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 2014-1-29 02:45
頭戴「世界上最沉重的皇冠」
1888年6月15日,在德意志帝國首都柏林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加冕典禮。當天,一位躊躇滿志的年輕人戴上了尊貴的皇冠,他就是德意志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1859年1月出生於波茨坦,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貴族教育。大學畢業後,他按皇家慣例到軍隊服役,並於1885年被任命為波茨坦第一近衛軍團司令,可謂少年得志。1888年3月9日,老皇帝威廉一世因病逝世,王儲腓特烈繼承了皇位,稱腓特烈三世。可這位皇帝體弱多病,繼位不到一百天便晏駕歸天。於是,身為太子的威廉二世便順理成章地登上皇位,時年僅29歲。
自1871年建立以來,德意志帝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迅速在歐洲崛起,也正因如此,當威廉二世即位時,外界稱他頭上戴的是「世界上最沉重的皇冠」。
弗里德里希·威廉·維克托·艾伯特·馮·霍亨索倫(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3日),史稱威廉二世(德語: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1888~1918年在位。
威廉二世在1859年出生於柏林,是腓特烈三世和英國維多利亞長公主的長子。維多利亞皇后和俄國亞歷山德拉皇后的母親是姐妹,也是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姐姐。所以威廉二世是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姨表兄,亦即愛德華七世的外甥。
由於威廉二世出生時是從母親的臀部先露出,使他罹患了厄爾布氏麻痺(Erb's Palsy),以致於左臂萎縮。從相片可看出,他拍照時刻意側著半身,巧妙凸顯出功能正常的右手,並且遮掩有缺陷的左手。在很多相片中,威廉二世經常用左手戴著手套,讓左手看起來比較修長,他也喜歡用左手倚著佩劍或枴杖,讓自己看起來比較體面一點。
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後,他57歲的父親被加冕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卻在99天後死於咽喉癌,同年六月,29歲的威廉二世繼位成為皇帝。
近年來的宮廷文獻中有關於他出生紀錄:威廉可能因為罹患嚴重疾病,導致腦部功能有問題。他如此的健康問題,可能使他日後性格變得充滿野心而且衝動魯莽,以及待人接物方面表現得有些驕橫。這是否妨礙了他的政治前途與日常生活,歷史學家還尚未有定論。若此論點屬實,那威廉的施政弊病肯定是來至於他的個性所造成,例如辭退俾斯麥。他的母親對他的管教太嚴,讓公婆威廉一世夫婦有機會在威廉二世面前挑撥離間。他母親基於對兒子的生理缺陷有罪惡感,不斷要求要威廉二世要勤加運動。卻導致威廉二世與其母親關係非常惡劣。另外,由於腓特烈皇后出身英國王室,她常常向兒子灌輸英國地位至上的概念。她堅持只稱呼兒子的英語名字:威廉在德語作「Wilhelm」,但她稱之「William」;次子之名字是「Heinrich」,就被稱為「Henry」。未來皇帝威廉二世從小就對英國有種極為複雜的感覺,也可能因此改變他對於英國的外交政策。
威廉二世在未當皇帝前,其實是很仰慕俾斯麥,可是他即位後,就馬上與這位鐵血宰相發生衝突。這位少年皇帝不甘受制於人,想要掌握統治帝國的最高權力。於是,他在1890年解除俾斯麥的首相職務。他先後任命列奧·馮·卡普里維、克洛德維希·楚·霍恩洛厄-席林斯菲爾斯特和伯恩哈特·馮·比洛繼承職務。在1909年,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成為首相。威廉尤其尊重貝特曼·霍爾韋格的意見,並肯定他對內政事務的遠大目光,例如普魯士選舉法改革。經過三年的戰爭後,威廉才在1917年與貝特曼·霍爾韋格分道揚鑣。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首相都是高級公務員,而不像俾斯麥這樣的政壇老手。威廉想避免第二個俾斯麥出現,因為他認為俾斯麥過於專橫所有官員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會見皇帝。而俾斯麥退休後,一直猛烈批評威廉的政策。在社會政策上,帝相二人的意見同樣充滿分歧。至少,在統治初期,威廉對社會主義組織的容忍,贏得公眾的正面評價。
威廉二世生性衝動魯莽,故此未能在德國的對外政策上保持理性。其中一個例子是,他跟統治英國的表弟及英國一種愛恨糾纏的關係。對威廉二世而言,跟英國發生武裝衝突是「最難以想像的事」;然而,隨著威廉二世大量擴建海軍的計劃開始,德國的崛起令英國甚為憂心。在1914年,戰爭爆發時,他認為自己是因為其舅父所設的外交陷阱而被捲入戰爭。實際上,威廉未曾想到,自己的魯莽行為已經讓自己帝王的形象受損。1896年,德蘭士瓦的總統克魯格成功鎮壓詹森遠征,威廉二世竟然用電報向德蘭士瓦總統祝賀。當時布爾人與英國關係緊張,因此英國對這克魯格電報感到極為憤怒。而在八國聯軍事件中,他發表演說,勉勵參與戰役的德軍,要倣傚匈奴人般攻打中國。導致德軍在後來的戰爭中被冠上「匈奴人」的綽號。
他想為自己外交政策辯護,卻屢次犯了嚴重的錯誤,反而使得外交關係更惡劣。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在1908年接受英國報章《每日電訊報》的訪問。他想藉此機會宣揚德英的友好關係。可是,他逞口舌之快,竟然冒犯英國、法國、俄國以及日本。他指出,德國人並不喜歡英國人、法俄兩國曾煽動德國干預第二次布爾戰爭,以及德國的海軍擴張是針對日本,而非英國。(他還講了一句:「你們這些英國人真是瘋了。」) 因為他這番激進的言論,連他的部下也噤若寒蟬。而威廉二世本人在此事之後幾個月,都保持低調。比洛由於沒有適當編輯並取捨當天訪問的紀錄就,被威廉給辭退。
雖然如此,德英兩國的皇室仍然保持良好關係。在英王愛德華七世葬禮的出席名單上,威廉名列第一。不過,這次的報導的事件已令威廉二世心理受到嚴重的打擊。在他最後十年的統治期間,他極少參與政府事務,這是當時社會所意想不到的。在戰爭前,威廉不再繼續俾斯麥所倡導的:孤立法國的政策。雖然威廉二世的誠意不足,卻也努力嘗試法國修好不過因為法國之前在普法戰爭受到德國極大的羞辱,所以威廉二世想為兩國關係破冰的計畫,效果極為有限。
威廉嘗試緩和法國的復仇心理,但還是跟對英國的建立外交政策一樣,最後都宣告失敗,這是因為他實在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1906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發生他訪問丹吉爾時,不經意地提出支持摩洛哥獨立的言論,觸怒了想在該地擴展勢力範圍的法國。所幸,外交官員表現出色,才成功在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避免德國與法國及兩者同盟正面交鋒。
辭退俾斯麥以後,跟俄國簽訂《再保險條約》在1890年失效,威廉二世未積極與俄國洽談如何延續該條約。這令德國失去俄國的支持,從此之後無法保證俄國在德法兩國有衝突時會保持中立。威廉的性格和主張,讓德國對於英法俄三國的外交政策始終搖擺不定。一方面,他堅持與奧匈帝國的同盟。1889年,他甚至向奧皇表示,只要奧國以任何理由出兵,德軍也會全力支持;此外,德國又與英國合作,甚至曾經想跟法俄兩國組成強大的歐陸聯盟─—威廉自認為在1905年與沙皇尼古拉二世會面後,就已經得到俄國的支持。
威廉二世實行帝國主義,以顯示德國蒸蒸日上的國力。他積極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具有強烈軍國主義的色彩。他欲借殖民地擴張,為德國尋找在列強群起之下的立足之地,一改以往俾斯麥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中心主義。在1889年的海軍演練中,英國海軍邀請了威廉二世和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將軍到臨,以展示其軍力。此後,德國不甘在海軍上落後於英國,積極爭取海上霸權。威廉二世批准1897年與1900年的新海軍方案,實行提爾皮茨計劃,企圖藉此趕上英國的海軍力量。這與俾斯麥嘗試跟英國保持良好關係的政策背道而馳。
1914年6月28日,德皇的朋友奧地利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被人刺殺身亡。得知好友的死訊後,威廉感到大為震驚。於是,他向奧匈帝國提供協助,支持鎮壓計畫刺殺行動的秘密組織,甚至容許奧國以武力對付該組織的幕後黑手塞爾維亞。威廉想在事件平息前留在柏林,但他的部下建議他按每年習慣在7月6日到北海出航。這樣的建議,可能是認為皇帝必定會幹預事件,利用事件提升國家威望,甚至不惜一戰。但即使威廉二世自視甚高,對此事卻躊躇不定。
威廉在開戰的最後一刻之前,是想勸奧地利和平解決事件。然而,在奧國政府還不清楚到威廉二世的內心想法前,部長和將軍就已經說服了高齡八十四歲的奧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雖然威廉二世野心勃勃,但他有否有意挑起戰爭,目前難以有定論。他的確希望德國變得強大,但他從未想要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樣大規模的戰爭。從塞拉耶佛刺殺事件到德國向俄國宣戰這段時間,德皇已經知道大戰將要爆發,他還是竭力爭取和平。威廉二世與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4年7月29日會面,嘗試避免戰爭。他樂觀地解讀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認為最壞情況之下:戰爭範圍僅止於奧地利與塞爾維亞兩國。然而,威廉的努力為時已晚。在部下的勸說之下,德皇下令總動員並開始進行施里芬計劃。
當時,英國普遍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皇的戰爭」(正如斷言二戰是希特勒的戰爭)。當時的看法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威廉二世要負起個人責任,就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實在有失公允。其實,在威廉二世大力鼓吹軍國主義,支持德國軍擴,又支持軍事工業的發展(尤其是克虜伯公司),已經令德國陷入與周圍國家之間的軍事競賽。當這場軍事競賽變得難以收場的時候,戰爭也就所難免。
據說,威廉二世簽署總動員之命令時,他曾經對部下說過「你們會後悔的」。不過,他卻鼓勵奧地利要對塞爾維亞採取強硬政策。戰爭期間,威廉自任德軍大元帥。作為戰時國務的最終決策者,威廉要承受的負擔實在太沉重。當戰事持續,他越來越依賴部下的意見,以至1916年後的帝國變成一個軍事獨裁政權,由興登堡與魯登道夫操控。戰爭期間,受到現實挫敗與對勝利的幻想影響,威廉的策略始終搖擺不定。儘管如此,這位德國皇帝仍然是國家的重要象徵。他監督軍事生產、頒發獎章與發表演說鼓勵士兵。
此外,德皇有自由任命官員的權力,掌握重要的軍事指令。1915年,他撤換總參謀長小毛奇,改用埃里希·馮·法金漢。同樣地,在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後,威廉下令海軍避免與英軍正面衝突。
1918年,德軍的最後攻勢宣告失敗,四面楚歌。明顯地,結束戰爭將會是明智之舉。而那時,威廉早已失去所有權力。由於他不滿被部下架空權力,他嘗試在戰爭末期的危機中爭取主導權。得知德軍大勢已去後,他支持德國向協約國求和,以免德國為繼續打仗而遭受滅頂之災。
德國革命在柏林爆發時,威廉正在比利時斯帕的德軍總部。兵變令他十分驚訝,不知應否退位。不過,他相信即使自己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稱號,仍可保留普魯士國王的身份。1918年11月9日,為求政治統一,首相巴登親王馬克西米利安突然宣佈把威廉的兩個封號一併廢除。親王得知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國的局勢後,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後辭職。
此外,德軍總部首席參謀總長魯登道夫辭職,由威廉·格勒納接任。格勒納向德皇保證在元帥保羅·馮·興登堡的統領之下,德軍會撤回德國並不會鎮壓革命。因此,德皇只好退位。威廉二世已經失去最後的支持者,就連興登堡這個一生擁護皇帝的將軍,也只能勸威廉二世退位。
11月10日,威廉流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中立國。《凡爾賽條約》第227條明確規定將威廉定為戰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國際道德及條約的聖潔(例如德國入侵中立國比利時)。但是,在荷蘭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絕引渡他受審,不理會協約國。威廉憑著與女王的交情,在多倫一座小城堡度過餘生。他失去對官員和僕人的君臣關係,但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頭銜,依舊過著奢華的生活。
1922年,威廉出版回憶錄,堅稱自己沒有犯下戰爭罪行。他一直邀請貴賓到他家作客,也十分留意歐洲事務。他本來很希望希特勒會幫他復辟王朝,但始終未讓他如償所願。不過,威廉二世對於希特勒成功解決德國的政經困難這一點卻是非常欣賞。德國在1940年佔領荷蘭後,威廉正式退出政治舞台。
1941年6月5日,威廉在荷蘭多倫病逝,被葬於多倫莊園宅邸,由希特勒為他舉行一個小型軍事葬禮。他生前希望葬禮上不擺設納粹黨的標誌,但納粹黨並沒有理會。