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諸葛一生謹慎隱含敗象

obavia 2014-3-6 00:22

諸葛一生謹慎隱含敗象

  如何評價諸葛亮,儘管有褒貶不一,但絕對是讚揚聲一片,詆毀聲較少。陳壽在《三國誌》中指出:「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就連諸葛亮的死對頭司馬懿也認為: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
  從歷史的角度評價諸葛亮,他無愧是一代偉人。尤其是後來《三國演義》中將諸葛亮塑造為智慧的化身,使得這一形象深入人心,流傳至今。其實,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諸葛亮的一生並非十分成功,只是由於經過文人墨客的藝術加工,他的一生便成傳奇,無以倫比。
  真實的諸葛亮究竟如何,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赫赫盛名的諸葛亮,緣何一生都謹小慎微呢?即使諸葛亮夙夜操勞、鞠躬盡瘁、勤勉小心,蜀漢小朝廷從劉備稱帝到被曹魏所滅也僅僅只存在了42年。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諸葛亮的傳奇一生,從極為榮耀三顧茅廬開始,到三國鼎立時輝煌,最終落得個輔佐扶不起的阿斗而一病不起魂飛魄散的結局?分析諸葛先生一生謹小慎微、步步為營的原因,在歷史的疑雲中抽絲剝繭,發現這其中許多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都凸顯著偶然存在必然的道理。
  總結諸葛亮一生的重大失誤:他違背承諾而拒還荊州,不顧信用而「三氣周瑜」。結果導致盟友反目,荊州遭襲。他逞口舌之快而「舌戰群儒」。把談判變成爭論,把爭論變成了人生攻擊。他不自量力,連年征伐。結果透支了國力,導致了蜀政權的日漸衰落。他用「親征」去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卻把國家葬送在了龐大的 「面子工程」裡。他「運籌帷幄」,但卻上演了「決敗千里」的悲劇。因為他不懂調查和實踐。他善於短線投機,擅長靠別人的失誤來獲利。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長線投資者司馬懿。他推諉責任,把荊州之失歸咎於關羽的「剛而自矜」上,卻把自己的責任推了個一乾二淨。他舉輕若重,事必躬親。不僅透支了自己的健康,還給自己的後繼者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他計殺魏延,排擠楊儀;重用蔣婉、費褘等庸庸之輩,使國家失去了獨當一面的人才... ...
  儘管筆者不敢完全苟同以上觀點,卻也深知其中的許多分析,頗有道理,不可一味否認。我們不能因為諸葛亮頭上的中國歷史最聰明的謀略家之光環,而將他所犯過錯一概視而不見。畢竟,學歷史可以鑒往知來,可以少走彎路。
  那麼,諸葛亮為何會「一生唯謹慎」?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這樣一些緣由:
  一是性格使然。諸葛亮作為做為一個滿腹經綸,胸懷大志、隱忍不發的絕世高人,他選擇了一條迵乎其類的艱險旅途,這是古代知識分子特立獨行卓爾不群的真實心路歷程。三國初期,群雄奮起,藏龍臥虎、人才輩出,但凡有些能力水平的人都審時度勢,紛紛擇高枝而棲,即使與諸葛亮交好的幾個朋友最後也都選擇了依附強大的曹魏,唯獨諸葛亮選擇了當時最不被人們看好的劉備。諸葛亮對劉備感興趣,絕不是劉備所謊稱的那個偽中山靖王之後、漢室正統,而是源於諸葛亮的自傲自負自狂自豪。他認為自己有能力有水平可以讓劉備從弱者成為強者,並在其中為自己無愧臥龍先生的稱號而尋找與眾不同的聰慧與謀略展示平台。如此的打算,對身處在敵強我弱的巨大懸殊中的他,就不得不小心謹慎,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二是家境影響。據對諸葛亮出身家境的考究,他實屬官宦子弟,並非如《出師表》中所表明的「臣本布衣」。諸葛亮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以職務與職能論,司隸校尉相當於現在的監察部長,是一個官階很高的官員,其父珪,曾任太山郡丞,相當於現在的常務副省長。因諸葛亮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已去世,只能先是跟著做過太守級別地方官的叔父諸葛玄長大,後來又投靠了父輩好友荊州的劉表。正是因為諸葛亮父親死得太早,從小就寄人籬下,所以養成了他勤奮自勉、謹言慎行的性格特點。
  三是環境迫使。諸葛亮當政之際,正處於內憂外患環境,不敢不謹慎。內憂者,指的是他想大有作為,就需要擁有劉備的絕對信任和在劉氏集團掌控的絕對權威。可是莆一登場,就受到了劉備集團核心力量的挑戰,縱觀諸葛亮的一生,幾乎無時不刻的陷於幾大利益集團的博弈和爭權奪利之中,想不謹慎都不行。說外患,指的是蜀國當時的土地面積大概只有曹魏控制下的北方廣闊土地的十分之一,人口相當於曹魏的三分之一,舉全國之兵也就十幾萬青壯年,加上連年征戰,以及劉備先前的過於冒進在東吳人的連串打擊下損失慘重。諸葛亮此時此刻臨危赴命,豈敢輕舉妄動?
  四是能力問題。早就有人指出諸葛亮長於國家治理,而遜於戰術算策。所謂六出祁山,也只是趁曹魏內亂,地區武裝叛亂之機小打小鬧,一旦魏國厲兵秣馬,來勢洶洶,諸葛亮就見好就收,撤兵回蜀地了,諸葛亮除了這種謹小慎微的將兵戰術別無選擇。不管歷朝歷代如何抬高諸葛亮的能力和水平,其實只有他一生中最強勁的老對手司馬懿最有發言權,《晉書.宣帝紀》載司馬懿所言「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這裡,儘管存在司馬懿有自誇自矜嫌疑,但也道出了諸葛亮尺有所短,謀略和決戰力不能逮的短板。《三國誌》作者陳壽曾言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不能不說是切中時弊,公正之言。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性格,尤其是偉人的性格,可能影響歷史進程。諸葛一生惟謹慎,這正是孔明的性格特徵。在這種性格的影響下,蜀漢的一切政治、軍事以及外交事務,無論鉅細,孔明都要親自過問,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就是這種性格的外在表現。
  如此性格,可以說是極端負責任,不管說他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是說他“以天下為己任”;或者說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都不為過。畢竟他實實在在做到了兢兢業業、全身心撲在事業上。
  換個角度看,又可以說這樣的做法貽害無窮。正是孔明的這種性格,使得蜀漢政權嚴重依賴於他,大權在握,難免會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事必躬親,難免干擾其他英才大展拳腳;加上用人上的失誤,致使錯失許多良機;對後主的強勢,致使劉禪變為傀儡皇帝等等,不勝枚舉。蜀漢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不能說與孔明一生謹慎毫無干係。
  畢竟,諸葛一生唯謹慎,對蜀漢而言,未必是好事。天下並不存在少了誰不行的問題。孔明所作所為卻讓蜀漢離不開自己,死的時候還要指定兩代接班人。這種個人說了算、旁人不得干涉的想法、高度集權與一身的做法,怎麼能有凝聚力、號召力?人們常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但在孔明時代的蜀漢,所有的人也只能做臭皮匠,只能是「甘當綠葉」,豈能不暗藏著悲劇的結局?
  不管怎麼說,諸葛亮一生夙夜憂思、公忠勤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畢生言行無愧大節,其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依然是我們中化民族傳統文化中璀璨的瑰寶,值得我們永遠去憑弔和瞻仰。全國各地的武侯祠林立,就是人們對諸葛亮的最大認可與最高評價。
  諸葛先生不可謂不智力超群、謀略過人,不可謂不聰明透頂、忘我工作,其結果卻因過度謹慎而不盡如人意。今天,我們有些領導幹部,未必就比諸葛亮能力大、水平高,卻有許多方面表現得更加趾高氣揚、架子十足,卻有不少地方存在著盲目自高自大、心浮氣躁;或有些單位的主官,無論大事小事,事事關心,大權小權,權權包攬。這樣的狀況,這般的作風,很是讓人不安。試想,脫離群眾的人,已將群眾利益置於腦後,怎可能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大權獨攬的人,事必躬親,怎麼會想給別人留點空間讓有才能的人能發揮的餘地?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諸葛一生謹慎隱含敗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