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三國末年的兵器

roy0981223 2010-5-22 01:18

三國末年的兵器

[size=16px]據推測,一名三國時代重甲士兵的標準配備是:

一頂「兜鏊」

一副「筩袖鎧」

一把「環首刀」

再依該名士兵的任務編組發給:「長矛」、「長戟」、「弓」、「弩」、「盾牌」等等。

這是些什麼東西呢?請看下面的介紹。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41637.jpg?TTAAH.LBWQV14YE6[/img]

一.防具

防具的作用在避免直接的殺傷,主要的種類有三種:甲、冑、盾。在春秋時代,一名戰士所穿戴的防護裝具合稱「甲冑」,甲就是護身甲,通常是用來指稱「皮甲」。冑就是頭盔。


【甲】

自戰國時代起,士兵裝備鐵製防具,護身的金屬防具被稱為「鎧」。直到隋唐,士兵的護身防具依材質不同,都有甲(皮革)和鎧(金屬)兩種。隋唐之後則打破這種劃分,皆以「鎧甲」稱呼。

三國後期流行的護身鎧甲,是一種叫「筩袖鎧」的鎧甲。「筩袖鎧」,顧名思義,它是「桶狀」而「帶袖」,像是一襲現代的短袖套衫,由一片片的鋼片編成,因為帶著短袖,可以連帶保護士兵的上臂與腋下。在漢代劉勝墓(注一)中有出土了一套類似的鎧甲,不過漢代的鎧甲胸前開襟,可以左右打開,穿戴方式就像西式襯衫。而三國的「筩袖鎧」為了增加防護力,胸前不開襟,所以穿得時候要像現代穿T恤一樣從頭套入。

「筩袖鎧」的材料也特別講究,可能是將薄鋼片反覆折疊鍛打做出的堅軔「百煉鋼」鋼片,這個技術到今日仍在使用。所以說,當時的百煉鋼技術應該大幅增加了鎧甲的防護力。此外,騎兵專用的筩袖鎧還附有「腿裙」,可以保護騎兵的腿部。

除了「筩袖鎧」外,三國初期也開始出現其他型制的鎧甲,以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為例,文中就提到了「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馬鎧」等五種。因為這五種鎧甲主要流行於南北朝,部份還一直流行至唐朝,所以學者推測,三國時代可能已出現了上述新的鎧甲,只是製作費時又花錢,只有王公貴族才穿戴得起,直到南北朝時才逐漸普遍流行於軍隊中。或許,便於在戰馬上廝殺的「兩當鎧」已經讓三國末期的騎兵小規模穿戴了。

「馬鎧」不保護騎士,而保護戰馬。馬鎧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湖北省曾出土過一具楚國皮製馬甲。到了東漢,馬鎧的使用較以前普遍,材質多是皮甲、用來保護戰馬胸部正面的「擋胸」。因為馬鎧的型制完備於盛行重裝騎兵的南北朝,三國的馬鎧的主流,或許是傳統的皮甲,也可能發展出一些較重裝的騎兵。《太平御覽》一書曾引用曹操的《軍策令》:「(袁)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袁紹在關渡之戰前號稱「騎萬匹」,所以便是財力雄厚的袁紹,也只能供得起極少數左右的騎兵部隊裝備馬鎧,可見馬鎧仍是高價的鎧甲。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28848.jpg?TTAAH.LBjXwj2MLR[/img]

【冑】

「冑」是頭盔。一般總以為「甲冑」只是衣服的部份而已,其實穿上甲「冑」之後,便已經戴了頭盔,自然是不會再戴一個頭盔的。

鐵鑄成的「冑」在戰國時期出現,因為形似鍋子,所以冑又被稱為「兜鏊(鏊音Ao2、ㄠˊ,就是鍋子)」。頭盔「兜鏊」的型制延續東漢,主要由半圓形的鐵冑頂,加上長條形的鐵冑片編成。在兜鏊的後面還有以短鐵冑片編成的「頓項」,作用在保護後腦與頸部。除此之外,三國時代的冑頂還有一個柱狀物,用來插入盔翎、纓飾。

目前所知的三國兜鏊,其型制來自於河南偃師杏園村魏晉墓出土的武士俑。另外,1980年時在吉林省榆樹縣老河深村一座東漢初期的鮮卑墓中,也曾出土一頂鐵冑,復原後和前者武士俑的兜鏊型制幾乎相同。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44786.jpg?TTAAH.LBkNZhhCki[/img]

【盾】

盾是用來防止刀矛、矢石傷害的手持防護裝具,最初叫做「干」,後來叫做「牌」。盾的材質通常是木、籐、竹、皮革等,而秦漢之際開始出現鐵製的盾,但並未普遍使用。

三國時代的士兵所使用的盾,除了兩漢士兵常用的上短下長、圓弧對稱的梯形盾外,也可能逐漸使用一種長型盾。這種長型盾通常為長六角形、盾面中脊微凸,飾有獸面紋,還可以用木柱支撐,立於地上。三國時代的盾並沒有實物出土,現存的實例是來自敦煌莫高窟的西魏壁畫,那已經是南北朝時期了。

還有另一種小型的盾:「鉤鑲」。「鉤鑲」是一具附有長鐵鉤的小型鐵盾,主要是用來對付使用長戟的敵人。使用時,士兵一手拿鉤鑲,一手拿環首刀,當敵人的長戟刺(或劈)過來時,就以鉤鑲上的長鐵鉤勾住敵人的戟頭,再衝過去給敵人一刀。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直接使用鉤鑲上的長鐵鉤來殺傷敵人。鉤鑲可能最晚出現於東漢,緊接在東漢之後的三國時代應仍有士兵使用。(注二)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37802.jpg?TTAAH.LBI4Ufb9nd[/img]

二.武器

自兩漢至三國,士兵最主要的近戰兵器就是「環首刀」,一般兵器是以長柄兵器中的「矛、戟」為主,而遠射兵器自然是「弓、弩」。


【環首刀】

三國士兵的近戰護身兵器沿襲兩漢,每人配發一把「環首刀」,由於在刀柄尾端有一圓環而得名。環首刀全長大約從70到110cm不等,刀身筆直,單面開鋒,刀背厚實,適合用來砍劈。

在交錯廝殺的戰場上,「環首刀」這種專門用於砍劈的單刃厚背的短兵器具有構造上的優勢。它不像雙刃長劍一樣容易折斷,可以單手持握,使用技巧也較快熟練。環首刀一般都插在木製刀鞘中,配在士兵身體左側。

1974年7月,在山東臨沂蒼山地區出土一把東漢的環首刀,刀身上還刻有隸書銘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孫」。「卅湅」就是三十煉,也就是這把刀曾經使用「百煉鋼」技術將鋼材折疊鍛打達三十次之多,而在這把刀的刃部還發現經過「淬火」。「淬火」是將刀刃加熱到某一高溫,再用水、油或空氣使其急速冷卻,並讓工件表面硬化。

三國時代,各國軍隊都大量生產環首刀,並使用兩漢以來如炒鋼、百煉鋼、淬火等鋼鐵生產技術。《太平御覽蒲元傳》中提到,三國時的諸葛亮曾命「蒲元」這個人造刀,蒲元在斜谷開工,為了造出好刀,還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來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稱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年)造劍十口、刀萬口,從這可看出,劍在這時已成為玩賞用兵器,而刀則為士卒實戰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萬來計算。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31167.jpg?TTAAH.LBKz0PRPTX[/img]

【矛】

三國末年士兵的一般兵器仍應是沿襲兩漢,以長柄兵器中的矛與戟為主,通常長度都在2到3m間。

「矛」自古就是中國軍隊常用的兵器之一,尖端是一柄青銅或鐵製的利刃,主要是用於擊刺和挑扎。而為了因應防護力提高的甲冑,三國後期的矛沿續自兩漢以來的改良,主要是將矛頭刃部加長,增加破甲能力。四川曾出土東漢時期的鋼鐵矛頭,連鋒刃帶套柄全長約48公分。除了長柄矛外,在漢代還出現了諸如「雙矛」、「手矛」等短柄矛。

三國時代,騎兵所使用的矛也開始與步兵的不同。由於重視武器的直刺能力,騎兵用矛的長度逐漸增加,至三國末西晉初時已經出現一丈八尺(約4m)的騎兵用矛,這種長矛被稱為「槊」(音Shuo4、ㄕㄨㄛˋ,最早叫作「矛肖」),也有人稱其為丈八蛇矛。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34635.jpg?TTAAH.LBRoJz5puw[/img]

【戟】

自漢代至三國,步兵與騎兵使用的最主要長柄兵器,其實不是「矛」,而是「戟」。「戟」融合了「矛」與「戈」兩種兵器的特色,漢代的戟是所謂的「卜」字形戟,這種類型的戟頭形狀如「├」。前端的戟鋒類似「矛」,用於擊刺,而突出的橫枝類似「戈」,可用來勾拉、劈啄。這種卜字型戟一直使用到三國。目前出土的三國時代鐵戟頭全長約48cm,突出的橫枝約23cm。

「戟」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較短的「手戟」也出現了。漢墓壁畫中的手戟可視為沒有裝上長柄的戟頭。「手戟」只在戟頭尾部纏上麻繩,方便持握,士兵可以一手持手戟、一手持盾牌,或者雙手各持一手戟。甘寧便曾經雙手持手戟,和持刀的凌統對舞。手戟也可以用來投擲、擊殺敵人,像是董卓就曾忿怒地「拔手戟擲(呂)布」。一般來說,柄較長的戟稱為長戟(3m以上),通常配發給騎兵使用、而柄較短的戟(2m以下),能夠雙手各用一支的,則稱為「雙戟」。典韋便是知名的雙戟愛用者。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提到,由於冶金技術的改進,導入百煉鋼技術的「筩袖鎧」防護力大為提高;這樣一來,兼具「矛」與「戈」功能的戟,在三國末期已經無法有效地以「戈」般的橫枝殺傷敵人。為此,戟的橫枝在東漢晚期開始逐步改為往上彎曲,藉以增加刺和叉的功能,原本的向後勾拉與劈啄的功能則慢慢消失。1972年,在甘肅嘉峪關清理的嘉峪關新城三號魏晉畫像磚墓中,就繪有手持短柄戟(橫枝上翹如叉)與盾牌的士兵群。但是,就算將橫枝改為向上彎曲,增加刺叉功能,戟的擊刺能力仍舊比不上僅有尖端直刃的矛,況且矛頭比戟頭更容易生產。於是,用途多而不專的戟其重要性不斷下降,在晉朝時終於將其地位讓給了專門擊刺用的長矛;至南北朝時,戟已退出實戰兵器的行列,淪為儀仗器具。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39770.jpg?TTAAH.LBPnkhyDjI[/img]

【長刀】

還有一種長柄兵器被稱為「長刀」,也被後世稱為「大刀」。其形制就是在長柄末端安上具有寬大刀刃的(直體)刀身。長刀可能是源自於西漢的「斬馬劍」,這是漢軍與遊牧民族騎兵衝突時,將雙刃劍安裝到長柄上所產生的兵器。除了利用單刃厚脊的刀身給予敵人殺傷外,長刀還可以使用本身的重量將敵人「劈殺」。《三國誌》中記載典韋除了善用雙戟,也用「長刀」,這也是正史中關於長刀最早的記載。此時的長刀全長可能有七尺(約160cm)。據推測,長刀雖然出現年代很早,卻一直到東晉時才大量發配部隊;到了唐代,「大刀」已經成為騎兵、或部隊中下級幹部使用的武器。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45581.jpg?TTAAH.LBNqAVNQrs[/img]

【弓、弩】

遠射兵器的「弓」與「弩」自然也是步兵重要的武器,除了利於防守外,更是對付騎兵的有效兵器。自古以來,中原就經常與北方的遊牧民族發生武裝衝突。中原的部隊步兵為主,面對遊牧民族的騎射戰術,就是以弓與弩為主要武器,寄望以較長的射程彌補速度的不足,遠距離殺傷遊牧民族的騎兵,達到驅離的目的。

三國時代的造弓技術基本上沿續兩漢,強度最大的弓為「角弓」(複合弓)。「弓」的特點,就是射擊頻率比起依靠重新啟動機關的「弩」來得快,歐洲曾經比較過熱那亞弩手與威爾斯長弓手的射速,在一分鐘內,一名熟練的弩手可以發射二至三箭,而一名熟練的弓手則可以發射十箭。不過,較高的射擊頻率換來的是較短的射程和較小的殺傷力,而且要訓練出一名能夠快速、精確射擊的弓手,比起訓練出一個只需會操作機關的弩手,要花費更多時間。

「弩」是用機械力量發射的硬弓,從兩漢至三國都是由國家統一製造再發給士兵,一般平民不准私自擁有弩。弩的製造也是沿續兩漢,以青銅或鋼鐵造出弩機,在弩機上有「望山」,也就是一般我們所稱的準星,上面還有刻度,讓弩手可以更精確地瞄準。弩的特點就是射程較長、威力較大,弩手在張弩上箭之後,可以專心、長時間地進行瞄準,故弩有時也適合用來伏擊。同時,弩手的訓練時間較短,明代《武備誌》的作者茅元儀就曾形容弩是:「朝學而暮成」,所以弩適合用來裝備只經過短期訓練的士兵。三國時的箭鏃幾乎都以鋼鐵製造,銅製的箭鏃已經很少見。而諸葛亮造出著名的「連弩」,稱為「元戎」,可以發射十支八吋長的鐵箭。(注三)

正由於弓與弩彼此的優缺點是互補的,所以,除了將弓、弩兵與矛、戟兵混合運用外,也可見到弓兵與弩兵編為一隊,交相掩護。

[img]http://f23.yahoofs.com/myper/NeiUS6mFBSgsq.PIZjbI/blog/ap_F23_20090204075635954.jpg?TTAAH.LBQUXITgop[/img]

注一:公元1968年在河北滿城西漢一號墓中發中一襲鐵鎧甲,是由2859片鐵片編織而成的魚鱗甲,重1685g。推測此墓屬於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劉備的十七世高祖)。

注二:目前所見的鉤鑲實物,是出土於洛陽七里溝東漢墓。這副鉤鑲全部為鐵製,全長70cm,重1500g。主體部份為一個長22cm、寬15cm、厚3mm的小鐵盾,鐵盾背面有把手供士兵持握,正面上下各有一個鐵鉤,上鉤長32cm、下鉤長27cm。

注三:連弩的文獻記載不足,也缺乏三國時代的遺物出土,因此我們並不清楚諸葛亮的「元戎」到底是可以連續發射十支箭,還是一次同時射出十支箭。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宋代確實曾出現可連發的弩箭,犧牲了射程和殺傷力,來換取快捷的射速,所以這種宋代的連弩只能用來對付沒穿鎧甲的盜匪。[/size]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國末年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