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ul 2014-2-4 00:19
古人是如何放爆竹
燃放鞭炮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過年時放鞭炮,是在祈求來年幸福。
《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裡放爆竹,來驅退瘟神惡鬼。當時沒有火藥,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反映了古代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唐朝,鞭炮被人們稱為「爆竿」,大概是將一根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爆破之聲。唐朝詩人張說的《岳州守歲》道:「桃枝堪辟惡,竹爆好驚眠。」這位宰相在睡夢中被驚醒,連聲稱讚妙,可見其在除夕之夜的興奮和愉快。南宋范成大的《爆竹行》中道:「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將乃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形象地描繪了使用竹筒爆竿時緊張熱烈的氣氛。王安石的《元日》詩著名的詩句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寫的都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形。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試驗,發現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用卷紙裹著藥的燃放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