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古代始終堅守臣節的無冕之王

gnativs 2014-2-9 01:00

中國古代始終堅守臣節的無冕之王

  人類創造了權力,而權力又扭曲了人性,多少人為追逐權力不擇手段甚至同室操戈、骨肉相殘,多少人成為權力的奴隸和犧牲品,即使身敗名裂、粉身碎骨亦初衷不改,在所不惜。臣子為攫取最高權力鋌而走險,帝王為鞏固權力濫殺無辜,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幕幕血淋淋的人間慘劇。然而,在中國古代,也有這樣一些特殊的名人,他們依靠自己的卓越才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權在握的宰輔大臣,都輔佐了至少兩代以上的帝王,老皇帝死後,作為托孤重臣他們已是無冕之王,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像王莽、劉裕、楊堅、趙匡胤等人那樣輕易廢掉小皇帝建立起自己的家天下,成為新王朝的開國君主。但是在如此巨大的權力誘惑面前,他們都不為所動,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忠心耿耿,堅守臣節,一心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的這種高風亮節不僅在古代屬於鳳毛麟角,即使在今天也非常難得。
  1、伊尹:伊尹(?~前1713),商初大臣。名伊(另說名摯),尹為官名。今莘縣人(山東)。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務農。傳說他為了見到商湯,遂使自己作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說湯而被用為“小臣”(和姜尚垂釣渭水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後為成湯重用,任阿衡(宰相),委以國政,助湯滅夏。湯死後,歷佐蔔丙(即外丙)、仲壬二王。仲壬死後,即太甲即位,湯孫太甲為帝時,因不遵湯規,橫行無道,被伊尹放之於桐宮,令其悔過和重新學習湯的法令。3年後,迎回太甲復位。死於沃丁時。他為商朝理政安民60餘載,治國有方,權傾一時,世稱賢相,3代元老。伊尹於公元前1713年卒於亳(山東省曹縣南),享年百歲。
  2、姜尚: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字子牙,也稱呂尚,炎帝神農皇帝51世孫,伯夷36世孫。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武王兩朝的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據史書記載,他直到花甲之年仍未遇明主,垂釣於渭水之濱。後巧遇周文王姬昌,成為知人善任的周文王的重要謀士。在他的全力輔佐下,周族的勢力日漸強大,“三分天下有其二”。可是天不假年,周文王未能實現滅商的願望,便撒手歸西了。文王死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拜姜子牙為國師,並號稱為師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繼續全力輔佐武王姬發興周滅商。在克商的關鍵戰役牧野之戰中,據《尚書.周書》記載,姜尚曾親自率兵擔任前鋒首先向商軍發起進攻。由此看來,姜太公應該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滅商後,因其卓越的文治武功,他成為西周王朝的首席功臣,第一個被封為齊地的諸侯。武王死後,他又與周公旦一道,輔佐幼主成王,內修政理,外平叛亂。直到康王年間,才以高壽離世。
  3、周公旦: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儒學先驅。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採邑在周,稱為周公。武王滅商後僅兩年就死了,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當國。此時西周的政治形勢相當險惡,主少國疑,內憂外患;內有王公大臣的離心離德,外有殷商殘餘勢力的蠢蠢欲動,若周公舉措稍有不慎,新生的周朝就有傾覆的危險。周公旦攝政期間,其弟管叔鮮和蔡叔度散布流言,說他要篡權自立,並勾結周公的另一個弟弟霍叔處及紂王之子武庚聯合發動叛亂,史稱“三監之亂”。為了免除成王和國中大臣們的猜疑,周公毅然親自帥兵東征平叛,三年後平定“三監”叛亂。在成王長大成人後立刻還政成王,退居臣位,絲毫不貪戀權勢。攝政期間還大行封建,營建東都,制禮作樂。周公旦在鞏固和發展周王朝的統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周公在當時不僅是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個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聖人,《論語》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4、趙盾:趙盾(約前653~前602),即趙宣子,謚號宣孟,亦稱趙孟。春秋時晉國執政。前 621年在晉國執政,節儉奉公,注意整飭政紀,大得民和,又以車八百平周亂,立匡王。先後輔佐三代國君晉襄公、晉靈公和晉成公。前607年,他因忠心為國,犯顏直諫,荒淫無道的晉靈公圖謀殺他,他避難出走,未及越境,靈公被殺。他回朝迎立成公,繼續執政,約在成公五年病卒。晉襄公六年(前 622年),趙衰卒。由於趙氏家臣陽處父鼎力相助,趙盾取狐射姑(賈季)而代之,將中軍,執晉國政,時年30歲左右。後來襄公死後,繼位的靈公年幼,趙盾更是盡心盡力的輔佐幼主。在內政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膽識。他“制事典,正法罪”,補充和完善原有的法律條文,使賞罰量刑有明確的客觀標準可循;“辟獄刑,董逋逃”,昭雪沈冤積案,監督揖拿逃犯,穩定社會秩序;他還“續常職,出滯淹”,選賢任能,賦職任事,罷免那些庸才和政績平平的官吏。並將所制定的“事典”授予太傅陽子和太師賈佗,在晉國頒布執行,“以為常法”。這對於晉國政局的穩定,對於法家思想在三晉的孕育產生,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趙盾性情勁直,疾惡如仇。靈公年紀漸長後,驕奢淫逸,濫殺無辜,晉國民怨沸騰。趙盾犯顏驟諫,靈公懼,派且霓刺殺趙盾不成。這年九月,靈公同趙盾飲酒,伏甲土於宮庭四周,欲再次謀殺趙盾。由於右提彌明以死相救,趙盾逃出晉都。隨後,趙盾族弟趙穿殺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晉境而歸,擁立公子黑臀為君,是為成公。趙盾繼續執政直至成公六年病亡。
  5、霍光: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著名將領霍去病的同父異母之弟。他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後,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勛,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麒麟閣十一功臣第一。漢武帝臨死前,命畫工畫了一幅周公背負周成王的圖畫賜予霍光,囑托霍光像當年周公輔佐年幼的周成王一樣輔佐幼帝劉弗陵。武帝後元二年(前87年)春,漢武帝病死,霍光正式接受漢武帝遺詔,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命大臣,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禦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從此,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帝年八歲,政事一決於光”。隨後果斷挫敗了上官桀、燕王旦等人的政變陰謀,並革新政治、經濟,廢除了漢武帝時期留下來的一些弊政,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整了階級關系,從而,使漢朝的經濟走上了恢復發展的道路。漢昭帝在位13年,由於霍光的輔佐,為漢朝的鞏固,為社會的安定和發展都奠定了一定基礎。昭帝死後,霍光先是迎立昌邑王劉賀,因荒淫無道,不久又將其廢掉。他寧願擔負所謂擅自廢立的惡名,也不願使漢家王朝毀在昏君手裏,這表明他對漢室的忠誠,也是對國家的高度負責。又迎立武帝曾孫劉病已(即在巫蠱之禍中罹難的戾太子劉據之孫)即位,是為宣帝,霍光選擇了漢宣帝,才使得漢朝保持了興旺的局面。漢宣帝即位後,霍光繼續輔佐朝政,直到病死。霍光秉持漢朝政權前後達20年,他忠於漢室,老成持重,而又果敢善斷,知人善任,實為具有深謀遠略的政治家。他擊敗上官桀等人發動的政變,廢劉賀,立漢宣帝,使漢室轉危為安,其政治膽略頗可與蕭何相比;他改變武帝末年急征暴斂、賦稅無度的政策,不斷調整階級關系,與民休息,使漢代的經濟出現了又一個發展時期。由於霍光的巨大歷史功績,後世將其與伊尹相提並論,人稱“伊霍”。但是由於對自己的妻子兒女管理教育不善,導致在他死後僅兩年,他們繼續飛揚跋扈,橫行不法,最終被漢宣帝滅族。一世英名最終毀在妻子兒女們的手裏,這一點也可以為今天的一些官員們所借鑒。
  6、諸葛亮: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三年(223)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並明確告訴他,世子劉禪可輔則輔,不可輔則可自取。但是諸葛亮並沒有“自取”,而是選擇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禪繼位尊諸葛亮為“相父”,晉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掌握朝政大權。諸葛亮勤勉謹慎事必躬親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227)上疏《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將後事托付姜維。諸葛亮因小說《三國演義》的渲染而成為我國古代最有名的輔政大臣,成為忠君報國的典範。
  7、韓德讓:韓德讓(941~1011)中國遼代聖宗時大臣。後賜名德昌,又賜姓耶律,名隆運。遼景宗時,累遷權知南京留守事。乾亨元年(979),因守南京幽都府(北京),擊宋軍有功,授遼興軍節度使。不久,入朝為南院樞密使。四年,景宗死,聖宗嗣位,因年幼,由其母蕭太后攝政,韓德讓極受寵任。統和三年(985),與耶律休哥、耶律斜軫、室昉等重臣同心輔政,對穩定聖宗初年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四年,宋軍北伐,他擊敗曹彬、米信之師,封楚國公,復進封楚王。十二年,代室昉為北府宰相兼領樞密使。耶律斜軫死後,韓德讓兼北院樞密使。十八年前後拜大丞相,進封齊王,總理北南兩院樞密院事。澶淵之盟後,徙封晉王,賜國姓耶律;且出宮籍,位在親王之上。他是遼臣中輔政最久、集權最多、寵遇最厚、影響最大的一人。對聖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漢族的關系,以及維護遼宋盟約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在評書《楊家將》中,他的形象(即所謂的韓昌韓延壽)被嚴重扭曲和醜化。
  8、張居正: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湖廣江陵(湖北)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由編修官至侍講學士令翰林事。隆慶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隆慶時與高拱並為宰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萬歷初年,與宦官馮保合謀逐高拱,代為首輔。當時明神宗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決,前後當國10年,竭盡心智輔佐幼主,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隱瞞的田地,推行一條鞭法,改變賦稅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財政狀況有所改善;用名將戚繼光、李成梁等練兵,加強北部邊防,整飭邊鎮防務;用潘季馴主持浚治黃淮,亦頗有成效。萬歷十年(1582)卒,贈上柱國,謚文忠。死後不久即被宦官張誠及守舊官僚所攻訐,籍其家;至天啟時方恢復名譽。著有《張太嶽集》、《書經直解》等。因其巨大的歷史功績而被後世譽為“宰相之傑”。
  “淡泊名利”,說著容易,做起來很難,但是上述古人做到了,他們權重而不驕縱,功高而不欺主,善始善終,一心謀國,實在是難能可貴,不失為千古為人做官的楷模。或許他們身上的某些東西仍值得今天的人們學習和借鑒,重溫他們的事跡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古代始終堅守臣節的無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