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avia 2014-3-11 00:11
南管系統
南管系統
廣義的南管包括南管戲曲及音樂。
南管音樂婉轉悠揚,曲風猶如台灣的古典音樂。
南管的戲曲,常加入民間流行的小調,深受一般民眾所喜愛,流行亦比較廣。
南管戲的身段模仿傀儡化動作,十分細膩,具備了高度的舞蹈性,而且唱腔抑揚有致,委婉精準,聽者莫不受感動,唱腔之外更有豐富的器樂套譜。
梨園戲是閩南語最古老的劇種。
主要曲調是流行於泉州、廈門一帶的南管音樂。
由於不過梨園戲所唱的樂曲,在歌唱節奏上已較南管清唱明快。
高甲戲在文戲方面主要取材自梨園戲,武戲則是從宋江戲等及外江戲發展而來。
南管戲的觀眾先被「北管戲」搶走,後來「歌仔戲」興起,南管戲更被冷落,現存的南管戲團的活動已日漸減少。
梨園戲
「梨園戲」是在泉州發展出來的戲曲,由於聲腔派別不同,而分為大、小梨園戲,前者又分成「下南」、「上路」兩派。梨園戲在明清之際隨先民渡海來臺。
清人郁永河的「裨海紀遊」有詩記述說:「肩披鬢髮耳垂璫,粉面朱唇似女郎;馬(媽)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俱見梨園戲清代初年已經很流行,在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媽祖地位崇高,安排在媽祖宮前上演的戲一定要有水準。
梨園戲
梨園戲三個流派各有十八齣拿手好戲,所以稱為「十八棚頭」,各有各的曲牌及唱腔風格。
「大梨園」的「下南」劇目多屬明代傳奇,如「蘇秦」、「鄭元和」等,聲腔豪邁粗獷,明快俐落,演出的題材,都是一些諷刺、暴露黑暗的忠奸鬥爭與弱小反抗壓迫,富有地方特色與生活情趣的內容。
「上路」保留了較多的宋元南戲劇目,如「王魁負桂英」、「趙貞女」等,內容多為表演古代婦女不幸遭遇,成年夫妻的悲歡離合,表演風格淳樸蒼勁、哀怨悲痛。
歌仔戲
「小梨園」的「七子班」,戲目大都為才子佳人的愛情,少艾相慕而又波瀾曲折,歷盡磨難,終致圓滿的故事。如「呂蒙正」、「留鞋記」、「荔鏡記」等,表演載歌載舞,唱腔優美纏綿,典雅細緻。
然而後來各種劇種並起,尤以四五十年前歌仔戲崛起,梨園戲即告沒落,光復之時還有五六團,如今已經成為絕
高甲戲
高甲戲約於清代中葉傳入臺灣,早期它並非完全以「南管」為後場樂。
高甲戲原是迎神賽會中民間小戲,以裝扮水滸傳梁山英雄武藝為戲,後來加上了十音鼓吹音樂為伴奏,表演內容以梁山故事為主,而稱為「宋江戲」,後來劇目增加了「說岳」、「列國」、「三國」等古典文學故事,由於內容氣勢宏大,所以也稱為「大氣戲」。
到了道光年間發展成為「合興戲」,吸收了崑曲、戈陽腔系統大戲的表演形式和劇目,如「打金枝」、「困東河」等文武戲。同時又吸收了梨園戲的生旦戲曲牌、唱腔及身段臺步,連劇目也一併移植過來。
如「山伯英台」、「陳杏元和番」、「孟姜女」等以及民間小戲中的小歌調,如「桃花搭渡」、「管甫送」、「唐二別妻」等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丑旦戲劇目。
後來更吸收了一些平劇的劇目、武場樂器及武劇的身段臺步,逐漸形成了高甲戲獨立的格調。
高甲戲隨先傳入臺灣後,繼續發展成長,已與閩南高甲戲的風貌略有變化;原來合興戲成熟以後,唱腔大多採自南曲和民歌小調。
南曲主要用於大氣戲與生旦戲;後者劇目都取自梨園戲,身段、臺步及唱腔、後場音樂等自然而然受到梨園戲的影響,而大氣戲裡,因戲劇內容氣勢宏大,表演風格粗獷有力,所以在用南管牌時,常把節奏、旋律加快,把調門提高,又加上了高亢強烈的鑼介。
吹奏曲牌分大牌和小牌二種;大牌又稱為大吹樂,以大嗩吶吹奏的樂器曲,多與鑼鼓套結合;小牌又稱為小吹樂,是以南管用噯仔(小嗩吶)或品(笛子)簫、洞簫為主奏樂器,適用在人物表演,襯托景物氣氛。
鑼鼓經則學自平劇加以變化,打擊樂器包括鼓、大鑼、小鑼、大鈸、百鼓、碗鑼、小叫、響盞等。絃樂器有二絃、三絃。
高甲戲
高甲戲雖然屬於南管系統 但並非純粹以文戲為主,故而在臺灣有許多別稱,有人說它演的大都是武戲,所以稱為「戈甲戲」或「高甲戲」;也有人認為它受到了梨園戲七子班的影響 在七個腳色之外,又加上了兩個演武戲的,湊起來剛好九個角色,所以才稱為「九角戲」,後來因為語音訛傳變成了「九家戲」、「九甲戲」。另有人認為,它所演的戲,包括了北雜劇及南戲,傳奇的劇目,因而北拍南唱,正是「南北交加」,所以應該稱為「交加戲」。
臺灣光復之前,高甲戲班本就不多,光復之後因歌仔戲興起,戲團多半改演歌仔戲,連碩果僅存的員林「生新樂」高甲戲班,在過去十幾年中,亦採取「日演高甲,夜唱歌仔」,去年老團主周水松過世後,高甲戲恐怕是每下愈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