機。甲板上還有2部貨梯,用於運輸直升機的武器裝備。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級直升機航母
22DDH這樣的甲板布局,要實現一定的制空能力,必然要選擇垂直起降固定翼飛機,而F35B似乎是一個必然的選擇。目前而言,日本向美國求購的是F35A,應該主要用於替換老舊的F-4EJ戰鬥機,當然也有出於F35B還不太成熟的考慮。(圖片為美軍尼米茲級航母和22DDH的想象對比圖)
但F35B一旦成熟,則日本必然會向美國提出採購,為了分攤成本,美國極有可能會答應,因為性能更好的F35A都能出口,那又何必限制在F35係列中性能最差的F35B呢?圖為F-35B戰機上艦測試
再則美軍裝備計劃中,F35B是裝備海軍陸戰隊的,海軍則會裝備F35C,由於F35C是常規起降,重量比F35B輕得多,美國海軍仍然可以保持對日本的裝備優勢,並不擔心出口裝備比自用裝備先進,再說出口裝備必然會有電子設備降級,洛馬也可以暗中使壞,把出口F35B的RCS再搞大一些,讓美國海軍更放心一些。圖為日向級準航母機庫
就目前而言,F35B有兩個彈艙,每個彈艙裝2發AIM120,共四發中距彈,而近距彈就必須外掛,從實驗機的情況來看,是在近翼尖掛架掛裝2發AIM9X,也就是說,出口型F35B的基本空戰武器就是4中2近,外掛的2發近距彈會大大破壞飛機的隱身性能,但對日本來說,F35B是實實在在的防空戰鬥機,面對殲15這樣機動性好,飛行速度快的對手,為了隱身性能不掛近距彈實在太過冒險,就算掛了近距彈,F35B的隱身性能也比殲15好,那還不如就比拚雷達好了,從現實條件來看,F35B應該是能現更早發現殲15的。
按照外媒的說法,22DDH能夠搭載12架F35B,一個波次(估計也只能一個波次了,因為要留下一定數量來保證本艦防空)出動6-8架F35B,如果考慮與殲15的代差,單論飛機性能,那麼保守地說,應該接近遼寧號的70%制空能力,在中國岸基飛機影響範圍外,22DDH具備爭奪制空權的能力,對殲15機群形成較大的威脅,這是考慮22DDH搭載預警直升機的情況,如果搭載V22預警機,則指揮調度能力直線上升,如果遼寧艦仍然只有預警直升機,那麼22DDH能對遼寧艦的制空能力形成挑戰。
總體上來說,日本的22DDH如果搭載F35B戰鬥機,已經具備在特定條件下對抗遼寧艦的能力。中國必須建造更多更大的航母,配備艦載四代機才能壓制日本的「航母衝動」。(圖片為中國遼寧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