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鹽水富戶人家-四大家族

lkkme 2014-1-30 22:04

鹽水富戶人家-四大家族

八角樓位於鹽水鎮中境里中山路4巷1號,是鹽水最為知名的古建築,也是台灣閣樓宅第的經典之作。八角樓的歷史,反映出月津港與葉連成商號的風華與滄桑,也訴說著台灣糖業與日本殖民統治的漫漫歲月。
  八角樓由祖籍福建省泉州府的葉開鴻及其四個兒子-葉瑞西、葉百畝、葉春庭、葉澄波共同主持營建而成。葉家四兄弟協力經營專事糖業生意的「葉連成」商號。昔時,商號坐擁盡享航運之便的鹽水港,透過船運將糖銷運大陸,再將內陸產製的絲綢布料運回販售。返航時,為求一帆風順,除了質輕的絲綢,通常兼運福杉、磚瓦、石條等物做為「壓船底」,這些「壓艙貨」後來就成了葉家興建大厝的最佳建材。
  八角樓建造於清道光27年(1847),為雙層木造建築,據現居於八角樓的葉爾修先生表示,八角樓有三個特色:第一、整棟屋子都以接榫方式,不費釘铆;第二、建物本身由十二支長約二十四尺的大福杉(船桅)支撐;第三、建物的每一扇門窗只要將連接的榫拿起,就能全面打開,通風良好。


周家古厝

  明治28年(1895)甲午戰敗,清廷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將台澎割讓給日本。同年10月11日,任職日軍第四旅團長的日本親王伏見宮貞愛帶兵一萬五千名由布袋登陸,隨即於10月12日至18日兵臨鹽水,選擇八角樓為下榻處。昭和16年(1941)日本當局將貞愛親王御駕所在指定為史蹟,即著手將八角樓營造成伏見宮紀念館。翌年,八角樓改建的紀念館完成,工費三萬餘圓。
  為了彰顯該處為伏見宮遺跡地,日人特別在八角樓廣場前,豎立「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石碑,該石碑砂岩材質,碑高215公分,建造完成時間1943(昭和18)年3月。 此外,日人在八角樓後門門額上,另設兩枚象徵日本皇室的菊花石雕,據說路人行經此地都需脫帽、行禮。
  八角樓在歷經日治時期親王的占駐,及後來的列入史蹟,使得原本充滿中國色彩的古典建築,戰後,背負一層日本殖民的烙印。在消除殖民色彩的聲浪下,「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碑文被人用水泥塗蓋,甚至有人主張將這塊羞恥的記號予以砸毀,但終究沒有這樣做。
  如今,石碑上的泥塊早已剝落,「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字樣完好如初,令人嘖嘖稱奇。2003年5月八角樓正式公告為「歷史建築」,且陸續完成調查研究與修復作業,修復後的八角樓大體仍然保存原有的樸實風貌。
  據說,多年前日本皇親也先後組團前來瞻仰先人遺蹟,而貞愛親王的後裔也在其中,一行人在八角樓駐足、參拜良久,感佩八角樓一路走來展現最堅強的生命力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鹽水富戶人家-四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