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電影中的戰役與現實~金門古寧頭戰役

電影中的戰役與現實~金門古寧頭戰役


1980國片  古寧頭大捷


大陸地區媒體對金門戰役的詮釋

1. 中共原計畫共2萬大陸地區共軍登陸金門,第一波約8千到9千多名打登陸戰,以切斷金門中間為目標。而登陸用的船卻被吹到北方,打亂了原本登陸計畫。

2. 中華民國國軍其實一路失守死傷慘重,直到胡璉將軍與空軍及後勤支援才反轉戰況。

3. 其實國軍並沒發現共軍要登陸,是一台戰車壞掉放在海灘、看守戰車的人員發現後才通報。

4. 整場戰打下來,據大陸地區共軍南京軍區副司令王洪光根據兩岸資料編著的《絕戰》一書中計算,古寧頭戰役中大小金門島,國軍總數應該在六萬左右,其中大金門島有5.3萬,直接參戰的大金門島國軍有大約2萬人。

5. 金門古寧頭戰役大陸地區共軍登陸約合計9,086人,其中船工、民夫約350人。共軍被俘約3100多人,戰死約6000多人。有很多共軍是躲起來,或直接換裝國民黨軍服。但事後都被抓到,或是潛逃回大陸地區。而被抓的3000多名被俘的大陸共軍,其實除了軍官100多位以外、其餘的都原來在國內是國民政府軍。大陸失守候就加入共軍,然後被派來打國軍。因此在「新生訓練營」訓練數個月後,就全數分發各部隊歸建為國軍。有些從國軍轉共軍,又被轉回國軍的人、在兩岸開放探親後就跑回大陸地區,但也有人留下來在國內結婚生子。

6.  金門島上逗留時間最久的是大陸共軍第二五三團團長徐博,他在10月26日晚突出重圍進入東部山區後,就一直隱蔽在北太武山山洞中,靠挖食地瓜等植物充飢,等待共軍第二次登陸。一位北太武山村民向胡璉抱怨他種的紅薯常常在夜晚被部隊偷吃,胡璉出動一個師兵力搜山。直到民國39年(1950)1月,徐博「長髮長鬚,形同野人」,才被國軍發現,後來押到臺灣處決。

7. 也有一些共軍戰俘,在1950時期送回大陸。被俘大陸共軍,包括第二四四團團長兼中共政治委員邢永生、參謀長朱斐然、政治處主任孫樹亮、特務連副指導員劉繼堂,第二五一團團長劉天祥、副團長馬紹堂、政治委員田志春、第二五三團參謀長王劍秋等。邢永生、朱斐然有說是在臺關押時死亡,有說是赴臺後失蹤。

民國39年(1950)開始,被俘共軍陸續釋放回大陸地區。官職較高如孫樹亮,民國38年(1949)10月26日被俘,被關押在臺北內湖集中營,民國39年(1950)回到大陸地區。民國45年(1956)1月,第二五三團第一營第一連的許道位被釋放,是最後一名被釋放戰俘。直到民國70年代(1980年代),還陸續有人返回大陸地區。回到大陸後,戰俘被視為叛徒,接受審查和再學習。很多戰俘都被判處徒刑:孫樹亮5年、馬紹堂5年,而第253團3營營長李子元、第251團副連管理員竇永禮及第29軍司令部參謀徐惠良等被槍斃。

8. 戰後軼事部分,據大陸地區共軍第二十八軍副軍長蕭峰迴憶,民國40年代(1950年代)幾名從金門被釋放的大陸共軍戰俘告訴他,古寧頭戰役最後階段,一名受傷共軍大喊「我就是蕭峰」,由於島上國軍傳言古寧頭戰役大陸共軍實際指揮官蕭峰已經登島,因此大批蜂擁而至想要活捉所謂的「蕭峰」,這名共軍最終拉響手榴彈和上前的國軍士兵同歸於盡。

大陸地區共軍第二四四團第一營第一連衛生員趙保厚,曾經榮獲大陸地區華東三級人民英雄,偷襲金門前,趙保厚想留下和團長邢永生在上海的合影,團長邢永生說:「小趙,照片不要留了,丟了上海的照片,我們以後在北京(北平),在天安門照」。金門戰鬥中邢永生被俘。趙保厚多次試圖想從金門逃回大陸地區,但是沒有成功。戰後被編入國軍第一一八師,後因不滿國軍第一一八師,離開該師去了衛生學校。民國76年(1987)回鄉探親,在北平天安門廣場照相完成了邢永生的夙願。

9. 有被俘虜的大陸共軍,事後抱怨共軍沒有後援、剩下的1萬共軍放棄攻打金門。但也有人說因為登陸船全毀,所以剩下的共軍只能望洋興嘆。

10. 大陸地區共軍後來各軍校,都對金門登陸戰失敗檢討為教材、討論如何避免在侵略台灣重蹈覆轍。而國軍也有戰後檢討,目前國軍認為台灣最好登陸點、是宜蘭頭城海岸線、恐讓大陸地區共軍有師級登陸條件。並有決戰雪山隧道的戰略,以及防止大陸共軍氣墊船由淡水河快攻斬首推演。

被俘虜的人生~古寧頭被俘虜共軍,來台後的人生故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