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三國鼎立時期

Jeffrey 2014-4-20 00:50

中國三國鼎立時期

  三國(狹義220~280年,廣義184年、190年、208~280年或至26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中國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受到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184年漢靈帝時期爆發黃巾之亂,為了平息叛亂、安定地方,各地刺史、州牧被授權總攬地方軍政大權,成就了軍閥割據的基礎。189年漢靈帝死後,朝廷因宦官與大將軍何進衝突引發內亂而被軍閥董卓控制。董卓實施暴政,廢立皇帝,各地諸侯軍閥藉此舉兵反抗董卓。190年董卓挾持朝廷從洛陽遷都長安,各地軍閥則相互爭鬥,天下開始群雄割據的局面。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設計刺殺後,長安又被董卓餘部李傕、郭汜等佔領。漢獻帝趁機東逃,於建安元年(196)被曹操迎到許都。曹操採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策,擊敗多股勢力,於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袁紹,至208年時大致掌控了中國北方。然而佔據優勢兵力的曹操軍於該年冬季的赤壁之戰中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後稱帝,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次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亦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雙方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222年的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絕大部分。劉備於223年病死,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至229年才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或者東吳。此後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被司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265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於280年發動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是184年黃巾之亂開始。東漢歷經黃巾之亂後動盪不安,各地有零星的叛亂。188年劉焉向朝廷建議以宗室及重臣為州牧來安定地方。這個制度成為了地方割據與天下分裂的開端。其他觀點還有: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開始,此時東漢朝廷已經崩潰;208年赤壁之戰後開始,此時三國鼎立形成雛型。歷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開始失去政權實體及群雄割據,形成了三國雛型至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在唐宋詩詞中出現大量三國內容,元明清期間,三國事蹟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及文學的常見話題。明代羅貫中以三國歷史為藍本,收集了自古以來關於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民間故事、詩詞與文學著作,編撰成為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影響了這些地區的文化。時至今日,三國的著名人物及事件仍然是耳熟能詳,經常成為電視、電影及電玩遊戲的題材。
  東漢在漢和帝後,因為種種因素而走向衰亡。由於皇帝大多在年幼即位,政權多由外戚掌控。皇帝在成年後為了奪權而尋求宦官的支持,但也讓宦官掌控了朝廷。這種外戚與宦官的對峙(即戚宦之爭),使朝廷陷入循環內鬥。到了桓靈二帝時,士大夫不滿當時掌權的宦官敗亂朝政,紛紛上書抗議,但這兩次的抗議均被皇帝與宦官鎮壓,史稱黨錮之禍。在地方上,各地豪強地主兼併土地,壓榨百姓,人民苦不堪言。加上天災接續不斷,百姓紛紛揭竿起事,成為群雄割據的導火線。
  184年2月,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之亂。亂事迅速發展到數十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漢靈帝派皇甫嵩、盧植及朱雋等率中央軍壓制,又令地方州郡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雖然黃巾軍很快被擊潰,不過餘部散佈各地,順勢佔山成寇[,局勢尚未穩定。為了穩定局勢,188年漢靈帝採納劉焉的建議,讓監察各郡的刺史擁有地方軍政的權力,加強對各郡的控管。並且將部分刺史升為州牧,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這個措施使得州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有利於鎮壓各地叛亂。然而當朝廷的威信減弱時,掌握地方實權的州牧及刺史就會割據一方,不受朝廷指揮。例如益州牧劉焉為了割據巴蜀,藉由五斗米道首領張魯佔領漢中,切斷與關中朝廷的關係。為了穩定國家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反而將東漢推往群雄割據的局面。
  188年漢靈帝去世,戚宦之爭又起。蹇碩等宦官意圖殺害外戚何進,改立太子劉辯的弟弟陳留王劉協為帝。最後劉辯順利繼立,即漢少帝。何進為了徹底剷除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他與袁紹等士大夫聯手,還命涼州董卓與幷州丁原帶兵增援。不過宦官們先發制人,殺死何進。袁紹等人則以替何進報仇為由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餘人,宦官勢力徹底潰敗。困擾東漢上百年的戚宦之爭就此終結,然而率軍入援的董卓卻順勢奪取朝政大權。
  董卓為了掌權,開始剷除反對者,手段殘暴,引起了諸多不滿。他促使呂布殺死掌管都城禁軍的丁原奪得其軍隊,袁紹及曹操等將領紛紛逃離首都洛陽。最後董卓廢除並殺死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190年,東郡太守橋瑁詐稱以京師三公名義向各地發檄文,陳述董卓的惡行,聯絡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討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軍加入,以袁紹為盟主,史稱「關東軍」。董卓為了迴避其鋒芒,挾持漢獻帝、強遷居民到長安,並火燒舊都洛陽。而關東軍也消極對抗董卓,實際上只有孫堅、曹操二人與董卓對戰,皆持久力不足而退。關東軍也在董卓遷都後隨之解散。此後,群雄割據一方,互相攻擊。
  董卓遷都後自封為太師,繼續掌控朝政。直到192年才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呂布等合謀刺殺,其族人亦被屠滅殆盡。董卓屬下李傕聽從謀士賈詡「奉國家以正天下」之策,夥同黨羽郭汜、樊稠、張濟等人率兵攻入長安,殺死王允,呂布兵敗逃亡。李傕等人挾持漢獻帝,專政四年。其間涼州馬騰與韓遂等也率軍逼近長安。但被郭汜、樊稠及李催侄子李利於長平擊潰。195年,李傕與郭汜等人發生內鬥,分別挾持漢獻帝與大臣,長安陷入一片戰亂。7月,漢獻帝離開長安,開始東歸洛陽。李傕與郭汜等人又聯合起來,追擊漢獻帝。而後雙方講和,漢獻帝才持續流亡。196年漢獻帝回到已成廢墟的舊都洛陽,並且被曹操迎奉到許都。隔年,郭汜被自己的部將伍習殺死。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領段煨等關中諸將討伐李傕,李傕被誅殺,至此關中初定。
  董卓討伐戰結束後,各地方軍閥對東漢皇帝政權已不加理會,轉而發展各自的勢力。原董卓部下張濟因軍中缺糧,途徑荊州南陽掠奪,在攻打穰城時陣亡,其軍隊由侄子張繡繼承。張繡被荊州牧劉表安置在宛城,以聯手抵禦曹操。孫堅在攻打劉表據有的襄陽時戰死,其子孫策投奔袁術後向他借兵,帶領孫堅舊部於196年到199年間在江東四處征戰。最後孫策領有江東,與劉表對峙,並等待時機北上中原。197年袁術於壽春稱帝,國號「仲家」,最後被曹操及劉備攻滅。194年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子劉璋接任,與漢中的張魯決裂,兩方對峙。馬騰、韓遂等人則於涼州、雍州一帶各自發展勢力。公孫瓚擊敗劉虞後雄踞幽州,最後被袁紹滅亡。東遷的呂布先是奪取曹操的兗州,被擊敗後先附劉備,接著奪其領地徐州,最後被曹操於下邳抓獲處死。劉備繼任病故的陶謙成為徐州牧,但兩度因為呂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不得不依附河北袁紹,後又逃到汝南試圖建立勢力。
  此時期各勢力中成績最突出的是袁紹與曹操,袁紹先用計佔據韓馥的冀州,繼而打敗田楷、臧洪、公孫瓚等人,掌握青、冀、幽、並四州,雄霸河北,氣勢強勁。曹操四處征戰,收編黃巾軍餘部男女老少,擇其精銳組成了著名的「青州軍」,幾經轉折,控制了兗州。曹操奉立東行的漢獻帝於許昌後,藉由朝廷名義來討伐各地諸侯;先後破袁術、滅呂布、降張繡、逐劉備。勢力發展成兗、豫、徐三州、部份司隸、雍州等中原地區。由於袁曹雙方的勢力持續壯大,最後發生了決戰。
  此時天下局勢分為河北袁紹、遼東公孫度、中原曹操、揚州孫策、交州士燮、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及涼州的馬騰、韓遂等人。支持袁紹的孫策於200年進攻曹操的廣陵,但遭到陳登頑抗而被擊退。孫策在同年4月遇刺身亡後,繼位的孫權改與曹操和睦。而袁紹見曹操日益壯大,決定率軍南下決戰,史稱官渡之戰。他先後派大將顏良進攻白馬及文醜進攻延津,但相繼被殺。其後,袁紹親自領兵,進軍陽武,而曹操也回兵官渡,深溝高壘,兩軍的對峙長達半年之久。最後曹操於烏巢之戰夜襲焚燒袁軍的糧倉,袁軍軍心大變而潰敗。此戰成為曹操控制北方的重要戰役。
  201年袁紹再率軍於倉亭再戰,又敗給曹軍,最後於隔年病死。曹操趁機擊敗汝南劉備,劉備則逃到荊州去依附劉表。繼承袁紹領地的三子袁尚與其長兄青州袁譚於203年內訌。曹操趁機與袁譚結姻親,並於隔年攻陷袁尚的根據地鄴城。而鄴城成為曹操的主要據點。袁尚與次兄袁熙投奔支持袁家的外族烏桓。隔年曹操陸續攻滅袁譚、幷州高幹。207年曹操以輕兵襲擊烏桓,將領張遼斬殺其首領蹋頓,袁氏兄弟逃到公孫康處。公孫康因懼怕曹操而殺死袁尚、袁熙,並且向曹操歸順。至此曹操大致上掌控了河北與中原地區,並且籌備南下。
  孫權在周瑜及張昭的輔佐下,穩定揚州局勢,並發兵攻下江夏,斬劉表將領黃祖。曹操聞孫權勢力漸盛,劉表勢弱,於208年率大軍快速南下,意圖立即奪取荊州。而荊州牧劉表於此時病死,其次子、尚未成年的劉琮即位後立刻向曹操投降。原來依附劉表的劉備率軍緊急撤離駐地新野,逃向江陵,逃亡途中在當陽被追上的曹軍擊潰(此即長坂之戰),後獲劉表長子劉琦的接應乘船至夏口。孫權派部下魯肅與劉備聯繫,劉備也派遣諸葛亮出使到江東。雙方經過討論後決定結盟抗曹,成立的孫劉聯軍共約5萬,以周瑜、程普為正副都督。此時曹操所率北方軍與荊州水軍共約15萬至23萬,雙方於烏林(曹軍)、赤壁(孫劉聯軍)隔長江對峙。最後周瑜利用地形風,以火計大敗曹軍,曹操退回北方,並任曹仁守江陵。此戰役史稱赤壁之戰,大敗的曹操從此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這場戰役也促使三國鼎立的雛型形成。
  戰後,孫權與劉備展開反攻。揚州方面,孫權自己率軍攻打曹操領地合肥(第一次合肥之戰),派張昭進攻九江的當塗。守將劉馥與蔣濟的規劃使得孫權屢攻不下合肥而退,張昭的攻勢也失敗。荊州方面,周瑜率軍攻擊曹仁固守的江陵,用了約一年的時間攻克江陵。而劉備則順利的攻佔荊南四郡。孫權為向劉備拉近關係,將其妹嫁給劉備。其後,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達成「竟長江所極」的目標,但他到巴丘後不久即病逝。最後,孫權聽從魯肅的建議,將江陵借給劉備,確認他分得荊南四郡,督導荊州,從而得以聯合抵禦曹操。
  此時益州牧劉璋為了防備張魯及曹操的入侵,不顧大臣反對邀請劉備入蜀。劉備率軍與龐統、黃忠、魏延等人入蜀,並不斷的收買人心。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展開益州之戰。劉備先後降伏吳懿及李嚴軍團,大軍直逼成都,但被張任堅守的雒城堵住。在劉備受阻的同時,諸葛亮開始率張飛及趙雲入蜀援助,並以關羽鎮守荊州。之後劉備雖然成功攻下雒城,但龐統於攻城時中流箭而死。214年劉備、諸葛亮等聯軍包圍成都,成功逼使劉璋投降,佔領益州。同時,曹操南下攻擊孫權,最後雙方不分勝負。
  曹操在南方失利後,出軍西征漢中的張魯,激起馬騰之子馬超與韓遂等涼州、雍州軍閥集結反抗。211年馬超、韓遂的關中聯軍攻下長安,但不久於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潰。曹操進一步將涼州、雍州收為領地。馬超先投靠張魯,最後投奔劉備。215年曹操率軍迫降張魯,獲得漢中,但他不願趁勢南攻蜀地,派夏侯淵、張郃等人防守漢中。216年曹操就任魏王,加九錫,開始擁有分立於東漢的軍事政治機制。次年,劉備進攻漢中,發動漢中之戰。雙方互有勝負,但漢中主將夏侯淵中計被劉備將領黃忠斬殺。雖然曹操率援軍入援漢中,最後因為軍糧不足而退敗,其領地上庸亦歸降劉備。劉備佔領漢中後以魏延為太守,並於219年自封為漢中王。
  江東方面,早在劉備獲得益州後,孫權要求劉備歸還荊州,而劉備希望取下涼州後再還。孫權就派呂蒙襲取長沙等三郡,劉備亦率軍東下支援關羽,雙方對峙於湘江。而後劉備得悉曹操得漢中,將危害蜀地安全,便與孫權和談平分荊州,但雙方的關係已惡化。孫權趁曹操西征張魯之際率大軍攻擊合肥,發動第二次合肥之戰,最後被張遼、李典與樂進等人擊潰。魯肅去世後呂蒙繼任其位,他認為不應再依靠劉備抵禦曹操,與孫權、陸遜等策劃奪取荊州。219年,劉備佔領漢中並自封漢中王後,因為呂蒙的麻痺戰術,荊州守將關羽忽視江東守軍,於同年率主力軍隊北上進攻曹操。關羽於樊城之戰圍曹仁於樊城、俘于禁、斬龐德,使曹操有意遷離許都。而後曹操聽從司馬懿建議拉攏孫權對付關羽。曹孫聯盟後,呂蒙襲擊江陵等地,招降武陵與零陵,最後於麥城擒殺關羽,孫劉聯盟正式破裂。關羽被擊潰後,劉備的上庸守將孟達投降曹魏,至此劉備勢力完全退出荊州。
  220年曹操去世,嗣子曹丕繼魏王位後,同年12月10日迫使漢獻帝禪讓帝位給他,國號「魏」,遷都洛陽,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正式滅亡,進入三國時期。隔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身份繼續使用國號「漢」,史稱蜀漢,隨後以報關羽之仇為由東征孫權。而孫權則因此向曹魏稱臣,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孫權派出接替呂蒙的陸遜迎戰劉備率領的蜀軍,222年蜀軍慘敗於夷陵、猇亭,史稱夷陵之戰,不久劉備病死於白帝城。獲勝的孫權宣布自立年號,不再尊用曹魏的年號。223年,劉禪繼任帝位,軍政大權由諸葛亮掌握。曹丕則與孫權翻臉,兵分三路南下,為孫權所阻而退。諸葛亮於同年向孫權聯繫後,雙方再度結盟,從此三國局勢再度成為吳蜀同盟對抗曹魏,未再發生變化。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或東吳。另外,早在210年交州領主士燮即歸順孫權,226年吳將呂岱實質佔領交州,士燮之子士徽投降。
  蜀漢南中地區在劉備去世後發生叛亂,諸葛亮以心戰為方針平定南方之亂,並提出不留兵、不運糧作管理,令南中大致安定;雖然後來仍有零星動亂,但都被馬忠、張嶷等平定。而後諸葛亮轉向對付曹魏,在227年至234年間與曹魏爆發六次戰爭,其中有五次北伐,一次抵禦曹魏攻擊,史稱諸葛亮北伐。最終諸葛亮未能成功,在敵境五丈原逝世。而魏延與楊儀因互鬥而先後去世,令蜀漢失去兩個人才。蜀漢政局由蔣琬、費禕與董允維持,並暫停大規模北伐。蔣費二人相繼去世後,姜維對曹魏展開北伐,但都沒能取得明顯的戰略效果,並消耗了國力。姜維過於專注北伐,在大臣董允去世後,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及奸臣陳祗敗壞朝政。等到姜維對付黃皓時反被迫害,只好遷鎮沓中以避禍。
  孫吳為聯合蜀漢,派將領陸遜、諸葛瑾等人於合肥、襄陽、江夏與曹魏對抗,但成果不大。吳帝孫權任用顧雍為相十九年,使吳國大治。諸葛恪等人成功讓山越歸順,安定後方,增加了人口與軍隊。然而孫權到了晚年發生不少失誤,為孫吳的未來帶來隱憂。他先是不聽大臣勸諫,誤信遼東公孫淵會歸降,最後軍馬錢糧被其併吞。更嚴重的是二宮之爭,由於原太子孫登的去世,使得孫權鍾愛的孫霸與繼任為太子的孫和發生鬥爭,諸大臣亦分成派系分別支持。最後孫權廢孫和殺孫霸,選擇年幼的孫亮繼承皇位,並誅殺流放一些大臣,其中名將陸遜就在這場鬥爭中死去。252年孫權逝世後,太傅諸葛恪輔佐吳帝孫亮,然而諸葛恪因北伐失利而罪責眾人,大失人心,不久被孫峻和吳帝孫亮所殺。孫峻與從弟孫綝掌握大權後並行恐怖統治,大臣世家牽連身死者多,吳帝孫亮亦被孫綝廢除。吳帝孫休繼位後,便與大將丁奉聯手將孫綝誅殺,但此時國政已江河日下。
  曹魏主要戰爭都是抗衡蜀漢與孫吳的攻擊,在魏帝曹丕去去世後由曹真、曹休、司馬懿及陳群四人輔佐魏帝曹叡,而張郃和滿寵都是一方大將。這些將領守衛著魏國,其中以司馬懿最為卓越,他成功抵禦蜀漢北伐,並討於遼東之戰攻滅叛變的公孫淵。在曹叡死後,同為託孤大臣的曹爽與司馬懿發生權力鬥爭。最後司馬懿在249年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曹爽及其黨羽被滅族,魏國朝政為司馬懿父子掌握。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權,展開外除方鎮內廢魏帝的行動。當時守衛曹魏東方的重鎮壽春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舉兵,分別是王淩、毌丘儉與文欽、諸葛誕等三次叛亂,史稱壽春三叛。除王凌外的叛軍雖然獲得孫吳的援軍,最後仍被司馬氏擊潰。司馬氏專政期間,支持魏帝的將領與大臣有的反對司馬氏事敗,有的自危,於是或被殺害或逃亡至蜀吳二國,而司馬昭在殺害魏帝曹髦後,因為徹底清除異己,他開始準備篡位稱帝。
  司馬昭為了建立赫赫軍功,做好篡奪準備,於263年趁蜀漢姜維避居沓中之際發動魏滅蜀之戰。他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下漢中,但蜀漢將領姜維即時趕回劍閣,擋住魏將鍾會的攻勢。而鄧艾走陰平小路進逼成都,蜀將諸葛瞻在綿竹戰敗而死,至此劉禪開城投降,蜀漢亡。其後姜維力圖復國,詐降鍾會,並促使鍾會誣陷鄧艾成功將其囚禁。鍾會意圖佔據西川叛變。但因事情泄漏被司馬昭察覺,且魏國將士多有不服。後被衛瓘、胡烈所平。鍾會、鄧艾與姜維在這次動亂中都被殺。當時孫吳也意圖攻入蜀地但被蜀漢舊將羅憲擋在巴西郡而失敗。
  孫吳在孫休去世後,因為太子年幼,濮陽興和張布鑑於國家動盪不安,改立廢太子孫和之子孫皓為帝。然而孫皓繼位後不修內政,殘暴濫刑,濫殺大臣並任用岑昏等奸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濮陽興和張布不久也被殺。但孫皓尚能以陸凱為相、以陸抗鎮守荊州江陵,維持吳國軍政。265年司馬昭去世後,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國號晉,史稱西晉。司馬炎稱帝後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羊祜廣施恩惠,採用「各保分界,無求細利」的方針,使荊州百姓的民心被動搖。然而,當西陵太守步闡叛降西晉、羊祜率軍南下支援之際,陸抗仍擊退晉軍並瓦解叛軍,成功的守住荊州地區。嶺南地區亦發生兩次叛亂,264年孫皓即位後,交州(今廣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後吳軍意圖奪回但被晉將毛炅擊敗。269年孫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陸海兩路會師合浦,至271年方奪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屬郭馬於廣州(約今廣東省及廣西省)叛變,孫皓先後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圍剿方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征,吳國岌岌可危。
  孫吳重臣陸凱及陸抗相繼去世後,晉將羊祜提議伐吳,但遭賈充反對而作罷。279年西北之亂始平,王濬、杜預上書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荀勗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11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軍、中游杜預胡奮王戎軍、下游王渾司馬伷軍多路並進。280年1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3月,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西晉時期。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三國鼎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