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愛爾蘭的凱爾特傳統

lkkme 2014-1-31 00:36

愛爾蘭的凱爾特傳統

  關於歐洲凱爾特人的記載,始於基督誕生前500年,古希臘人稱之為Keltoi。那是一些武士和農民,原先生活在中歐,後來擴散到意大利、希臘、巴爾幹地區、小亞細亞,還有法蘭西(那時叫高盧)、西班牙、不列顛,當然還有愛爾蘭。    凱爾特人儘管文化上在上述地區佔過上風,但從來沒有形成一個政治上的王國。公元前2世紀,他們日益受到羅馬勢力的凌逼。公元前52年,凱爾特人在歐陸的最後據點高盧落入凱撒軍團之手,到公元前1世紀之末,羅馬控制了歐陸的全部和不列顛的大部。只有愛爾蘭得免於羅馬的佔領。據說,一個駐紮在蘇格蘭西部的羅馬將軍曾經揚言,只消一個軍團,外加一支小小的從屬部隊加以支援,就足以征服這個島嶼。可是,愛爾蘭從來沒有遭到羅馬人入侵,於是便成了凱爾特文明的倖存堡壘。
  由於相對的沒有受到外來影響,凱爾特人的生活方式在愛爾蘭盛行起來,直到公元5世紀基督教文化的到來。關於不信教的凱爾特人的知識是零零碎碎的。用一位歷史學家的話說:「他們仍像霧里人影,隱隱可聞腳步語聲而已。」人們知道一切,主要是來自愛爾蘭人古老的傳說和故事,一代代口口相傳,直到七八世紀才有人把它們記錄下來。那些傳說講的是一些馬上國王的事跡,比如塔拉的考爾麥克·麥克艾爾特和阿爾斯特的康納·麥克奈薩,講一些惡毒的王后,如米弗·康納特,講一些偉大的武士,如庫忽林。傳說中也描述一些到處是美女和異獸的花花世界,描述那些保守著愛爾蘭傳說、法律和宗教的祭司和詩人,描述些妖術邪法,還描述一些不信教的愛爾蘭國王。
  在那個所謂的英雄時代,愛爾蘭的強盜們開始劫掠羅馬屬下的不列顛,發動有組織的隊伍襲擊不列顛沿海,掠走物品和奴隸。其中有一次帶回來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這個少年後來永遠地改變了這個國家,他就是帕特里修斯·馬格努斯·蘇卡圖斯,後稱聖帕特里克。
  帕特里克到來時,愛爾蘭人口不過50萬,受習慣法和社會等級制的約束。愛爾蘭人好像特別容易接受基督教的福音,所以基督教迅速傳遍那片土地。基督教一興,巫師所行的宗教旋即死滅,儘管它的遺痕存留在一些後來成為神聖日的古老的節日里,異教的諸神也成為基督的聖徒。
  那時候,那個島子完全是農村的,並沒有歐洲其他地方已經發展起來的那樣的城鎮。所以,在帕特里克之後的一個世紀里,基督教在愛爾蘭擴散時,就有了鮮明的愛爾蘭特色。沒有城鎮,修道院很快成為半城市的中心,修道院的住持也成了令行禁止的宗教領袖。
  在未來的歲月里,這些修道院堡壘將要成為歐洲其他部分的信仰的燈塔。是的,在6世紀下半葉,愛爾蘭僧侶們赴歐陸朝聖,把福音帶給許多異教的人們,在法蘭西的呂克西爾、比利時的福斯和意大利的博比奧等地建立修道院。同時,在國內,愛爾蘭似乎迎來一個黃金時代。學術、藝術和文學繁榮起來,海外的學生成群地來到愛爾蘭的寺院學習。
  這些寺院也引來一些不那麼受歡迎的外國人。795年,海盜的大船出現在愛爾蘭的近海。隨後的200年里,海盜對愛爾蘭寺院先是打了就跑,後來,這種突襲漸漸地變成了志在征服和定居的有組織的戰爭。841年,海盜們建立了都柏林,那是他們在愛爾蘭的第一個定居點,後來又相繼建立了科克、沃特福德,還有韋克斯福德。海盜們一邊定居,一邊與愛爾蘭人通婚,並且採取了愛爾蘭人的生活方式。1014年,愛爾蘭國王希萊恩·博羅跟都柏林和倫斯特的兩王在克朗塔夫發生大戰,海盜們,更確切地說,是那些愛爾蘭北歐人,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儘管人們常常認為,爭戰的結果是愛爾蘭人戰勝北歐人,但實際上,交戰雙方都有愛爾蘭人和海盜武士。
  到布萊恩·博羅的時代,愛爾蘭國王的位置是人人得而居之。1014年到1169年期間,芒斯特王、阿爾斯特王、康納特王和倫斯特王都曾做過愛爾蘭的國王。正這些爭奪王位之戰招來了又一輪入侵和征服,從此以後,由某位愛爾蘭人大王成為統領全愛爾蘭的國王的希望徹底破滅了。倫斯特王達默特·麥克穆羅夫為了滿足當愛爾蘭國王的野心,引來外國人前來相助。1168年,愛爾蘭來了一幫盎格魯-諾曼人騎士,正是一百年前征服了英格蘭的那幫諾曼人的後裔。其他人很從接踵而來。1171年,有教皇在背後撐腰,英格蘭的諾曼人國王亨利二世掛帆而至,宣稱自己是該島的主人。
  凱爾特人的愛爾蘭不再與世隔絕,英格蘭人的殖民時期開始了。盎格魯-諾曼人引入自己的法律和風俗習慣,愛爾蘭人的教會進一步與羅馬正統接軌。然而,跟從前的海盜和基督傳教士一樣,諾曼人一面改變著愛爾蘭人,一面也與之同化了。這樣的輪迴愛爾蘭人沒少見過。當他們的國家再次進入動盪和變遷的黃昏期時,愛爾蘭人便用自己的過去自相安慰----追思神話傳說里的英雄,懷念帕特里克、科倫巴和凱爾特教會里的聖人,講述往昔祭司和國王時代的生活故事。
  愛爾蘭的鄉野間,到處散佈著遠古的石陣。其中有一些人造的丘岡,叫做通道陵墓。在紐格林治有一處丘岡就是凱爾特人到來幾百年前建造的。
  根據一半是歷史、一半是神話的愛爾蘭傳說,愛爾蘭人的祖先從西班牙來到此地,與最後一代神祇交戰,把他們趕到地下。這些神祇稱作達努神族,他們在地下的新王國稱為彼世。此世與彼世通過湖泊、山洞和通道陵墓可以交通。彼世的國父叫達格達,他把通道陵墓傳給神族,作為他們的居住之所。
  彼世是一個神秘和矛盾的地方。達格達和其他神靈像地上的生人一樣生活。甚至也有暴力和死亡,但與此同時,達努神族的王國又是一個和平富足的天堂,四時打獵,天天飲宴。然而對生人來說,彼世是個危險的所在,那些膽敢造訪的人很難逃生。
  愛爾蘭的石陣中,最富戲劇性的要數位於伊尼斯的一處通道陵墓。可能是地上墓地,有三到七塊立石,上覆一塊巨大蓋頂石,有點像龐大的石案。陵墓用的石頭有的重達100噸,舉起並安放這些石頭,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巨大的力量。難怪愛爾蘭人要把這些建築歸功於神靈之助。據說,為了得到神靈的眷顧,巫師們曾在伊尼斯的一次大規模集會上獻祭。伊尼斯是愛爾蘭的中心點,稱作愛爾蘭之臍,用一石堆作標記。其地又叫分郡石,是愛爾蘭古代四郡接界的地方。
  在愛爾蘭傳說里,雖然神靈能做出奇跡,比如建造這些紀念碑性的建築,但也像生人一樣有不能之事。跟生人打交道時,神靈常常一方面勇武慷慨,一方面又軟弱惡毒。話又說回來,神靈的確幫助過生人。比如有個傳說,兩個戀人,一個叫迪爾梅德,一個叫格蘭雅。在格蘭雅的婚禮那天,兩人私奔到老英雄芬那里。新郎官到處搜尋,私奔者在外躲逃,數年沒有落網。那就是有迪爾梅德的養父、神靈奧恩古斯在幫忙,教他們每住一晚換一個地方。荒野上的座座石堆是他們匆匆搭起的避難之所,所以又叫迪爾梅德和格蘭雅之床。
  凱爾特人的女神跟大地緊密相連。有些女神有相當明白的職司,如管著讓土地多多出產,人和牲畜多多生育等等。但也有一些女神,其職司複雜不明,既管創造又管毀壞。比如瑪查,既管莊稼的成長,代表統治這一概念,同時又是戰爭女神。她的御堡叫峨湄瑪查,是由她的五個兄弟建造的。五兄弟跟她爭權,被她征服,做了奴隸。
  生育女神愛納性格中也有矛盾。她的特別領地是利默里克縣的姑兒湖,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那是個有神有靈的地方。湖中有個島,名字的意思是「痛苦」。女神在島上的生育椅上坐著,產育豐收。可是,其他時間里,愛納又可能像征生命史中的另一端。她現身為一個老妖,為難那些不聽她招呼的人。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愛爾蘭的凱爾特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