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日爾曼人贏得自由的戰役

lkkme 2014-2-1 01:06

日爾曼人贏得自由的戰役

  公元9年的一天,羅馬帝國和往常一樣,到處是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70歲的羅馬皇帝奧古斯塔有點厭倦地將御案上堆積如山的羊皮紙公文推到一旁。他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塔」(Augustus)這個稱號,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已經有38年了。那個曾經叫做渥大維,跟隨凱撒南征北戰,在阿克圖海戰中指揮若定,一舉擊潰政敵安東尼的翩翩少年,如今已經垂垂老矣。在他的治理下,羅馬帝國進入鼎盛時期,天下太平,四海歸一。雖然時不時有遠方被征服的蠻族反叛,他的羅馬將軍們總是能夠毫不費力地蕩平。
  前不久,潘諾尼亞省的土著起來造反,奧古斯塔不得不把他的養子,羅馬名將提貝留(Tiberius)從日爾曼尼亞調去鎮壓,這樣日爾曼尼亞總督的位置就出現了空缺。奧古斯塔為新總督的人選頗費了一番心思。他素來知道日爾曼人的桀驁不馴,提貝留以征服者的身份建立鐵腕統治,才震懾住了那些野蠻人。奧古斯塔突然覺得提貝留在日爾曼尼亞過於嚴苛,也許現在該是懷柔的時候了,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嘛。這時他想起了他的內侄,現任敘利亞總督瓦盧斯(Varus)。瓦盧斯是羅馬上流社會的典型產物。他飽讀詩書,博聞強識,喜歡辯論哲學問題和處理法律糾紛。也許這樣一個人,能夠給日爾曼尼亞的蠻荒之地帶去一些文明的風氣。
  瓦盧斯上任幾個月來,一直安然無事。幾個星期前,奧古斯塔接到報告,說日爾曼尼亞北方一個部落反叛,瓦盧斯正率領三個羅馬軍團前往彈壓。奧古斯塔隱隱有些擔心,因為瓦盧斯沒有多少打仗的經驗。 他隨即寬慰自己,心想無論再麻煩的局面,三個羅馬軍團總能應付得了。沒想到噩耗很快傳來,瓦盧斯大軍在條頓森林(Teutoburg Forest)遭到伏擊,全軍覆沒。
  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的廣袤土地上,居住著一個以遊牧,捕獵為生的日爾曼民族。兩千多年前的歐洲中北部,氣候比現在寒冷得多。在嚴酷的氣候和惡劣的生存條件下磨礪出來的日爾曼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他們意志堅強,耐力驚人,是天生的獵手和戰士。和羅馬的文明世界相比,日爾曼人的社會非常原始。日爾曼人沒有文字,沒有歷史,他們穿獸皮製成的袍子,婦女能織一些粗糙的亞麻布。在整個日爾曼尼亞,只有不足九十個定居點可以勉強稱作是城鎮。日爾曼人住的是名副其實的草房,由原木搭建,乾草敷頂,見不到一塊石頭,磚塊或瓦片。日爾曼人通常是家徒四壁,唯一值得一提財產的是他們數目龐大的牛群。
  日爾曼男人性情暴烈如火,在和平時期,除了打打獵以外,他們基本不事勞作,整天酗酒解悶,而由婦女和老人承擔起所有的生產活動。一有戰事,他們立刻復甦,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彷彿衝鋒的號角是世上最悅耳的音樂。日爾曼人原始的生產方式無法供養這麼多游手好閒的人,於是很多人加入羅馬軍團當僱傭兵。每到饑饉的年份,日爾曼人就必須大規模遷徙逃荒,因而定期和周邊民族發生衝突。
  日爾曼人雖然是典型的蠻族,但卻擁有非常刻板的道德觀。日爾曼人的社會非常尊重婦女,遇到大事婦女都要參與意見。日爾曼人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很注重夫妻之間的忠貞不渝,這和羅馬人放浪不羈的男女關係形成鮮明對比。日爾曼婦女有不輸於男子的堅毅和強悍。她們通常隨軍出征,在營地裡為男人們縫衣做飯;無論戰況多麼危急,她們都鎮定自若,倘若戰敗,她們會毫不猶豫地自殺以保貞操。羅馬史學家塔西提(Tacitus)評論日爾曼婦女,說她們非常可敬,但一點不可愛。
  羅馬名將提貝留 - 也是未來的羅馬第二位皇帝 - 征服了萊茵河到易北河的廣大地區,作為日爾曼尼亞省併入帝國。羅馬在日爾曼尼亞採取軟硬兼施的政策,對各個部落的貴族加以籠絡,授予羅馬公民權,而傑出者甚至被吸收進羅馬騎士團(Equestrian Order),這是相當高的榮譽。許多日爾曼部落首領就這麼被收買,積極和羅馬統治者合作。
  日爾曼切魯西部落(Cherusci)首領海爾曼(Hermann, 拉丁文名為Arminius)和他的兄弟就是被羅馬人挑中的少數精英之一。海爾曼年僅二十七歲,通曉拉丁文,曾經加入羅馬軍隊在巴爾幹半島作戰,因而對羅馬軍事機器的優缺點一清二楚。他的兄弟被羅馬生活方式的豪華與精緻所征服,對羅馬忠心耿耿。海爾曼絲毫不為所動,視羅馬的榮華富貴如同糞土。他心中充滿愛國主義的使命感,苦思冥想尋求一個掙脫羅馬枷鎖的良方。
  機會終於來了,提貝留突然調離日爾曼尼亞。提貝留精明強幹,對日爾曼人的習性瞭如指掌。他對日爾曼人的監控滴水不漏,讓海爾曼不敢越雷池半步。他的離去使很多日爾曼人鬆了一口氣,而新任總督瓦盧斯的疏曠給了他們不少活動空間。
  瓦盧斯是一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的生活習慣異常荒淫放縱,來到日爾曼尼亞後沒有半點收斂。羅馬官兵於是上行下效,軍營裡武備廢弛,妓女成群結隊,整天鶯聲燕語,淫亂不堪。這種景象激怒了許多日爾曼人,他們不能容忍自己的土地遭到如此玷污。海爾曼乘此機會暗中聯絡,爭取到很多部落的支持,準備起事。瓦盧斯統帥三個羅馬軍團,加上僕從部隊,有兩萬之眾。這些部隊是提貝留親手訓練出來的,戰鬥力非同小可。他明白以日爾曼人目前的軍事實力,根本無法和羅馬人進行會戰。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利用特殊地形打一場伏擊戰。
  為了不讓瓦盧斯發覺他的意圖,海爾曼和其他部落首領經常前來拜見瓦盧斯,表示臣服。他們投其所好,請瓦盧斯仲裁各部落的糾紛。瓦盧斯果然中計,興致勃勃地按照羅馬法的慣例一一決斷,炫耀他的學識和口才。海爾曼看見瓦盧斯對他信任有加,知道時機成熟了。
  這時正值秋季,連綿的暴雨使道路泥濘難行。羅馬軍隊嚴重依賴後勤,在這種條件下行軍機動性會大受限制。海爾曼讓北部的一個部落公開起事,誘使瓦盧斯前去鎮壓。瓦盧斯這時依然認為海爾曼是他親密的盟友,他居然向海爾曼咨詢行軍路線,於是海爾曼將伏擊地點選在了條頓森林。
  條頓森林位於現在德國西北部的利伯郡,這個地名保留到今天。條頓森林是一塊高地,其中河谷縱橫。地勢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峽谷中穿行。這裡生長著高大茂密的橡樹林,灌木很少,人馬可以在林中穿行無阻。條頓森林的地貌到今天都沒有多少改變,地圖上顯示的一些地名,比如「勝利場」( das Winnefeld), 「白骨巷」( die Knochenbahn),和「殺戮谷」( der Mordkessel),還能讓我們依稀看到當年血戰的影子。
  瓦盧斯大軍終於出發了。他們沒有按照常規行軍,而是把所有的瓶瓶罐罐都帶上,組成一支龐大的載重車隊,隊伍後面還跟了一大群妓女和小販,好像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郊遊。羅馬人的行軍路線起初還都是平原,但漸漸地勢開始起伏,泥沼開始遍佈,讓羅馬人每前進一步都要費盡力氣。這樣瓦盧斯大軍慢慢地開進了條頓森林,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海爾曼的包圍圈。
  進入條頓森林以後,道路變得越來越狹窄泥濘。瓦盧斯大軍的隊伍漸漸越拉越長。就在這時,日爾曼人的攻擊開始了。無數的弓箭和彈子從道路兩旁的樹林裡射出,毫無防備的羅馬士兵紛紛倒下。受到突然襲擊的羅馬士兵沒有慌亂,他們迅速豎起盾牌,收縮隊形,企圖組成方陣迎敵,但是這裡根本沒有空間給他們組成任何慣常的戰鬥隊形。羅馬大軍且戰且行,終於到達一塊比較開闊平坦的地方,瓦盧斯下令紮營。於是羅馬士兵冒著箭雨迅速修建起一座標準的羅馬營壘,據壘堅守。入夜,日爾曼人退了回去。
  第二天清晨,羅馬軍團在大營外組成戰鬥隊形,想和日爾曼人決戰。海爾曼約束部下,決不出戰。不得已,瓦盧斯只好下令撤營,繼續前進。這回日爾曼人沒有再襲擊他們。瓦盧斯大軍蹣跚而行,來到一座峽谷之前。海爾曼事先讓人砍倒了幾十棵大樹,擋住了羅馬人的去路。羅馬工兵忙碌半天,勉強清理出一條小徑,雖然能容羅馬士兵通過,但那些馬車就只能捨棄了。得到丟棄馬車的命令,羅馬士兵立刻離開自己的隊列,爭先恐後地爬到馬車上去取自己的貴重物品,完全不顧長官的呵斥,片刻之間羅馬大軍亂成一團。
  海爾曼看到時機已到,下令總攻。在雷鳴般的吶喊聲中,日爾曼人像山洪爆發一般從森林裡衝了出來,海爾曼帶領一批勇士揮舞著寬刃重劍衝在最前面。被金銀細軟壓彎了腰的羅馬士兵被一片一片地砍倒。瓦盧斯看到事情不妙,下令撤退,但來時容易去時難,羅馬軍隊此時被分割成幾部分,羅馬士兵僅僅是靠著常年艱苦訓練形成的本能,組成形狀各異的密集隊形,且戰且退。 日爾曼人的衝擊一波接一波,漸漸越來越多的羅馬士兵倒在泥淖裡,羅馬軍團的隊形變得越來越鬆散。落單的羅馬士兵根本不是日爾曼人的對手,幾乎全部被屠殺,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絕望的瓦盧斯害怕被日爾曼人俘虜,自殺身亡。剩餘的羅馬士兵依然相當頑強的戰鬥,一幫老兵在一個小山丘上組成一個環行防線,打退了日爾曼人一次又一次的衝鋒,一直堅持到天黑。這些人挖的防禦工事和塹壕,到今天還依稀可見。到傍晚時分,戰鬥已經基本結束了。兩萬羅馬士兵中,只有不足百人生還。
  瓦盧斯大軍覆滅的消息傳到羅馬,奧古斯塔深受打擊。根據羅馬史學家卡修斯(Dion Cassius)記載,奧古斯塔接到報告後痛苦不堪,扯爛自己的長袍,以頭撞牆,嘶聲喊道:「瓦盧斯!把我的軍團還給我!」等稍稍平靜下來後,奧古斯塔立刻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瓦盧斯的三個軍團,是日爾曼尼亞和羅馬之間的主要屏障,如果日爾曼人乘勝進軍羅馬,他將無兵可用。
  為了以防萬一,奧古斯塔下令立刻招募一支軍隊。羅馬人此時已經過慣了安逸的生活,沒人願意去送死,幾天過去了居然無人應招。不得已,奧古斯塔下令徵兵,三十五歲以下男子十抽一,三十五歲以上十五抽一,抗拒不從者籍沒財產。即使如此,仍然沒有多少人站出來。奧古斯塔大怒,為此殺了一批抗拒兵役的人。最後還是提貝留趕回來,招募退役的老兵為骨幹,再解放一批奴隸充入軍中,才勉強湊成兩個軍團。
  值得慶幸的是日爾曼人並沒有打過來。奧古斯塔在痛定思痛以後,決定以萊茵河為界,同日爾曼人劃河而治。羅馬帝國的領土擴張到此為止,以後的四百年都是在努力守成而已。此後羅馬軍隊為了復仇幾次渡過萊茵河,入侵日爾曼尼亞,和海爾曼的聯軍互有勝負,但始終未能重新征服這個桀驁不馴的民族。
  條頓森林之戰以後六年,奧古斯塔去世,終年七十六歲。四年以後,年僅三十七歲的海爾曼被自己的族人暗殺。有趣的是,海爾曼和維欽托利一樣,沉寂一千八百年後又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剛剛完成德國統一的德皇威廉為了迎合如火如荼的民族主義情緒,表彰海爾曼為德意志民族英雄。1875年,一座巨大的海爾曼雕像在條頓森林豎立起來,這座雕像至今仍然完好,供無數後人憑弔。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爾曼人贏得自由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