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thday 2010-5-17 01:35
恆春古城南門
[size=3]簡 介
恆春古城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四季如春有130年歷史的古城,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歷經物換星移,古風味猶存。踏著先人的步伐登上城門,油然而生思懷幽古之情。東城門外約100公尺處有終年不滅的「出火」特殊資源景觀,西門城內有百年歷史的檳榔街,仿如重返時光隧道。恆春古稱「瑯嶠」。「瑯嶠」之名,是排灣族語的音譯,文獻最早見於荷蘭史料。「瑯嶠」的字義有好幾種說法:一為「蘭花」,意指恆春是蘭花城。二是老地名「Bujaujau」,則是指「鯊魚」。三則指「瑯嶠」為「琉球」一詞的音轉。這幾種說法,都與史料所載當年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謀而合。不管那種說法,至少都描繪出恆春多彩多姿的自然文化景觀。
側面
歷 史 事 件
1874年5月,恆春發生著名的「牡丹社事件」,日本派軍侵略,滿清政府指派欽差大臣沈葆禎巡撫琅橋,到達時發現當地地勢雄偉,進可攻退可守,惠風和暢,四季如春,因此上奏請准築城,以防敵人來侵。沈葆禎在上奏中,描述琅橋「時已殘冬,麥穗秧針黃綠相間,則內地四月間景象。」,恆春之名可能因四季如春而定於此時,而後奏准設恆春縣城,是屏東最早的縣治。恆春建城主因在於國防,城址是由素習勘輿的劉璈所選定。日據末期,恆春地方改隸高雄州,稱恆春郡。民國39年政府遷臺,重新劃分行政區域,改稱恆春鎮,屬屏東縣轄。[/size]
[size=3]
恆春南門
城 牆 構 造
恆春古城於清光緒元年選定城址後,委由各縣仕紳建造,於光緒5年7月15日峻工。恆春城周圍共972丈,厚2丈,有東西南北四門,每個域門頂端所建的砲臺高1丈7尺,寬6丈9尺,共分內外兩道。城門共有兩扇,高1丈2尺,寬6尺。城內街道呈丁字型,昔日北門為正門、是古城之官道,這一帶為練兵營,因此甚少居民。現今北門的城牆上還保存著立於清光緒2年的恆春古城唯一碑石。恆春古城建城時除四道城門外,還築有城臺、城樓、炮台四座。城樓各高1丈2尺7寸,寬6丈7尺,深1丈4寸。沿城周圍共築有1384個城垛。而今城垣大部分還在,但因居住環境改變,城牆多巳破壞,只留四個城門尚屬完整。為了保持古城景觀的完整性,景觀整建工程已展開,整建採用古法,以石灰、糯米、黑糖漿等為建材修建,希望讓百年古城再次重現新生命。
其 他
南門是四個城門中結構保存最為完整的,還保留有拱形城門及周圍磚砌的城牆,城門上築有飛簷式的牌樓。南門是進入恆春鎮內最容易看到的城門,從墾丁方向進恆春鎮一定會經過南門,現在南門已是恆春鎮圓環的中心。南門在民國69年曾經改建過,與原貌已有點出入。南門是變化最多的城門,目前保留拱形城門及周圍磚砌城牆,上域牆也拆除予以重建。[/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