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man 2010-5-24 01:21
戚繼光抗倭
[size=16px][color=blue]倭寇侵擾中國,從明初以來就一直存在。但是,明初時候由於朝廷重視海防,因此倭寇並未釀成大禍。到明朝正統以後,朝政日益敗壞,海防也漸漸廢弛,倭寇便日益囂張起來。嘉靖年間倭寇多次入侵,更加深百姓生活的艱苦。尤其,朝廷官員之中有些人為了利益而與倭寇勾結,如汪直、徐海等,更使朝廷打擊倭寇的計畫受阻。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抗倭明將戚繼光。其實本來明朝是派大將俞大猷去抵擋倭寇入侵,但俞大猷因受嚴嵩誣陷入獄,倭寇趁機再度入侵沿海,情勢甚急。這時,朝廷開始起用戚繼光,將他調往浙江沿海抵禦倭寇。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山東人。他出身貴族,歷代祖先皆為明朝將領。戚繼光年紀輕輕就繼承父祖遺志,17歲任登州衛指揮僉事,25歲升為署都指揮僉事。雖然年少得志,但他並非單靠父祖餘蔭,而是在軍事方面有真才實學。
嘉靖34年(1555年),戚繼光看到衛所官軍們渙散沒有整齊的作戰能力,於是招募農、礦3000多人加以訓練,組成「戚家軍」。他還特別發明一種新的陣法,叫做「鴛鴦陣」,利用兵器的長短來互相搭配使用,還按照年齡、體格給予不同的兵器,打仗時,所有成員都能攻守兼備,各發揮所長,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他還留意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成功仿造了「鳥銃」和「佛朗機」炮,使明軍在武器的使用上,更進一步。
「戚家軍」大多受過倭寇之害,所以戚繼光以「保國衛民」作為訓練口號,激發大家對國家的熱愛情緒。由於「戚家軍」紀律嚴明,加上戚繼光靈活的用兵方式及機智的判斷,所以屢建奇功,戚繼光也被稱為「常勝將軍」。「戚家軍」經過軍制及武器方面的革新訓練,加上嚴明的紀律,所以當他們一投入抗倭戰爭時,明朝的抗倭形勢很快就由劣勢轉強勢。「戚家軍」聲名遠播,甚至還曾有過殲敵千人而我方卻無人陣亡的光榮紀錄。
嘉靖40年(1561年),倭寇再度襲擊浙江台州、圻頭等地,戚繼光率軍抗倭,九戰九勝,消滅了倭寇的大部分勢力。
嘉靖41年(1562年),倭寇大舉進犯福建,福建防守不及,戚繼光又率大軍進入福建圍剿倭寇。他先攻下橫嶼,再乘勝攻下牛田,搗毀倭寇巢穴。倭寇往興化方向逃逸,戚繼光乘勝追擊,連克60營。再加上明朝將領劉灦也打敗倭寇,從此,危害福建境內的倭寇幾乎被消滅殆盡。
嘉靖42-43年間(1563-1564年),倭寇再度入侵,戚繼光率軍與倭寇交戰於平海,俞大猷、劉灦亦加入支援,救出被俘兵民3千人。後來,倭寇再徵集一萬多人圍攻仙游,戚繼光依舊保持常勝紀錄,大敗倭寇,倭寇一蹶不振。其後,戚繼光與俞大猷一起合作,終於徹底翦除了福建境內的倭寇。
戚繼光允文允武,他曾寫過一首詩,很能適切描述他的一生:「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回顧戚繼光馳騁戰場四十多年,的確就是在掃除倭寇、「但願海波平」的奮鬥中度過,他與「戚家軍」為剿寇與沿海安定貢獻了畢生心力,經過長達十年的辛苦奮戰,輾轉圍剿在浙江、福建、廣東的倭寇,終於使來自日本的倭寇畏懼而不敢進犯。
[/color][/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