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ne 2014-2-20 01:03
遊仁川/預約「黑色」情人節!從一碗炸醬麵說起
2月14是西洋情人節,3月14是白色情人節,那4月14呢?答案是「黑色」情人節!剛剛度過的西洋情人節,今年因為2014年「愛你一世」的文字魔法加持,格外受到戀愛男女重視;而由日本商人發明的「白色情人節」,也有逐漸被台灣年輕人所熟悉的趨勢;但在此之外,您聽過4月14日是「黑色情人節」嗎?這又是誰想出的花招?
與大陸11月11日的「1111」光棍節意義相仿,韓國在「白色情人節」一個月後過的「黑色情人節」,也是個特別為了曠男怨女營造的節日。在黑色情人節這天,穿黑衣、戴黑帽不稀奇,就連入口的食物,也指定要喝黑咖啡、吃黑不溜丟的韓式炸醬麵,只為一吐上個月和上上個月收禮物期待落空的怨氣。
[attach]75090[/attach]
▲韓國仁川共和春「炸醬麵博物館」。(記者田欣雲攝影)
問起韓國人最喜歡的外送食物是什麼?絕不是快熱送的PIZZA!據年初韓國《中央日報》調查,外送炸雞遠勝炸醬麵20個百分點,成為韓國人最愛的外送No.1,但在老一輩心目中,曾引領外送風氣、「使命必達」的炸醬麵,仍有其不可取代的魅力。韓式炸醬麵用的「春醬」之所以如此「黑」,自有它的家學淵源;之所以普及全國,與「韓戰」竟大有關係!想探究箇中奧祕?就請您走訪韓國炸醬麵發源地「仁川」一趟吧!
[attach]75091[/attach]
▲清末民初時局動盪,華僑移民到仁川的人口漸增,今日雖已不復往昔榮景,但在仁川中華街裡,仍藏著一處老麵館舊址,記錄著平民美食「炸醬麵」的前世今生。(記者田欣雲攝影)
韓國第一碗炸醬麵,手藝出自山東華僑之手,而當年僑民登岸的港市「仁川」,自然成為韓式炸醬麵的誕生地。1882年簽訂《濟物浦條約》後,仁川隔年正式對外開港,隨著清末民初的時局動盪,移民到仁川的人口漸增,至1929年,華僑曾高達5萬人左右,今日雖已不復往昔榮景,但在仁川中華街裡,仍藏著一處老麵館舊址,記錄著平民美食「炸醬麵」的前世今生。
[attach]75092[/attach]
▲炸醬麵從苦力在街邊填飽肚子的一餐,進而登堂入室、走入餐館,最後變為韓國最受歡迎的平民小吃之一。(記者田欣雲攝影)
穿過古色古香的中華街牌樓,緩坡兩旁盡是華風餐館林立,在巷弄間拐個彎,有堵石牆巍峨眼前,覓得入口、抬頭一看,牌匾上斗大的「共和春」三字,莫非是當年海外的反清祕密組織?非也!人說「福州過台灣,身揹三隻刀,剪刀、菜刀、剃頭刀」,華僑到仁川,靠的也是從事縫紉、餐館與理髮等行業,成立於1912年的「共和春」餐館,與中華民國同年生,店舖以「共和國元年之春」的意涵取名,主賣炸醬麵,開風氣之先,成為韓國炸醬麵的鼻祖。
[attach]75093[/attach]
▲藏身於中華街內的「共和春」,是韓國中餐館販售炸醬麵的鼻祖。(記者田欣雲攝影)
至1983年歇業為止,共和春在中華街屹立了七十個年頭,如今,舊址已改做「炸醬麵博物館」,供世人尋訪一味小吃的另種鄉愁,見證韓國炸醬麵文化的幾經更迭。受中餐館影響,韓國人吃麵從原本的手擀刀切,多添了手打技巧;炸醬麵口味,由中國北方的味蕾,轉變成韓國人喜愛的甜;價位,從一碗15元,漲至今日四、五千韓元之譜,卻仍不失為人人接受的平民美食。
[attach]75094[/attach]
▲已歇業的共和春,如今已改為「炸醬麵博物館」。(記者田欣雲攝影)
炸醬麵的興起,肇因於韓戰之後、糧食短缺,稻米產量不足,為了善用美援提供的麵粉,韓國政府打出「麵食提倡運動」,鼓勵民眾一星期吃兩次麵,麵粉、醬料便宜的炸醬麵於是普及全國。博物館裡,老共和春的發展軌跡歷歷在目,文物小至碗盤書契、大到單車牌匾,走個一圈,彷彿見證了一場韓國近代史的歲月變遷。
[attach]75095[/attach]
▲外送炸醬麵的交通工具從單車演變到機車,箱子也從木箱進階到鐵箱,彷彿見證了韓國近代史的歲月變遷。(記者田欣雲攝影)
[attach]75096[/attach]
▲「炸醬麵博物館」中收藏著許多共和春遺留的文物,小至碗盤書契、大到單車牌匾,仔細瞧,當年共和春發行的股票,內容不但用中文書寫,還採用民國紀元呢!(記者田欣雲攝影)
光看嫌不過癮?就出門找間餐館點上一碗吧!中華街上「火鍋大王」雖以火鍋為名,但菜單上該有的中式料理一項不缺,叫份4,000韓元炸醬麵,上桌的果真符合「黑色情人節」需求。韓式炸醬麵的漆黑出於「春醬」,而春醬的黑與甜則來自焦糖,將麵拌開入口,除了甜滋滋的醬香與台式炸醬的鹹香大異其趣外,麵條Q勁也近乎米苔目的境界,用中文問老闆Q彈原因,卻只得到雞蛋、麵粉當原料的籠統答案,老僑發跡仁川的一點訣,不足為外人道也!
[attach]75097[/attach]
▲在中華街,想在任何一家中餐館點碗炸醬麵吃,都不是難事。(記者田欣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