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avia 2014-3-10 00:48
「楊門女將」僅是一段美麗的歷史傳說
有關楊門女將的一切,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大家的興趣,以至於我們對這段歷史深信不疑。但歷史常常跟我們開玩笑,事實卻不過是幾百年來被不斷充實的一段美麗傳說而已,根本不是歷史真相。
主要是鑒於一些相關評論文章所提出以下四條理由:
其一,傳說中楊家的譜系與真實情況有誤: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楊家將的譜系是:第一代,金刀令公楊繼業(即楊業),繼業有八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名楊延昭,又名楊六郎,六郎生子名文廣,文廣之子名宗保,宗保生子名懷玉。但據《宋史》記載,楊業只有七個兒子,他們是:楊延朗、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楊延玉。不僅數目對不上,連名字也有差異。
其二,楊家將的生平事跡也與歷史對不上:小說和電視劇介紹,北宋時宋仁宗年間,皇帝迷戀女色,疏於朝政,朝中奸臣當道,邊關烽火連綿,戰事不斷,民不聊生。西夏國,以銳不可當之勢,舉兵進犯中原,欲奪大宋江山,楊家虎將都已戰死,只剩楊宗保一人鎮守邊關,朝中奸臣龐太師有意陷害,拒不發兵,致使楊宗保慘死,楊宗保之妻穆桂英強忍喪夫之痛,披掛上陣,帶領楊家一眾遺孀,奔赴戰場,一場浴血奮戰拉開了帷幕。而《宋史》卻只記載了楊延玉隨乃父征戰,於陳家谷口一戰殉國,其餘六子,延朗為崇儀副使,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官名),皆得善終,並無流落番邦、身死奸臣之手一說。
其三,楊業與潘美間的恩怨情節大多屬虛構:我們知道,楊業在歷史中確有其人,但他與潘美(小說家筆下的「潘仁美」)並非有仇。陳家谷口逼楊業進軍,後又將接應部隊撤走的人是王侁而非潘美。按《宋史·王侁傳》,王侁字秘權,開封浚儀人,其父王樸,曾任後周樞密使,因上籌邊之策而名噪一時。王侁雖系名門之後,本人也有戰功,但其為人「性剛愎」,「以語激楊業,業因力戰,陷於陣,侁坐除名,配隸金州」。這也就是說,史料顯示,潘美並不那麼壞,至少他在陳家谷口並沒有算計楊業,更沒有像通俗小說或電視劇裡所描寫的那樣,按兵不動,射殺楊七郎。倘若說他在這次戰役中有什麼過失的話,那也僅是因為他誤信了王侁之言而已。所以,宋太宗趙光義在事後處理參戰人員時,僅把潘美降三級使用,而對負有主要責任的監軍王侁則「除名,隸金州」,劉文裕「除名,隸登州」。
其四,楊門女將形象並未見史書有任何記載:倘若,歷史上真有楊門女將的話,正史肯定會有相關記載。可惜的是,在小說和電視劇裡轟轟烈烈的「楊門女將」,正史中卻一點影子也找不到。《宋史·楊業傳》中只收錄楊業及其子延昭等人,和其孫文廣一人,並無一字提及女眷。即便是專收「義婦節婦」之事跡的《烈女傳》,共收近四十名「奇女子」,她們也沒有一人是出自楊門。
依據上述分析,不妨大膽推測,歷史上根本不存在「楊家虎將都已戰死,只剩楊宗保一人鎮守邊關,朝中奸臣龐太師有意陷害,拒不發兵,致使楊宗保慘死,楊宗保之妻穆桂英強忍喪夫之痛,披掛上陣,帶領楊家一眾遺孀,奔赴戰場」這一史實,因此,楊家女將的存在顯然屬傳說而非真相了。
「楊門女將」純屬子虛烏有這一事實,再次告訴我們,千萬莫把文學當成歷史。儘管我們希望有這樣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