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蔡倫造紙的真相

Jeffrey 2014-4-13 01:44

蔡倫造紙的真相

  中國有四大發明,造紙術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影響中華文化傳承的重大發明。通常,教科書將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歸功于東漢宦官蔡倫。此說來源於《後漢書》。

  根據《後漢書·蔡倫傳》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在蔡倫之前,古人一直用竹簡來記載文字,後來出現了絹帛之類的書寫載體。但是,簡太重、絹又太貴,用起來都不方便。蔡倫見此情況,萌生了造紙的念頭,他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等為原材料,做成了“紙”,後人皆稱此紙為“蔡侯紙”。

  然而,到了近代,一些學者認為,蔡倫頂多只能算是造紙術的改進者,中國古代至遲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造紙術。這種觀點不但在學術圈子引起爭議,還在部分程度上影響了新出版的教科書,甚至被外國學者引用,出現在國際相關的學術刊物和典籍上。

  難道“蔡倫造紙”又隱藏着一段歷史真相嗎?

  蔡倫造紙的傳統說法

  105年陰曆四月,執政達十七年之久的漢和帝劉肇宣佈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元興”。通常來說,改年號一定意味着國家出了大事。

  的確,上一年七月,全國大旱,本年度春季,一向為藩邦屬國的高句麗又大舉入侵,佔領了漢王朝的遼東六縣。為了振奮民心,劉肇決定改元。多事之秋,讓本就多病的皇帝倍感疲憊。此時,時任中常侍,兼少府尚方令的宦官蔡倫不失時機地給皇上打上一針“興奮劑”,獻上了一種書寫用具——“紙”。

  東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而當時的書寫工具主要是竹簡和絲織物,顯然不符合當時的形勢需求。如果有一種更好的記載工具出現,自然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件。

  當左右內侍把蔡倫的紙進上來之後,漢和帝高興得合不攏嘴。原來,這種紙質地柔軟,便于書寫,其最大優點是造價便宜,是用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製造的。要知道,先祖們在記載文字的道路上經過了一段非常艱苦的歷程。起初,先民們是在龜甲、牛骨上刻畫文字,這就是甲骨文。後來,他們開始在鑄造的金屬器皿上銘刻,稱作金文。甲骨和金屬不但過于笨重,刻畫的方式“寫”字也很麻煩。到了周朝,人們才找到了相對好用的一些材料:竹簡或者絹帛(縑帛),這些東西要麼不方便,要麼太貴,根本不利於普及。所謂“竹簡”就是將植物(主要是竹子)用刀切成狹長的條狀,烤乾刮淨後,以繩索相穿聯,然後在上面書寫。絹帛則是絲織物,薄而輕便,有動物絲(主要是蠶絲)和植物絲(主要是麻類)之分,其中動物絲的編織物更適宜于毛筆蘸墨書寫。

  竹簡和絲織物雖然使得文化發展大大進步,但缺陷也非常明顯。竹簡比較笨重,搬運、傳輸都很費勁。據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自己一天要看章奏(竹簡)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可算是一個“體力勞動者”了。晉朝人挖掘了戰國時期魏襄王的墳墓,從中得到竹簡古書十五篇,約有十萬餘字,裝了數十車。這樣算來,當時所謂“學富五車”的大學者只不過讀了五萬字而已,也沒讀過多少書。蠶絲織物則價格昂貴,一般人用不起,便宜點的麻布織物的纖維較粗不好書寫。因此當時社會上,絶大多數書籍檔案,還是以竹簡為載體。

  蔡倫的紙出現後,大大降低了紙的造價,並且好用,漢和帝能不高興嗎?於是,他馬上通令天下採用。這樣,蔡倫的造紙方法很快傳遍各地。114年蔡倫被封為“龍亭侯”,民間便把他製作的那種紙稱為“蔡侯紙”。

  以上記載來自南朝劉宋時期范曄所著的《後漢書·蔡倫傳》,是“蔡倫造紙說”最普遍的說法。但是有人根據其他史料或考古方面的資料,對蔡倫造紙提出了質疑。

  專家的質疑

  有專家認為,蔡倫之前就已經有紙了,論據來自兩方面。

  其一,在中國境內,陸續出土的漢代文物,有少數類似紙的殘片。

  1933年,考古學家在中國新疆境內羅布泊考察時,在一座建於西漢時期的漢烽燧遺址中發現了一張紙片。富有考古學知識的人們將它與“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這種說法聯繫起來,頭腦一下子興奮起來:難道,在蔡倫以前就有了紙?由於當時正值動盪年代,此事並沒有深究下去。

  時間轉眼到了1957年,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十公里處的灞橋再次成為文化熱點。

  灞橋,又作霸橋,是中國歷史上一座頗富文化氣息的古橋。早在春秋時代,“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為與東方諸侯爭雄,改滋水為灞水,建橋于其上。隨後灞橋就成為長安向東方出入的要道。大約在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朝官員在距秦漢古橋以南一里左右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南橋,是為如今的灞橋。唐人送客多到灞橋,折柳贈別,心情為之黯然,灞橋因之又得名銷魂橋。“灞橋風雪”也是古代“關中八景”之一。

  1957年,考古學家在發掘這裡的一座土墓時,在出土的一面青銅鏡上發現墊襯着麻絮纖維組成的紙狀物殘片。據考證這座墓室的年代不晚于漢武帝時期。經過對這些殘片的切片化驗分析,有關專家認為:這是西漢初年所造的紙,其成分為大麻和少量的苧麻葉。由此,專家們得出結論說,灞橋古紙乃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聯繫到1933年新疆羅布泊漢代烽燧出土的古紙片,學術界出現一種觀點:紙並不是蔡倫的發明創造,造紙術的發明時期可以前推兩百年。

  有一個名叫德博諾的西方科技史專家也認為,“曾經主管宮廷御用手工作坊造紙的蔡倫,可能只是把貧民的一項更早的發明通過官方進行宣揚罷了”。換言之,這不過是中國人慣常使用的“名人效應”手法而已,就像在肉前面加上“東坡”二字變成“東坡肉”一樣。

  蔡倫在漢和帝時期任過小黃門、尚方監、中常侍,是主管御用器物製造的人。皇帝覺得蔡倫有才能,所以很喜歡他。所以有人認為,皇帝因為愛屋及烏,所以將在民間流傳的用樹皮、麻頭、破魚網造出的紙冠以“蔡侯”的名義。

  其二,除了考古發現,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史書中便有了“紙”的記載。例如,《漢書》記載,西漢時期,漢成帝的寵妃趙昭儀(趙飛燕的妹妹)要害死女官曹偉能,派人送去的毒藥,便是包在寫了字的“赫蹄”上的。赫蹄,東漢人應邵解釋為“薄小紙也”。漢武帝的廢太子劉據,因為鼻子長得太大,也曾在覲見父皇時,用“紙”遮擋。再如《風俗通》記載,東漢初期光武皇帝劉秀遷都洛陽時,搬運的簡、紙等文化用品,裝滿了二千輛車。這些“紙”的記載都在蔡倫之前,說明中國當時已經有紙了。

  否認“蔡倫造紙”的人還認為,《後漢書》稱蔡倫進呈的紙為“蔡侯紙”而非“紙”,這除了與“古以縑帛為紙”的“紙”有所區別以外,可能還意味着當時還有其他的紙。

  除了上面兩條強硬理由外,反對“蔡倫造紙”的人還有一個論據。

  與蔡倫同時代的劉珍、延篤等人寫過一本《東觀漢記》,其中只記有“蔡倫典尚方作只紙”,意思是他在任尚方之職時做過少量的紙,而不是“發明”。有人認為,如果蔡倫發明了紙,這本書是不會不記載的。

  以上種種證據,似乎都不利於蔡倫。難道他不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而是一個欺世盜名的騙子?

  事實並非如此。

  “灞橋紙”的真相

  1957年出土的“灞橋紙”,被很多人作為“西漢時期有造紙術”的論據。它是否真的具有了“蔡侯紙”的特性呢?似不盡然。“灞橋紙”的成分主要是麻,但其麻的纖維絲較長,人工切斷的痕跡較少。而且纖維絲常有糾纏成團現象,造成這“紙”厚薄起伏,質地很不均勻。由此可判定,“灞橋紙”的製作過程中,其原料並沒有經過切碎、打漿的過程,而這些卻都是“蔡侯紙”的主要工序。

  部分專家認為,“灞橋紙”屬於絮紙,即由敗絮殘絲糾合成片的東西。更有人說,“灞橋紙”根本就是一堆亂七八糟堆積成團的麻絲,經過銅鏡兩千年的重力擠壓,才形成薄薄的片狀。這種東西,壓根與造紙術史無關。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從應用來看,“灞橋紙”被用於墊襯銅鏡,而沒有任何書寫文字的標記,靠它來推翻“蔡侯紙”的歷史地位,力量太過于薄弱。

  再來看看史書中提到的“紙”是什麼樣子的。

  前面所提到的太子用來蒙臉的“幡紙”,經考證,也就是較厚的縑帛。它質地光滑輕柔,被用於書寫重要的文字。但它更傾向於是編織物,就像林黛玉題詩的手帕,與造紙術扯不上關係。

  《漢書》等書中還提到過一種叫“赫蹄”的紙。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一種絮紙,它是在生產絲織品的過程中發明的一種簡單的加工物。當時,為了將蠶絲中的雜質去除,並使得原本糾結一團的絲纖維能夠分離開來,先民們往往用水對絲進行浸泡,然後將絲鋪在墊板上用木棒等進行擊打。這個過程中,蠶絲中一些鬆散的渣滓(稱為“絮”)脫落到水中。當處理絲的量很大時,水中這種“絮”也能達到很高的濃度,它們附着在墊板上的蓆子表面,晾乾之後可以揭下來,形成薄薄的一片。用它來寫字,很不錯。

  多次偶然發現之後,有人開始有意識地將那些劣質的絲麻進行浸泡和捶打,以得到這種片狀物。這種東西就是絮紙。它與縑帛的區別在於,縑帛是抽出完整的絲編織而成,絮紙則是用抽絲剩餘的殘絮彼此附着粘合後形成的。兩者的原材料質地相同,但成型原理截然相反。

  比起縑帛,絮紙更接近現代意義上的“紙”,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紙發明的一個前奏。“灞橋紙”應該就是這種絮紙。但這種紙由於做工粗糙,難登大雅之堂,不少文人雅士並不看好紙張。蔡倫看到了這種絮紙取代簡帛的前景,利用自己任少府尚方令(尚方是皇家的手工場,專門監督製造各種御用器物)的有利條件,改革造紙技術,獨創了切碎、打漿、抄紙、脫水等一整套專業的造紙工藝,製造出了質地精良的紙。這與他之前的“紙”——縑帛或赫蹄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根據上面兩方面的分析,對於“蔡倫造紙”的說法這樣理解會比較合理,即,在蔡倫之前,中國人在製造文字載體的方面,已經有了相當多的嘗試和積累,發明了竹簡、縑帛、絮紙,以及樹皮紙等。在這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些產品已經採用了同蔡倫造紙術相似的工藝;有的產品也具有了蔡倫造紙術的某些特徵。但這些方法並未形成統一的技術和標準,只能算作“萌芽”或“雛形”。從民間到宮廷,用於記錄文字的,始終還是以竹簡和縑帛為主。而蔡倫在民間流傳經驗的基礎上努力探索研究,從而發明出了現代意義上的紙。“蔡侯紙”自發明出來之後,就迅速取代了竹簡和縑帛,成為文化用品的主流。從這個意義上,蔡倫作為造紙術的發明者,是當之無愧的。

  蔡倫的另一面

  蔡倫改進造紙術,對我國乃至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來受到人們的崇拜和敬仰。然而,可惜的是,蔡倫還具有醜惡的另一面。這雖然與造紙無關,但難免會讓他的榮光大打折扣。

  蔡倫為了巴結權勢,曾昧心地參與了一起駭人聽聞的人命案。東漢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的貴人宋敬隱曾生下一男,後被立為太子,這引起了在宮中實權在握,且未生育的竇太后的怨恨。她在宋貴人身邊佈下爪牙,伺機置宋貴人于死地。恰巧宋貴人病後想吃鮮兔,並委託娘家代辦。這下機會來了。竇太后向漢章帝進饞言,說鮮兔是巫蠱的象徵,意在詛咒皇上早死。昏憒的皇帝竟信以為真,將宋氏拿下大獄。而審判此案的宦官蔡倫,明知是冤案,不僅不從中斡旋,反而助紂為虐,嚴刑逼供,致使宋貴人不堪受辱,買通看守,服毒自殺。

  《禮記》中說:“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然而當瑜(美玉)上的瑕疵太大時,瑜也就看不到了。如秦檜、嚴嵩之流,雖頗有文才,但依然為後人所不齒。

  然而,蔡倫也沒有逃過宮廷鬥爭的泥淖。漢安帝時,宦官和外戚輪流執政,相互傾軋。蔡倫難於應付這種政治鬥爭,于121年服毒自殺。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蔡倫造紙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